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毕公绰

作者:沈辽 朝代:宋代

送毕公绰原文

毕子治车马,游学去成均。

成均首善地,俊乂方軿臻。

为儒当读书,术业藏诸身。

群居久昧是,终亦为涂人。

通塞虽有时,操修贵道真。

求益当择友,好德必有邻。

吾为投裔客,其言何足珍。

行矣当自慎,思慰高堂亲。

诗词问答

问:送毕公绰的作者是谁?答:沈辽
问:送毕公绰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沈辽的名句有哪些?答:沈辽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真韵

2. 四库本作骈

参考注释

车马

(1).车和马。古代陆上的主要交通工具。《诗·小雅·十月之交》:“择有车马,以居徂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夫车马小义,而歷代莫悟。” 明 孙柚 《琴心记·王孙作醵》:“早求车马,同行共赴。”

(2).谓驰骋游乐。《汉书·郊祀志下》:“愿明主时忘车马之好,斥远方之士虚语,游心帝王之术,太平庶几可兴也。”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耆年闕市井之游,稚齿丰车马之好。”

游学

旧指到外地或外国求学,即“留学”

你去吧!好好的游学,念个什么博士回来

游学于秦。—— 唐· 李朝威《柳毅传》

成均

(1).古之大学。《周礼·春官·大司乐》:“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礼记·文王世子》:“三而一有焉,乃进其等,以其序,谓之郊人,远之,於成均,以及取爵於上尊也。” 郑玄 注:“ 董仲舒 曰:五帝名大学曰成均。”

(2).泛称官设的最高学府。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武帝谥议》:“国训成均之学,家沾抚辜之仁。” 唐 杨炯 《崇文馆宴集诗序》:“齿於成均,所以明其长幼;通於博望,所以昭其宾客。” 明 何景明 《送林利正同知之潮阳》诗:“忆在成均共携手, 泉山 门下相知久。”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莫葆斋》:“ 莫葆斋 晋 , 浙江 仁和 人。少入成均, 法时帆 先生最为赏识,每考必列前茅。”

善地

好地方。《史记·高祖本纪》:“ 项羽 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 宋 王禹偁 《建谿处士柳府君墓碣铭》:“于时宦游之士,率以东南为善地,每刺一郡,殿一邦,必留其宗属子孙占籍于治所,盖以江山泉石之秀异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廷杖》:“我宦 粤 ,知 神电 善地,且 沉 令 番禺 ,有惠爱,多门生,与彼相近,可藉以自给。”

俊乂

亦作“ 俊艾 ”。才德出众的人。《书·皋陶谟》:“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 孔 传:“谓天子如此,则俊德治能之士竝在官。” 孔颖达 疏:“乂,训为‘治’,故云‘治能’。 马 、 王 、 郑 皆云,才德过千人为俊,百人为乂。”《汉书·王褒传》:“故世平主圣,俊艾将自至,若 尧 、 舜 、 禹 、 汤 、 文 、 武 之君,获 稷 、 契 、 皋陶 、 伊尹 、 吕望 。” 宋 苏轼 《赐户部侍郎赵瞻陈乞便郡不允诏》:“朕褒显耆旧,取其宿望;养育俊乂,待其成材。庶前后相继,朝不乏人。” 清 顾炎武 《生员论上》:“夫立功名与保身家,二涂也;收俊乂与恤平人,二术也:竝行而不相悖也。”

軿臻

聚集。 宋 沉辽 《送毕公绰》诗:“ 毕子 治车马,游学去成均。成均首善地,俊乂方軿臻。”

读书

(1) 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术业

学术技艺;学业。《晋书·束晳传》:“鳞翼成而愈伏,术业优而不试。” 唐 韩愈 《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宋 曾巩 《送郑州邵资政》诗:“探讨篇章洽,研磨术业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医术》:“途中遇一道士,善风鑑,相之曰:‘子当以术业富。’”

群居

成群地聚居于一处

涂人

(1).普通人。 宋 曾巩 《咏史》之一:“国士忧社稷,涂人养声利。”《孟子·告子上》“好是懿德” 宋 朱熹 集注:“ 程子 曰:‘性即理也,理则 尧 舜 至於涂人一也。’”

(2).路人;陌生人。 宋 苏洵 《苏氏族谱》:“情尽则喜不庆,忧不弔。喜不庆,忧不弔,则涂人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河南妇死》:“妇已妻千户某,饶于财,情好甚洽,视夫姑若涂人。”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二月初十》:“子既娶妇,与父母别居异财,甚者不相闻问,虽较之 中国 父子贼恩,妇姑勃谿者转觉稍愈,然以骨肉至亲,不啻推远之若涂人。”

通塞

(1).谓境遇之顺逆。《易·节》:“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晋 潘岳 《西征赋》:“生有脩短之命,位有通塞之遇。” 唐 李商隐 《酬别令狐补阙》诗:“人生有通塞,公等繫安危。”《剪灯新话·富贵发迹司志》:“小而一身之荣悴通塞,大而一国之兴衰治乱。”

(2).通畅与阻塞。 唐 杜甫 《归梦》诗:“道路时通塞,江山日寂寥。” 宋 苏轼 《与王敏仲》之十五:“闻遂作管引蒲涧水甚善。每竿上,须钻一小眼,如菉豆大,以小竹针窒之,以验通塞。”

(3).指诗文的通顺与艰涩。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诗用虚活字,时有难易;易若剖蚌得珠,难如破石求玉,且工且易,愈苦愈难,此通塞不同故也。”

有时

(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周礼·考工记·序》:“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 唐 张乔 《滕王阁》诗:“叠浪有时有,閒云无日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心里反悔 凤翔 多了 焦 家这件事,却也有时念及,心上有些遣不开。”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从一个游乐场带到另一个游乐场,有时坐下来看一阵,有时站在那里停一会。”

(2).谓有如愿之时。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 唐 刘云 《婕妤怨》诗:“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

操修

道德修养。 宋 王禹偁 《滁州谢上表》:“臣粗有操修,素非轻易,心常知於止足,性每疾於回邪。” 宋 秦观 《谢及第启》:“敢不慎操修之方,明出处之致,庶期末路,获报明恩。” 明 李东阳 《不寐》诗:“誓存操修节,谨独戒未萌。”

道真

谓道德、学问的真谛。《汉书·刘歆传》:“党同门,妬道真。” 颜师古 注:“妬道艺之真也。”《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衮传》:“王研精坟典,耽味道真,文雅焕炳,朕甚嘉之。” 宋 王十朋 《次韵皇子建王题明远楼》:“炳焕瞻宸尽,沉潜味道真。” 清 顾炎武 《赠萧文学企昭》诗:“俗流好《郑》《卫》,淫词亲自狎,用以扶道真,十无一二合。”

投裔

流放边荒之地。 宋 欧阳修 《初至夷陵答苏子美见寄》诗:“得罪宜投裔,包羞分折腰。”

何足

犹言哪里值得。《史记·秦本纪》:“﹝ 百里傒 ﹞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六:“ 颖 心愴然,即寤,语诸左右,曰:‘梦为虚耳,亦何足怪。’” 明 李贽 《复夏道甫》:“再勤学数年便当大捷矣,区区一秀才,何足以为轻重。”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但因言语跟着时代的变化,将来还可以有新的复译本的,七八次何足为奇,何况 中国 其实也并没有译过七八次的作品。”

高堂

(1) 高大的厅堂

开户内光,坐高堂之上。——《论衡·别通》

观其坐高堂。——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指父母

委别高堂爱,窥觎明主恩。——唐· 陈子昂《宿空舲峡青树村浦》

抢剑辞高堂。——李白《送秀才从军》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