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湾

作者:陈岩 朝代:宋代

五龙湾原文

石骨分开四角稜,日华磨透镜光明。
水流圆折仍方折,忽作铿然戛玉声。

诗词问答

问:五龙湾的作者是谁?答:陈岩
问:五龙湾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岩的名句有哪些?答:陈岩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石骨

坚硬的岩石。 宋 王炎 《游砚山》诗:“涧水抱石根,石骨多紺碧。”《英烈传》第四九回:“那 富阳县 治,前面大江,后枕峻岭,右有 鹤山 ,插出江口,石骨崚嶒,朝夕当潮水浸射。” 清 刘大櫆 《重修孙公桥记》:“岸侧石骨,坡陀下趋。”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可是终于太平静了, * 不过高如从前的山,像是陆地的处所便露出棱棱的石骨。”

分开

使彼此分离、相互不合在一起或离开

石墙把田地分开

四角

(1).指方形物的四个角。《礼记·檀弓上》“蚁结于四隅” 汉 郑玄 注:“画褚之四角,其文如蚁行,往来相交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老爷下车一看,好一座 * 院,只见週围城砖砌墻,四角有四座更楼。”

(2).指建筑物顶四方的四个飞檐。 唐 岑参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诗:“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3). 东汉 时 匈奴 左贤王、左谷蠡王、右贤王、右谷蠡王的合称。《后汉书·南匈奴传》:“其大臣贵者左贤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贤王,次右谷蠡王,谓之四角。”

日华

(1).太阳的光华。 南朝 齐 谢朓 《和徐都曹》:“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 唐 韩偓 《漫作》诗之一:“暑雨洒和气,香风吹日华。” 宋 司马光 《同舍会饮金明沼上书事》诗:“日华駘荡金明春,波光浄緑生鱼鳞。” 清 唐孙华 《喜吕无党及第》诗:“卿云瑞靄日华边,臚唱声闻玉陛宣。”

(2).道家指太阳的精华。 汉 刘向 《列仙传·关令尹喜》:“ 尹喜 抱关,含德为务;挹漱日华,仰玩玄度。”《黄庭内景经·琼室》“专闭御景乃长寧” 唐 梁丘子 注:“瞑目握固,存日中五色流霞来绕一身,於是日光流霞俱入口中,名曰日华。” 唐 皎然 《赠张道士》诗:“玉京真子名 太一 ,因服日华心如日。”

(3).古代宫名。《西京杂记》卷四:“ 河间王 德 筑 日华宫 ,置客馆二十餘区,以待学士。”

(4).为殿门名。 唐 杜甫 《奉答岑参补阙见赠》诗:“窈窕清禁闥,罢朝归不同。君随丞相后,我往 日华 东。” 仇兆鳌 注:“《唐六典》: 宣政殿 前有两廡,两廡各有门。其东曰 日华 , 日华 之东则门下省也……西廊有门曰 月华 , 月华 之西即中书省也。”

透镜

(1)

(2) 两个相对表面均为规则表面的一块玻璃或其他透明物质,这两个表面可以都是曲面,也可以是一个曲面一个平面,通常在光学仪器(如照相机、显微镜、目镜)中用来使光聚焦成像

(3) 用来使除光以外的其他辐射(如声波、无线电微波、电子束)定向或聚焦的装置

旋转金属透镜使无线电波聚焦

光明

(1)

(2) 明亮的

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祝福》

(3) 比喻正义或有希望

光明大道

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回忆我的母亲》

(4) 没有私心

光明磊落

心地光明

水流

(1) 泛指江、河

湖泊星罗棋布,水流纵横交错

(2) 水的流动

(3) 流动着的水

水流湍急

水流畅通

圆折

指水流旋转曲折。《尸子》卷下:“凡水,其方折者有玉,其圆折者有珠。”《文选·颜延之<赠王太常>诗》:“玉水记方流,璇源载圆折。” 吕延济 注:“折,曲也。” 明 杨慎 《升庵诗话·盘涡》:“ 蜀 江 三峡 中,水波圆折者,名曰盘。” 清 龚自珍 《孔宪彝母碣》:“璇珠辉辉气质温,必有圆折钟厥源。”

方折

指水流作直角转折。古代传说方折之水,其下有玉。《艺文类聚》卷八引《尸子》:“凡水,其方折者有玉,其圆折者有珠。”《淮南子·墬形训》:“水圆折者有珠,方折者有玉。” 唐 白居易 《玉水记方流》诗:“尹孚光灧灧,方折浪悠悠。” 宋 苏轼 《次韵钱穆父王仲至同赏田曹梅花》:“浮光风宛转,照影水方折。”

铿然

形容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宋· 苏轼《石钟山记》

玉声

(1).佩玉相击的声音。用以节步。《礼记·玉藻》:“既服,习容观玉声。” 孔颖达 疏:“既服,著朝服已竟也,服竟而私习仪容,又观容听己珮鸣,使玉声与行步相中适。”《宋书·乐志二》:“多士盈九位,俯仰观玉声。”《文献通考·乐十》:“故燕乐有大箜篌、小箜篌。音逐手起,曲随弦成,盖若鹤鸣之嘹唳,玉声之清越。”

(2).引申为美妙的声音。 唐 杜牧 《闺情代作》诗:“月照石泉金点冷,凤酣簫管玉声微。”

(3).对他人言语的敬称。《战国策·楚策二》:“王身出玉声,许万乘之强 齐 ;而不与,负不义於天下。” 汉 袁康 《越绝书·内传陈成恒》:“今大夫不辱而身见之,又出玉声以教孤,孤赖先人之赐,敢不奉教乎?”

(4).敬称他人的诗文。 唐 令孤楚 《奉和仆射相公酬忠武李相公见寄之作》:“初瞻綺色连霞色,又听金声继玉声。”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