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天行

作者:曹植 朝代:魏晋

升天行原文

乘蹻追术士。
远之蓬莱山。
灵液飞素波。
兰桂上参天。
玄豹游其下。
翔鹍戏其巅。
乘风忽登举。
彷佛见众仙。

诗词问答

问:升天行的作者是谁?答:曹植
问:升天行写于哪个朝代?答:魏晋
问:曹植的名句有哪些?答:曹植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乘蹻

道家所谓飞行之术。蹻,方士穿的鞋。 三国 魏 曹植 《升天行》之一:“乘蹻追术士,远之 蓬莱山 。”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若能乘蹻者,可以周流天下。”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盗侠》:“﹝ 卢生 ﹞乃曰:‘某师仙也……某久得乘蹻之道者。’因拱揖 唐 ,忽失所在。”

术士

(1) 儒生

焚诗书,坑术士。——《史记·儒林列传序》

(2) 道教之士,指儒生中讲阴阳灾异的一派人

(3) 方士

江湖术士

蓬莱山

神山名。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山海经·海内北经》:“ 蓬莱山 在海中。”《后汉书·窦章传》:“是时学者称 东观 为 老氏 臧室,道家 蓬莱山 。” 李贤 注:“ 蓬莱 ,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祕録并皆在焉。” 清 孙枝蔚 《寿汪生伯先生闵老夫人》诗:“何名 西王母 ,何处 蓬莱山 。”

灵液

(1).滋润万物的雨露。《文选·扬雄<剧秦美新>》:“神歇灵液,海水羣飞。” 刘良 注:“天地神祇,以 秦 无道之甚,故歇其灵润滋液,不降福祥。”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枯槁之类,浸育灵液,六合之内,沐浴鸿流。” 唐 武元衡 《贺甘露表》:“圣德至而和风应,元气滋而灵液降。”

(2).仙液。 三国 魏 曹植 《升天行》之一:“灵液飞素波,兰桂上参天。”《文选·郭璞<游仙诗>》:“圆丘有奇草, 钟山 出灵液。” 李善 注:“灵液,谓玉膏之属也。”喻指美酒。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二三道士席其间,灵液屡进颇黎盌。”

(3).对水的美称。 唐 陈鸿 《长恨歌传》:“浴日餘波,赐以汤沐,春风灵液,澹荡其间。” 明 周梅墟 《步步娇·带雨鸣柯》套曲:“碧蒙茸蔓草迷荒径,湿淋漓灵液澄江浄。” 清 钮琇 《觚賸·石言》:“秀气迴薄,灵液潜滋。是生石宝,美胜悬黎。”

(4).唾液。道教以为唾液可以灌溉脏腑,润泽肢体,故称。 唐 顾云 《苔歌》:“琼苏玉盐烂漫煮,嚥入丹田续灵液。”《云笈七籤》卷六十:“津液候满口则嚥之……如此三止,是谓漱嚥灵液,灌溉五藏,面乃生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人一·口津唾》:“人舌下有四窍,两窍通心气,两窍通肾液,心气流入舌下为神水,肾液流入舌下为灵液。”

素波

白色的波浪。 汉武帝 《秋风辞》:“横中流兮扬素波,簫鼓鸣兮发棹歌。” 三国 魏 曹植 《九华扇赋》:“对緑水之素波,背玄涧之重深。” 唐 温庭筠 《蒋侯神歌》:“ 楚神 铁马金鸣珂,夜动蛟潭生素波。”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但见迴澜素波,触石奋出。”

兰桂

(1).兰和桂。二者皆有异香,常用以比喻美才盛德或君子贤人。《文选·刘琨<答卢湛>诗》:“虚满伊何,兰桂移植。” 吕向 注:“兰桂,喻君子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今世之所覩,怀瑾瑜而握兰桂者,悉耻为之。” 卢文弨 补注:“兰、桂,皆有异香。以喻怀才抱德之士,耻为若人之所为也。” 元 麻革 《密国公挽词》:“零落伤兰桂,孤高叹凤鸞。” 清 顾炎武 《哭顾推官》诗:“二子各英姿,文才比兰桂。”

(2).比喻子孙。参见“ 兰桂齐芳 ”。

参天

高耸到空中

参天古树

玄豹

(1).黑豹。其皮毛贵重,胎为美味。《韩非子·喻老》:“ 翟 人有献丰狐、玄豹之皮於 晋文公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下则有 * 玄豹,蟃蜒貙豻。”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黑豹也。” 汉 张衡 《七命》:“丹穴之鷚,玄豹之胎。燀以秋橙,酟以春梅。” 明 夏完淳 《招魂》:“玄豹高踊,悬体相戏些。”

(2). 汉 刘向 《列女传·陶答子妻》:“ 南山 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后喻怀才畏忌而隐居的人。 南朝 齐 谢朓 《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虽无玄豹姿,终隐 南山 雾。” 五代 谭用之 《寄徐遗》诗:“好向明庭拾遗事,莫教玄豹老泉林。” 金 元好问 《少林》诗:“我无玄豹姿,漫有紫霞想。”

乘风

顺风;凭借风力

乘风向法国驶去

登举

往上飞升。 三国 魏 曹植 《升天行》之一:“乘风忽登举,彷彿见众仙。”

彷佛

同“仿佛”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