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其六

作者:沈光文 朝代:明代

感怀·其六原文

往事平生恨,株牵且俟河。

触藩谁遣触,磨蝎命先磨。

海屿薇原少,天南雁不过。

支扉当夜静,霜月影婆娑。

诗词问答

问:感怀·其六的作者是谁?答:沈光文
问:感怀·其六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感怀·其六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沈光文的名句有哪些?答:沈光文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此组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连横《台湾诗荟》、连横《台湾诗乘》、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陈汉光《台湾诗录》、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

2. 此组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连横《台湾诗荟》、连横《台湾诗乘》、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陈汉光《台湾诗录》、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

参考注释

往事

从前的事情

往事历历在目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触藩

(1).以角抵撞藩篱。《易·大壮》:“羝羊触藩,羸其角。” 汉 董仲舒 《士不遇赋》:“努力触藩,徒摧角矣。”

(2).比喻碰壁,进退两难。 唐 骆宾王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弔影慙连茹,浮生倦触藩。” 明 何大复 《进舟赋》:“戇必至於触藩兮,智或流於刻舟。” 清 泣红 《胭脂血弹词》第二回:“羵首常愁荒职任,触藩又恐遇灾兇。”

磨蝎

见“ 磨蝎 ”。

亦作“ 磨蝎 ”。星宿名。“ 磨蝎宫 ”的省称。旧时迷信星象者,谓生平行事常遭挫折者为遭逢磨蝎。 宋 苏轼 《东坡志林·退之平生多得谤誉》:“ 退之 诗云:‘我生之辰,月宿南斗。’乃知 退之 磨蝎为身宫,而僕乃以磨蝎为命,平生多得谤誉,殆是同病也。”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七:“ 退之 《三星行》云:‘我生之辰,月宿南斗。’以五星法準之,则知 退之 以磨蝎为身宫。” 元 尹廷高 《挽尹晓山》诗:“清苦一生磨蝎命,凄凉千古 耒阳 坟。” 清 赵翼 《子才书来惊闻心馀之讣诗以哭之》:“书生不过稻粱谋,磨蝎身偏愿莫酬。” 黄钧 《新年感事》诗:“渐知世运多磨蝎,颇觉胸怀贮古春。”参见“ 磨蝎宫 ”。

天南

指岭南。亦泛指南方。 唐 白居易 《得潮州杨相公继之书并诗以此寄之》诗:“诗情书意两殷勤,来自天南瘴海滨。” 唐 周繇 《送杨环校书归广汉》诗:“天南行李半波涛,滩树枝枝拂戏猱。” 唐 戴叔伦 《屯田词》:“艰辛歷尽谁得知,望断天南泪如雨。” 宋 杨万里 《潮阳海岸望海》诗:“身行岛北新春后,眼到天南最尽头。”

不过

(1)

——用在形容词性的词组或双音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很高

那就再好不过了

(2)

——作连词,表示转折,只是

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清·洪亮吉《治平篇》

病人精神还不错,不过胃口还不好

(3)

副词,指明范围;只,仅仅

不过是个小孩子

当夜

当天的夜里;同一天的夜里

上午才住进医院,当夜就去世了

月影

(1).映于水中或隐约于云间的月亮影子。亦指月亮。《三辅黄图·池沼》:“ 影蛾池 , 武帝 凿池以翫月,其旁起 望鵠臺 ,以眺月影入池中,使宫人乘舟弄月影,名 影蛾池 ,亦曰 眺蟾宫 。” 唐 杨师道 《奉和咏弓》:“霜重麟胶劲,风高月影圆。”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引 明 俞鸣玉 诗:“中宵映雪读《离骚》,坐待虚窗月影高。” 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空旷的天空里,流涨着的只是些灰白的云,云层缺处,原也看得出半角的天,和一点两点的星,但看起来最饶风趣的,却仍是欲藏还露,将见仍无的那半规月影。”

(2).月光。 北齐 邢邵 《冬夜酬魏少傅直史馆诗》:“风音响北牖,月影度南端。” 唐 元稹 《江陵三梦》诗:“月影半牀黑,虫声幽草移。” 宋 陆游 《霜月》诗:“枯草霜花白,寒窗月影新。”《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 崔玄微 ﹞乘着月色,独步花丛中,忽见月影下,一青衣冉冉而来。”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他的母亲端坐在床上,在暗白的月影里,两眼发出闪闪的光芒。”

婆娑

(1) 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诗·陈风·东门之枌》。毛传:“婆娑,舞也。”

(2) 枝叶纷披的样子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