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渡海纪梦和坡公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

作者:李之世 朝代:明代

原文

长天带远水,孤岛浮于中。

风利扬半帆,疾如箭离弓。

环观积气周,天水但一空。

静然耳目内,难以物理穷。

惯来狎海若,尚欲叩天翁。

噫气起萍末,谁为辨雌雄。

潮何以应蚌,草何以知风。

惝恍梦魂间,耳畔闻铎钟。

百幻肆以陈,迭奏殊未终。

我时骖白凤,夹驾两青童。

照路一摩尼,擎之以秃龙。

万丈白毫光,照耀紫金容。

稽首奏玉墀,绘天语难工。

丹书许我求,三度访龙宫。

诗词问答

问:《再渡海纪梦和坡公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以下《和苏草》)》的作者是谁?答:李之世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李之世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世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一部

2. 以下《和苏草》

参考注释

长天

(1).辽阔的天空。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鶩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元 白朴 《乔木查·对景》套曲:“长天雁字斜,秋香次第开彻。” 清 龚自珍 《点绛唇》词:“目送飞鸿,影入长天灭。” 鲁迅 《集外集·<无题>诗》:“大野多钩棘,长天列战云。”

(2).犹终日、整天。 艾芜 《流离》:“长天大日头晒着,没有水喝,没有饭吃,晚上还要双手捆在背后。”

孤岛

离大陆很远,周围没有其他岛屿的岛

风利

风势迅疾。《晋书·王濬传》:“ 濬 举帆直指,报曰:‘风利,不得泊也。’” 唐 白居易 《冬初酒热》诗之一:“霜繁脆庭柳,风利剪池荷。”

积气

(1).聚积之气;聚积阴阳之气。《列子·天瑞》:“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夫遥大之物,寧可度量?今人所知,莫若天地。天为积气,地为积块。” 宋 陆游 《洞霄宫碑》:“造化之初, 昆仑 旁薄,一气既分,天积气於上,地积块於下。”

(2).指云雾之气相积。 唐 元结 《说楚何荒王赋上》:“众声相喧,积气相昏,鼘闻深沉,出入千里,常如凝阴。”

一空

(1).一孔;一穴。指一个渠道,一个途径。《商君书·靳令》:“利出一空者其国无敌,利出二空者国半利,用出十空者其国不守。”《韩非子·饬令》:“利出一空者,其国无敌。” 门无子 《韩子迂评》:“空,音孔。利出一空,利由一穴而出。”

(2).一点不剩。 唐 杜牧 《李给事》诗之一:“纷紜白昼惊千古,鈇鑕朱殷几一空。”《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不勾几日,行囊一空。” 巴金 《随想录·重来马赛》:“我们买票搭船去 伊夫堡 ,再从那里回到海滨时,鱼差不多销售一空。”

(3).弥满天空。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耳目

(1) 耳朵与眼睛;耳闻目睹

耳目之明,如是其狭也。——《荀子·君道》

耳目之福非浅

耳目灵光

(2) 监视人或为别人收集情报者

使者以从事为耳目。——《后汉书·朱浮传》

难以

根据场合或情况很难作为自然的结果或后果

我难以拒绝

难以满足

物理

(1) 事物的内在规律或道理

人情物理

(2) 物理学

海若

传说中的海神。《楚辞·远游》:“使 湘灵 鼓瑟兮,令 海若 舞 冯夷 。” 王逸 注:“ 海若 ,海神名也。” 洪兴祖 补注:“ 海若 , 庄子 所称 北海若 也。” 南朝 宋 鲍照 《望水》诗:“ 河伯 自矜大, 海若 沉渺莽。” 宋 王安石 《谢知江宁府第二表》:“秋水方至,因知 海若 之难穷。” 章炳麟 《訄书·原教下》:“ 海若 者,右倪之龟也,以为瀛之神。”

天翁

(1).谓天公。 唐 韩愈 《嗟哉董生行》:“嗟哉 董生 孝且慈,人不识,惟有天翁知。”

(2).笔记、小说中的天神。如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载 张坚 窃天翁车,乘白龙登天,天翁乘馀龙追之不及。

噫气

(1).气壅塞而得通。吐气。《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成玄英 疏:“大块之中,噫而出气,仍名此气而为风也。” 陈鼓应 今注:“噫气,吐气出声。” 宋 余靖 《过大孤山》诗:“噫气专吸呼,横流以溟涨。” 清 金农 《冬雪》诗:“噫气失煖威,顽寒出阴矫。”

(2).指风。 清 唐孙华 《泊舟大孤山下》诗:“两日都行廿里程,朝来噫气尚难平。” 清 赵翼 《飓风歌》:“谁将噫气闭土囊,一喷咽喉不可搤。”

(3).嗳气。《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中>》:“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復代赭石汤主之。”注:“噫气不除,胃气逆也。”

雌雄

(1) 雌和雄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北朝乐府《木兰诗》

(2) 比喻胜败、高下

何以

(1) 用什么

何以教我

(2) 为什么

何以出尔反尔

知风

闻风,听到消息。《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却见房门关好,推动不开,晓得是儿子知风,老大没趣。”《水浒后传》第十八回:“ 安道全 知风潜避。”

惝恍

(1) 失意;不愉快

步徒倚而遥思兮,怊惝恍而乖怀。——屈原《远游》

(2) 模糊不清;恍惚

视眩眠而无见兮,听惝恍而无闻。——《史记》

梦魂

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 唐 刘希夷 《巫山怀古》诗:“頽想卧瑶席,梦魂何翩翩。” 宋 晏几道 《鹧鸪天》词:“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 楚 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 谢 桥。” 元 萨都剌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词:“ 楚 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 江 东。”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自别 沧浪 ,梦魂常绕。”

耳畔

亦作“ 耳伴 ”。耳边。《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 阿弥陀佛 念几声,耳伴清寧倒伶俐。”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耳畔有促之起者,一举目,则帆檣错杂,烟波浩然,盖已抵 申江 矣。” 茅盾 《子夜》十三:“这一声在耳畔的呼唤,把 朱桂英 乱跳的心镇定了。”

迭奏

(1).交替或轮流奏乐。 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秦筝发徽,二八迭奏。”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 濮上 北里 ,迭奏迭起,或号或呼,俾昼作夜。” 清 戴名世 《<成周卜诗>序》:“当此之时,惟有幽涧之鸣,孤松之韵,迭奏於荒凉清冷之地。”

(2).屡屡取得。《新华日报》1943.7.7:“使其六年来迭奏肤功的卫国战士,能更多的发挥出他们英勇战斗的力量。”

白凤

(1).传说中的神鸟。《洞冥记》:“帝既躭於灵怪,常得丹豹之髓,白凤之膏。” 北周 庾信 《象戏赋》:“白凤遥临,黄云高映。” 唐 眉娘 《和卓英英理笙》:“他日丹霄驂白凤,何愁 子晋 不闻声。” 宋 王安石 《次张唐公韵》:“公乘白凤今何处?我适新年值白鸡。。”

(2).相传 汉 扬雄 著《太玄经》时梦吐白凤。后因以比喻出众的才华或才华出众之士。 唐玄宗 《鹡鸰颂》诗序:“才雄白凤,辩壮碧鸡。” 前蜀 贯休 《避地毘陵寒月上孙徽使君兼寄东阳王使君》诗之二:“文欺白凤真难及,药捻红蕖岂偶然。” 宋 梅尧臣 《志来上人寄示酴醿花并压砖茶有感》诗:“对花却酒煮香泉,彊咏才惭非白凤。” 清 雪樵居士 《虞初续志·秦淮闻见录》:“漫教白凤夸词客,还向碧鸡寻校书。” 林百举 《悲愤》诗之二:“ 朱英 莫救 春申 死,白凤羣謳 新莽 朝。”

(3).良猫名。 唐 张泌 《妆楼记·猫名》:“ 张搏 好猫,其一曰‘东守’,其二曰‘白凤’……皆价值千金。”

青童

(1).神话传说中的仙童。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洞庭山 ﹞昔有 青童 秉烛飇飞轮之车至此,其迹存焉。”《太平广记》卷十一引 宋 曾慥 《集仙传·大茅君》:“ 汉 元寿 二年,八月己酉, 南岳真人赤君 、 西城王君 及诸 青童 并从 王母 降於 盈 室。”

(2).引申为修炼有素的道士。 唐 李白 《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箓临别留赠》诗:“清水见白石,仙人识青童。”

(3).即 青童君 。 唐 顾况 《短歌行》之六:“ 轩辕 弓箭无人识, 东海 青童 寄消息。” 唐 李白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步网绕碧落,倚树招 青童 。” 王琦 注:“《真灵位业图》:‘ 龚仲阳 、 幼阳 兄弟二人,受道於 青童君 。’” 宋 苏轼 《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戏作此数句》诗:“喜我归有期,举酒属 青童 。” 王十朋 注引 赵次公 曰:“ 青童 ,神仙 青童君 也。” 陈三立 《榘林五十生日赋赠》之三:“神丹受得 青童 祕,散落人间只等閒。”参见“ 青童君 ”。

(4).指少年。 唐 于鹄 《古挽歌》:“青童抱何物,明月与香囊。” 清 郑燮 《止足》诗:“闺中少妇,好乐无猜;花下青童,慧黠适怀。” 续范亭 《总部观平剧》诗:“丰衣足食好榜样,两个青童四百磅。”

摩尼

(1).指摩尼教。 波斯 人 摩尼 所创立的宗教。其教宣扬光明与黑暗对立,为善恶本原。 摩尼 为明的代表,故摩尼教又称明教、明尊教。传入 中国 的时间有不同说法。 唐 武后 延载 元年, 波斯 人 拂多诞 持《二宗经》来朝, 唐 代宗 大历 三年在 长安 建摩尼寺,赐额 大云光明寺 。其教多在 长安 、 洛阳 及西域商人中流行。 唐 人亦称其教徒为摩尼。《旧唐书·回纥传》:“五月, 迴鶻 宰相、都督、公主、摩尼等五百七十三人入朝迎公主,於鸿臚寺安置。”《新唐书·回鹘传上》:“ 元和 初,再朝献,始以摩尼至。”

(2).梵语宝珠的译音。也作“末尼”。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摩尼不宵朗,则无别於磧砾。” 唐 颜真卿 《抚州戒坛记》:“严身瓔珞,照耀有摩尼之光。” 金 雷渊 《济南珍珠泉》诗:“轻明疑夜光,洁白真摩尼。”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赋》:“三重银户,入九曲之摩尼。”

(3).泛指佛珠。 清 赵翼 《村舍即事》诗:“床无阿堵烦人举,手有摩尼诵佛持。”

(4).水窦。《百喻经·水窦喻》:“妇语人言:我夫已觉,更无出处。唯有摩尼可以得出。胡以水竇名为摩尼,欲令其人从水竇出。”

万丈

形容很高或很深

白毫光

佛光。 唐 沉佺期 《红楼院应制》诗:“ 红楼 疑见白毫光,寺逼宸居福盛 唐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金紫曜明衣内寳,眉间时放白毫光。”《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圣贤此时来救济, 世尊 又施白毫光。皆是 目连 行孝顺,慈亲便得上大堂。”参见“ 白毫相 ”。

照耀

光芒照射

日月照耀金银台。——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金容

(1).指金光明亮的佛像面容。 南朝 齐 王融 《法乐辞》之三:“金容涵夕景,翠鬢佩晨光。” 隋 江总 《优填像铭》:“毫光此遇,法相今逢,眸云齿雪,月貌金容。”《敦煌变文汇录·维摩诘经菩萨品变文(甲)》:“金容现而日月藏暉,神力呈而乾坤振动。”

(2).对神的尊称。《封神演义》第五八回:“弟子奉师命,特恳金容大发慈悲,救援无辜生灵。”

稽首

(1)

(2) 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

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周礼·春官·大祝》。贾公彦疏:“一曰稽首,其稽,稽留之字;头至地多时,则为稽首也。此三者(空首、顿首、稽首)正拜也。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

宣子拜稽首焉。——《国语·晋语》

孟明稽首曰。——《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于是关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三国演义》

(3) 出家人所行的常礼,一般在见面时用

神仙见 西门庆,长揖稽首就坐。——《 * 》

玉墀

(1).宫殿前的石阶。亦借指朝廷。 汉武帝 《落叶哀蝉曲》:“罗袂兮无声,玉墀兮尘生。”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洒零玉墀,雨泗丹掖。” 唐 王维 《扶南曲歌词》之四:“拂曙朝前殿,玉墀多珮声。” 元 无名氏 《醉写赤壁赋》第二折:“身近玉墀新锦綉,手调金鼎旧盐梅。”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沉椒园 御史云:‘金闺才子爱 袁丝 ,年少承恩出玉墀。’”

(2).台阶的美称。 南朝 梁 沉约 《三妇艳》诗:“大妇扫玉墀,中妇结罗帷。”

语难

谓因愤激而出语艰涩,说话不流利。《庄子·说剑》:“然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鬢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王乃説之。” 陆德明 释文:“语难,如字。艰难也;勇士愤气积於心胷,言不流利也。”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环寇之师,殆且十万,瞋目语难,自以为武人,不肯循法度。頡頏作气势,窃爵位自尊大者,肩相磨、地相属也。” 宋 刘敞 《与吴九论武学书》:“夫縵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按剑而疾视者,此所谓勇力之人也。”

丹书

(1).古时以朱笔记载犯人罪状的文书。《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初, 斐豹 ,隶也,著於丹书。” 杜预 注:“盖犯罪没为官奴,以丹书其罪。” 三国 魏 曹操 《度关山》诗:“有燔丹书,无普赦罪。”《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苟削丹书,得夷平民。” 李周翰 注:“丹书,定罪之书。”

(2).传说中赤雀所衔的瑞书。《吕氏春秋·应同》:“及 文王 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於 周 社。”《史记·周本纪》“生 昌 ,有圣瑞” 张守节 正义引《尚书帝命验》:“季秋之月甲子,赤爵衔丹书入于 酆 ,止于 昌 户。其书云:‘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以不仁得之,不仁守之,不及其世。’” 北周 庾信 《周祀五帝歌·赤帝云门舞》:“赤雀丹书飞送迎,朱絃絳鼓罄虔诚。”

(3).指《洛书》。传说 夏禹 治水时, 洛水 神龟负之而出,故称《洛书》。《淮南子·俶真训》:“ 洛 出丹书, 河 出緑图。”

(4).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袭的享有免罪等特权的证件。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僕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元 王恽 《玉堂嘉话》卷四:“肆申白马之盟,庸示丹书之约。” 明 张居正 《拟唐回鹘率众内附群臣贺表》:“丹书锡誓,既崇 日逐 之封;赤芾疏荣,仍懋秩訾之赏。”

(5).朱笔书写的文字。 汉 荀悦 《汉纪·昭帝纪》:“ 汉 使至 匈奴 , 常惠 数私见使,教之曰:‘陛下亲射 上林 中,得白雁,足有繫帛丹书,言 武 等在荒泽中。’” 景耀同 《次韵黄季刚相思》之一:“囓臂当年底有盟,丹书斜上甚分明。”

(6).朱笔书写的诏书。 唐 武元衡 《奉酬淮南中书相公见寄》诗:“金玉裁玉度,丹书奉帝俞。”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四折:“亲捧丹书下九重,路人争识五花驄。” 明 李东阳 《送焦守静先生使襄府》诗:“丹书玉节又南行,一日龙光起四瀛。”

(7).古代方士用以呪邪镇鬼的朱文符书。 汉 仲长统 《昌言》:“於是淫厉乱神之礼兴焉,侜张变怪之言起焉,丹书厌胜之物作焉。”《后汉书·方术传·解奴辜》:“又 河 南有 麴圣卿 ,善为丹书符劾,厌杀鬼神而使命之。”

(8).道教语。即丹书墨箓。指以墨书写符文的朱漆之简。泛指炼丹之书,道教经书。见《云笈七籤》卷七。 明 屠隆 《綵毫记·祖饯都门》:“授丹书早晚驱鸡,与夫人同学驂鸞。”

三度

三种尺寸。《周礼·考工记·辀人》:“輈有三度,轴有三理。国马之輈,深四尺有七寸,田马之輈,深有四尺,駑马之輈,深三尺有三寸。”

指治国必须考虑的三个方面。《管子·五辅》:“所谓三度者何?曰:上度之天时,下度之地宜,中度之人顺。”

龙宫

神话中龙王居住的海底宫殿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