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

作者:司马光 朝代:宋代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原文

舟楫才猷大,冰霜德操坚。
陶钧成茂业,书史乐高年。
瞻望簪绅共,吁嗟馆舍捐。
举时无异论,方信令名全。

诗词问答

问: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的作者是谁?答:司马光
问: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司马光的名句有哪些?答:司马光名句大全

司马光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书法欣赏

司马光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书法作品欣赏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舟楫

(1) 船和桨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荀子·劝学》

(2) 水上船只

江河湖泽给我们以舟楫之利

舍鞍马仗舟楫。——《资治通鉴》

幸有舟楫迟。——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才猷

才能谋略。 唐 钱起 《巨鱼纵大壑》诗:“喻士逢明主,才猷得所施。” 元 费唐臣 《贬黄州》第三折:“我空有凌云志气,治世才猷,怎生施展也呵!”《清史稿·选举志三》:“次用策论,使通达古今之事变,以察其才猷。”

冰霜

(1)

(2) 比喻操守纯洁清白

志固冰霜。——《临川烈武王道规传》

(3) 比喻神色严肃或态度冷淡

凛若冰霜

冷若冰霜

德操

道德修养

他的德操堪称楷模

陶钧

(1) 制造陶器时用的转轮,分快轮和慢轮

(2) 比喻培育人材

茂业

盛业;伟绩。 晋 陆云 《与戴季甫书》之三:“俊德茂业,邦家之彦。” 唐 沉询 《授曹确充翰林学士制》:“遐志陵厉,早超脱於池中;茂业宏深,动声华於日下。” 宋 岳珂 《愧郯录·同二品》:“ 长兴 四年九月,敕: 冯贇 有经邦之茂业,宜进位於公臺。”

书史

(1).记事的史官。亦指掌文书等事的吏员。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 穆王 即位三十二年,巡行天下……有书史十人,记其所行之地。”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故 唐 人无不善书,远至边裔书史、里儒,莫不书字有法。” 宋 文天祥 《<集杜诗·萧资>序》:“閤门路铃 萧资 ,本书史也。”

(2).典籍,指经史一类书籍。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揆日粲书史,相都丽闻见。”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闭门读书史,窗户忽已凉。”《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 刘奇 对 对方 道:‘贤弟如此美质,何不习些书史?’”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昌龄藏书》:“﹝ 昌龄 ﹞性耽书史,筑 谦益堂 ,丹铅万卷。”

高年

(1) 上了年纪的人

古之立教,乡里以齿,朝廷以爵,…然则于乡里先耆文,奉高年,古之道也。——《汉书·武帝纪》

(2) 年老岁数大(高年道士)

(3) 经过许多年(高年陈酿)

瞻望

(1) 往远处或高处看

瞻望将来

(2) 敬仰并寄以希望

朝野瞻望

簪绅

犹簪带。 唐 颜师古 《奉和正日临朝》:“肃肃皆鵷鷺,济济盛簪绅。” 宋 范仲淹 《祭韩少傅文》:“子孙詵詵,礼乐簪绅。” 明 张居正 《答陈节推书》:“凡在簪绅,举同欣庆。”

吁嗟

(1).叹词。表示忧伤或有所感。《楚辞·卜居》:“吁嗟嘿嘿兮,谁知吾之廉贞。”《文选·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平生仰令图,吁嗟命不淑。” 李善 注引 薛君 《韩诗章句》:“吁嗟,嘆辞也。” 陈毅 《感事书怀》诗:“吁嗟我与汝,沧海之一粟。”

(2).叹词。表示赞美。 明 黄溥 《闲中今古录》:“至今儿孙主沙漠,吁嗟 赵 氏何其隆!” 清 黄遵宪 《纪事》诗:“吁嗟 华盛顿 ,及今百年矣。”

(3).哀叹;叹息。《孔子家语·执辔》:“民恶其残虐,莫不吁嗟。” 汉 王符 《潜夫论·救边》:“一人吁嗟,王道为亏。” 唐 寒山 《诗》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苦乐交煎勿底涯。”《剪灯新话·秋香亭记》:“女吁嗟抑塞,不能致辞。”《红楼梦》第三五回:“那鸚哥便长叹一声,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韵。”

馆舍

(1) 旧指招待宾客供应食宿的房舍

(2) 泛指房屋

举时

犹举世。 唐 白居易 《画竹歌并引》:“协律郎 萧悦 善画竹,举时无伦。”

无异

没有差异;相同

在争论中又翻老账,无异于火上加油

令名

好名声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