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江百咏并序茶山寺

作者:阮阅 朝代:宋代

郴江百咏并序茶山寺原文

莽草寒芦事不经,八峰深在乱云层。
只因一句鹅湖谶,直至于今有此称。

诗词问答

问:郴江百咏并序茶山寺的作者是谁?答:阮阅
问:郴江百咏并序茶山寺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阮阅的名句有哪些?答:阮阅名句大全

阮阅郴江百咏并序茶山寺书法欣赏

阮阅郴江百咏并序茶山寺书法作品欣赏
郴江百咏并序茶山寺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莽草

植物名。一种有毒植物。又称水莽草。《周礼·秋官·翦氏》:“掌除蠹物。以攻禜攻之,以莽草熏之。” 郑玄 注:“莽草,药物杀虫者,以熏之则死。”《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北一百五十里,曰 朝歌之山 ……有草焉,名曰莽草,可以毒鱼。”

寒芦

寒天的芦苇;干芦苇。 南朝 梁 沉约 《咏雪应令》:“思鸟聚寒芦,苍云軫暮色。” 宋 陆游 《对酒》诗:“密篠持苫屋,寒芦用织帘。” 元 黄溍 《送凌吉叟杭州教授》诗:“春风操别衣,晴沙秀寒芦。”

不经

(1).不合常法。《书·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寧失不经。” 蔡沉 集传:“圣人之法有尽而心则无穷,故其用刑行赏,或有所疑,则常屈法以申恩。”

(2).谓不见於经典,没有根据。《汉书·司马迁传赞》:“ 唐 、 虞 以前虽有遗文,其语不经,故言 黄帝 、 顓頊 之事未可明也。” 颜师古 注:“非经典所説。”《魏书·礼志四》:“尚书以礼式不经,请访议事,奉敕付臣,令加考决。”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或谓《礼记》皆 汉 儒傅会之説,语多不经,不必深辩。”

(3).谓近乎荒诞,不合常理。《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騶衍 ﹞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餘万言,其语閎大不经。”《后汉书·郭太传》:“后之好事,或附益增张,故多华词不经,又类卜相之书。”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器用》:“今祭器中画雷,有作鬼神伐鼓之象,此甚不经。”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段公子》:“女好饮善谈,称神语怪,言多不经。” 孙犁 《秀露集·画的梦》:“我听来,他这些说法,有些不经,也就没有去尝试。”

(4).不禁;禁受不起。《二刻拍案惊奇》卷十:“这人家不经折的。” 谌容 《独自怎生得黑》:“为什么这么早就生暖气?而且把温度搞得这么高?怕我们这些老头子不经冻。”

云层

一层一层的云;成层的云

鹅湖

亦作“鵞湖”。1.山名。亦为书院名。 江西省 铅山县 北 荷湖山 ,有湖,多生荷。 晋 末有 龚氏 者,畜鹅于此,因名 鹅湖山 。 宋 淳熙 二年 朱熹 与 吕祖谦 、 陆九渊 兄弟讲学 鹅湖寺 ,后人立为四贤堂。 淳祐 中赐额“文宗书院”, 明 正德 中徙于山巅,改名“鹅湖书院”。 唐 张演 《社日村居》诗:“ 鹅湖山 下稻粱肥,豚穽鸡栖对掩扉。”《宋史·儒林传四·陆九渊》:“ 九渊 尝与 朱熹 会 鹅湖 ,论辨所学,多不合。” 清 查慎行 《淳如招游莲花洞》诗之四:“指点 鵞湖 榛莽路,讲堂片席待重开。”参阅《嘉庆一统志·广信府·鹅湖山鹅湖书院》。

(2).指 宋 淳熙 二年 朱熹 与 陆九渊 在 鹅湖寺 的辩论。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 新建 良知之説,自谓千古不传之祕,然 孟子 谆谆教人孝弟,已拈破此局矣,况又 鹅湖 之唾餘乎?”

至于

(1) 表示程度、范围

至于他,是一定会来的

越长城之限,至于 泰安。(至:动词,抵达。)—— 清· 姚鼐《登泰山记》

至于劝善规过足矣。——清· 刘开《问说》

(2) 表示另提一件事

至于我个人的意见,以后再提

(3) 连词。表示提出另一话题,用在下文开头,为现代汉语所沿用

至于斟酌捐益。——诸葛亮《出师表》

至于负者歌于途。——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至于怨诽之多。——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至于农夫小民。——宋· 苏轼《教战守》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