次韵前人道中

作者:陈著 朝代:宋代

次韵前人道中原文

开遍梅花柳渐丝,甘棠次第又添诗。
马头村路皆官况,面上春风日己知。
山笔重时谙事体,蒲鞭轻处惜民饥。
老夫尚解随人后,舞劝碑潭水一卮。

诗词问答

问:次韵前人道中的作者是谁?答:陈著
问:次韵前人道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著的名句有哪些?答:陈著名句大全

陈著次韵前人道中书法欣赏

陈著次韵前人道中书法作品欣赏
次韵前人道中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花柳

(1) 鲜花杨柳

花柳的巷,管弦的楼。——《西游记》

(2) *

(3) 妓女

(4) 花柳病的省称

甘棠

(1).木名。即棠梨。《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 所茇。” 陆玑 疏:“甘棠,今棠梨,一名杜梨。” 宋 张孝祥 《青玉案·饯别刘恭父》词:“甘棠庭院,芰荷香渚,尽是相思处。”

(2).《史记·燕召公世家》:“ 周武王 之灭 紂 ,封 召公 於北 燕 …… 召公 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后遂以“甘棠”称颂循吏的美政和遗爱。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非有圣智之君,恶有甘棠之臣?”《隶释·汉赵相雍劝阙碑》:“至 赵国 府君,在官五载,莅政清平,有甘棠之化。” 元 武汉臣 《玉壶春》楔子:“三年为吏在 钱塘 ,近奉徵书入 建章 。自省循良无实政,终慙父老説甘棠。”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赴任》:“乘遭遇,甘棠定拟政声驰。”

次第

依一定顺序,一个挨一个地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之一)》

次第花开

马头

(1).马的头。《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元封 三年十二月,雷雨雹,大如马头。”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2).船只停泊处。即码头。《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二年》:“又於 黎阳 筑马头,为度河之势。” 胡三省 注:“附河岸筑土植木夹之至水次,以便兵马入船,谓之马头。” 宋 梅尧臣 《次韵和马都官宛溪浮桥》:“马头分朱栏,水底裁碧天。”《儒林外史》第六回:“少刻,船拢了马头。”

(3).指商业城市;都会。《警世通言·乔彦杰一妾破家》:“我今做主,将你嫁与这个官人为妾,即今便过 乔官人 船上去。 寧海郡 大马头去处,快活过了生世。”《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兴哥 久闻得‘上説天堂,下説 苏 杭 ’,好个大马头所在,有心要去走一遍。”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水陆商贾聚集之所曰马头。”

(4).马夫头目。《六部成语注解·兵部》:“马头:马夫之头目。”

(5).旧时迎神赛会,让孩子们装扮着戏里的角色,骑马游行,叫“马头”。 鲁迅 《朝花夕拾·五猖会》:“其次是所谓‘高跷’、‘抬阁’、‘马头’了。”

村路

乡间小路。 唐 李群玉 《寄友》诗:“野水晴山雪后时,独行村路更相思。” 明 陈大声 《乐安神·冬景》套曲:“溪桥村路景偏佳,岂惟江上堪图画。”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看他们走了好远,她才转过身子来,沿着一条山边的村路,往 清溪乡 走去。”

官况

(1).居官的境遇。 唐 李中 《赠永真杜翱少府》诗:“爱静不嫌官况冷,苦吟从听鬢毛苍。” 宋 苏轼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词:“故人重见,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 鼎臣 便把别话岔开,谈谈他的官况,又讲讲两 淮 的盐务。”

(2).谓居官的心情。 明 刘基 《阮郎归》词:“官况懒,世情踈,断肠芳岁徂。暮云不见北飞鱼,路遥难寄书。”

面上

(1).指坟土之上。 唐 杜甫 《不归》诗:“面上三年土,春风草又生。” 仇兆鳌 注:“面上,坟土之上。”

(2).情面;面子。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二折:“大嫂,凡百的不是,我则看着你的面上,着院公送孩儿学堂里去来。”《水浒传》第十一回:“ 柴大官人 面上,可容他在这里做个头领也好。”《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客人可看平日邻舍面上,到家説知此事,一来救了奴家出去;二来脱清了 杨二郎 。”

(3).方面。《说唐》第二九回:“ 罗成 便从怀中取出,老夫人接过一看,不觉堕下泪来,叫声:‘我儿,你母亲面上,只有这点骨肉。’” 茅盾 《子夜》八:“这个姓 赵 的虽则精明,女人面上却非常专心,女人的小指头儿就可以挖出他肚子里的心事!”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己知

知己。《后汉书·张衡传》:“恃己知而华予兮,鶗鴂鸣而不芳。” 李贤 注:“己知犹知己也。” 宋 范仲淹 《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诗:“绘写求真赏,缄藏献己知。”

谙事

熟悉事理;懂事。《晋书·刑法志》:“故諳事识体者,善权轻重,不以小害大,不以近妨远。” 唐 刘禹锡 《酬乐天咏老见示》:“经事还諳事,閲人如閲川。”《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贵人听得,説道:‘是甚么人?好不諳事!’” 周立波 《盖满爹》:“ 楠森 年纪轻,不谙事,对父亲更加放肆,也更横一些。”

蒲鞭

以蒲草为鞭。常用以表示刑罚宽仁。《后汉书·刘宽传》:“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 唐 李白 《赠清漳明府侄聿》诗:“蒲鞭挂簷枝,示耻无扑抶。” 宋 苏轼 《次韵李端叔送保倅翟安常赴阙》:“顾我迂愚分竹使,与君谈笑用蒲鞭。”

老夫

年老的男子自称

老夫自有主张,尔等不必多言

随人

犹嫁人。 清 珠泉居士 《雪鸿小记》:“询伊长嫂爱奴,乃知 瓏 虽年少,早已矢脱风尘,而志在随人,又不愿作势家姬妾。”

潭水

即水潭

下有二潭水。——宋· 沈括《梦溪笔谈》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