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冰修归海昌兼寄朱生二首·其一

作者:王士祯 朝代:清代

原文

且住为隹耳,将归可奈何。

人随吴雁影,叶下浙江波。

好往寻鲈鲙,谁当破雀罗。

小丛今老去,重唱竹枝歌。

诗词问答

问:《送冰修归海昌兼寄朱生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谁?答:王士祯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王士祯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祯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渔洋山人精华录卷八

2. 予戊申岁送冰修南还赋竹枝歌三首今十二年矣

参考注释

且住

暂止。犹言慢着。《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孩儿且住,我説与你:这是你生身父母。”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二折:“且住者。 陈虎 也,你索寻思咱,莫非看出什么破绽来?”《 * 词话》第二四回:“老妈你且住,不要去打酒。”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且住!’谁都知道这是 姜太公 的声音,岂敢不听?”

可奈

怎奈;可恨。 南唐 李煜 《采桑子》词:“可奈情怀,欲睡朦朧入梦来。”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二折:“可奈那 竇娥 百般的不肯随顺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可奈茶客太多,人声嘈杂。”

浙江

(1).水名。即 钱塘江 。《庄子》作 制河 ,《山海经》、《史记》、《越绝书》、《吴越春秋》作 浙江 ,《汉书·地理志》、《水经》作 渐江水 。古人所谓 浙 渐 ,实指一水。参阅 王国维 《浙江考》。

(2).省名。简称 浙 。在我国东部沿海。以境内 钱塘江 旧称 浙江 得名。

鲈鲙

见“ 鱸膾 ”。

谁当

何人。当,语助词。《后汉书·五行志一》:“ 桓帝 之初,天下童謡曰:‘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穫者妇与姑。’” 唐 岑参 《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诗:“兵马休战争,风尘尚苍茫。谁当共携手,赖有冬官郎。” 宋 王安石 《弯碕》诗:“永怀 少陵 诗:‘菱叶净如拭’。谁当共新甘,紫角方可摘。”

(1).何为,为什么。 唐 沉佺期 《拟古别离》诗:“奈何生别者,戚戚怀远游。远游谁当惜,所悲会难收。”

(2).安得,怎得。 唐 刘长卿 《酬李侍御登岳阳见寄》诗:“谁当北风至,为尔一开襟。” 唐 韦应物 《三月三日寄诸弟兼怀崔都水》诗:“对酒始依依,怀人还的的。谁当 曲水 行,相思寻旧跡。”

雀罗

捕雀的网罗。常用以形容门庭冷落。《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时谓 道子 为东録, 元显 为西録。西府车骑填凑,东第门下可设雀罗矣。” 宋 苏轼 《答任师中家汉公》诗:“雀罗弔廷尉,秋扇悲婕妤。” 清 钱谦益 《岁暮杂怀》诗:“卒岁闻门有雀罗,流年徂谢意如何。”参见“ 雀罗门 ”。

老去

(1).谓人渐趋衰老。 唐 杜甫 《往在》诗:“归号故松柏,老去苦飘蓬。” 宋 欧阳修 《赠王介甫》诗:“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明 汪循 《老去》诗:“老去心还竞,春来花又新。”

(2).引申为老年;晚年。 沉从文 《<沉从文选集>题记》:“现在过去了二十多年,我和我的读者,都共同将近老去了。”

(3).死去。 元 房皞 《思隐》诗:“情知老去无多日,且向闲中过几年。” 明 李东阳 《柳岸垂纶》诗:“老去祗应家在此,不须盘石更垂萝。”

重唱

至少两个歌手用不同声部同时唱同一首歌

男声四重唱

男女声二重唱

竹枝歌

即竹枝。 唐 刘商 《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思归夜唱《竹枝歌》,庭槐叶落秋风多。” 宋 晁补之 《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词:“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回生》:“《竹枝歌》唱的女郎苏,杜鹃声啼过 锦江 无?”参见“ 竹枝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