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二首

作者:宋庠 朝代:宋代

读史二首原文

贾傅感伤论表饵,董生推本对春秋。
蹶张抵几能为相,谁序儒家冠九流。

诗词问答

问:读史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宋庠
问:读史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庠的名句有哪些?答:宋庠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贾傅

汉 贾谊 。因曾官 长沙王 太傅,故称。

感伤

因有所感触而悲伤。尤指过分的和做作的多愁善感

带有几分感伤的心情

他的作品感伤情调太重

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晋· 张载《七哀》

表饵

汉 贾谊 上疏论 匈奴 ,提出五饵三表作为制服单于的办法。后因以“表饵”指对付敌方的策略。 唐 白居易 《御戎狄策》:“故 王恢 陈征讨之谋, 贾生 立表饵之术。” 明 黄瑜 《双槐岁钞·何左丞赏罚》:“ 真 ( 何真 )第三子 贵 ,曰 何三舍 者,与 从简 皆勇而有谋,素相合, 从简 力请 贵 同往,密为表饵之术。”

本对

力量相当的对手。《七国春秋平话》卷下:“一个神通广大,一个变化多般,二人正是本对。” 元 无名氏 《博望烧屯》第二折:“上的马去,番番不济,若遇敌将,做不的本对。”

春秋

(1) 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2) 年龄

(3) 我国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

(4) 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

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蹶张

亦作“蹷张”。1.以脚踏强弩,使之张开。谓勇健有力。《史记·张丞相列传》:“ 申屠丞相 嘉 者, 梁 人,以材官蹶张从 高帝 击 项籍 ,迁为队率。” 裴駰 集解:“ 徐广 曰:‘勇健有材力开张。’ 如淳 曰:‘材官之多力,能脚蹋强弩张之,故曰蹶张。’” 宋 王禹偁 《射弩》诗:“蹷张见旧史,强弩亦古官。” 清 陶澂 《当垂老别》诗:“大募勇健儿,蹶张守隖壁。”

(2).借指弩箭。 明 高濂 《怀远大将军赵公神道碑铭》:“公巡城至东门,敌发蹶张,中其腰膂,箭深入约六寸,公即拔出之。”

(3).气势汹汹的样子。 清 朱实发 《前溪新乐府》:“夺斛不许官平量,少不遂意势蹶张。”

(4).以手足支撑物体。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盗侠》:“有婢晨治地,见紫衣带垂於寝牀下,视之,乃小奴蹶张其牀而负焉。”

(5).引申为勉力支拄。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才大者声色不动,指顾自如。 太白 五言妙於神行, 昌黎 不无蹶张矣,取其意规於正,雅道未凘。”

能为

(1).语出《左传·隐公四年》:“老夫耄矣,无能为也。”后用作能有所为或有所作为之意。《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则是王失之於 齐 而取偿於 秦 也,而 齐 赵 之深讎可以报矣,而示天下有能为也。” 唐 韩愈 《郑群赠簟》诗:“法曹贫贱众所易,腰腹空大何能为?”

(2).本领;能耐。《红楼梦》第四八回:“为这点子小事弄的人家倾家败产,也不算什么能为。” 管桦 《清风店》二:“我不戴见这种人。他有多大能为,我不戴见他。”

儒家

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其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 * 关系

九流

(1).先 秦 的九个学术流派。《汉书·叙传下》:“ 刘向 司籍,九流以别。”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儒、道、阴、阳、法、名、墨、从横、杂、农,凡九家。”

(2).泛指各学术流派。《北史·周高祖武帝纪》:“遂使三墨八儒,朱紫交竞;九流七略,异说相腾。” 唐 高适 《奉酬睢阳李太守》诗:“逸足横千里,高谈注九流。” 清 龚自珍 《十月廿夜大风不寐起而书怀》诗:“我方九流百氏谭讌罢,酒醒炯炯神明真。”

(3).九品人物。《南史·梁武帝纪》:“自今九流常选,年未三十,不通一经,不得解褐。”参见“ 九品 ”。

(4).犹言各类,各种。 唐 薛逢 《送西川杜司空赴镇》诗:“莫遣洪罏旷真宰,九流人物待陶甄。”

(5).指各种才艺。 宋 范公偁 《过庭录》:“ 王齐叟 彦龄 ……有絶才,九流无所不能。”

(6).江河的许多支流。 三国 魏 刘劭 《赵都赋》:“其南也,则有洪川巨瀆,黄水浊河,发源 积石 ,径拂 太华 ,洒为九流,入於玄波。” 唐 孟浩然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诗:“大江分九流,淼漫成水乡。”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