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泛西湖

作者:郑獬 朝代:宋代

忆泛西湖原文

四面青山紫绣围,平湖万顷碧罗衣。
风摇酒面金鳞活,月弄波光玉篆飞。
醉客半眠红烛下,画船行唱采莲归。
十年衣袖遮尘土,惆怅飞云满翠微。

诗词问答

问:忆泛西湖的作者是谁?答:郑獬
问:忆泛西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郑獬的名句有哪些?答:郑獬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四面

东、南、西、北四个方面,泛指周围

四面受敌

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万顷

(1).百万亩。百亩为一顷。《管子·揆度》:“百乘为耕,田万顷为户。”

(2).常用以形容面积广阔。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渊然万顷,直上千仞。” 宋 杨万里 《过金沙洋望小海》诗:“须臾满眼贾胡舩,万顷一碧波黏天。”《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但愿父作公卿,子作状元,给我挣下万顷庄田。” 艾青 《在浪尖上》诗:“你在万里晴空下,宁静地注视着万顷波涛。”

罗衣

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汉 边让 《章华赋》:“罗衣飘颻,组綺繽纷。”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唐 杜甫 《黄草》诗:“万里秋风吹 锦水 ,谁家别泪溼罗衣?” 明 周在 《闺怨》诗:“ 江 南二月试罗衣,春尽 燕山 雪尚飞。”

酒面

(1).饮酒后的面色。 宋 梅尧臣 《牡丹》诗:“时结游朋去寻玩,香吹酒面生红波。” 金 元好问 《杏花》诗之二:“帽簷分去家家喜,酒面飞来片片春。”

(2).指杯内酒的表面。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早春雪中作吴体见寄》:“竹根乍烧玉节快,酒面新泼金膏寒。” 宋 朱敦儒 《减字木兰花》词之一:“斫鱼作鮓,酒面打开香可酢。”

(3).旧时酒令的前部分。行令前斟满杯,未饮而先行之令称为“酒面”。饮而后行之令称“酒底”。《红楼梦》第二八回:“説完了,喝门杯,酒面要唱一个新鲜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风一样东西。”《红楼梦》第六二回:“ 湘云 便説:‘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还要一句时宪书上有的话:共总成一句话;酒底要关人事的果菜名。’”参见“ 酒底 ”。

金鳞

(1).金色的鱼鳞。 唐 无名氏 《隋炀帝海山记》:“ 洛水 渔者获生鲤一尾……金鳞赬尾,鲜明可爱。”

(2).常借指鱼。 唐 温庭筠 《罩鱼歌》:“持罩入深水,金鳞大如手。” 金 蔡珪 《华亭图》诗:“钓得金鳞便归去,依然明月大江横。” 清 李渔 《蜃中楼·献寿》:“俺那时节呵,第一口把 西江 吸尽,第二口把 东海 鲸吞,第三口把 弱水 三千,摄入金鳞。” 清 孙枝蔚 《偶行市上逐步至北门外》诗:“枝头绣羽并肩立,水面金鳞啣尾行。”

(3).比喻闪烁于水面的细碎日光。 元 郭钰 《赋清溪》诗:“半篙晴日荡金鳞,一带秋烟溜寒玉。”

波光

水波反射出来的光。 后蜀 顾夐 《河传》词:“波光渺渺,不知何处。” 明 刘基 《菩萨蛮·越城晚眺》词:“树色荡湖波,波光艳綺罗。” 杨朔 《潼关之夜》:“河水在暗夜里闪动着黑亮的波光。”

玉篆

(1).篆书的美称。多指典籍、文告、符箓上的文字。 汉 王褒 《立通道观诏》:“圣哲微言,先贤典训,金科玉篆,秘蹟遗书,并宜弘阐,一以贯之。” 唐 孙逖 《和左卫武仓曹赠右卫李骑曹》诗:“文场刊玉篆,武事掌金鐃。”《宋史·乐志十四》:“煌煌寳书,玉篆金缕。”

(2).指仙家名册。 唐 陆龟蒙 《中元夜寄道侣》诗之一:“丁寧独受金妃约,许与亲题玉篆名。” 宋 向子諲 《鹧鸪天·老妻生日》词:“玉篆题名在九天,而今且作地行仙。”

醉客

(1).喝醉酒的人。《后汉书·吴祐传》:“又 安丘 男子 毋丘长 与母俱行市,道遇醉客辱其母, 长 杀之而亡。”

(2).指好饮酒的人。《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唐 岑参 《送襄州任别驾》诗:“ 高阳 诸醉客,唯见古时丘。” 宋 陆游 《醉落魄》词:“江湖醉客,投杯起舞遗乌幘。”

(3).木莲的谑称。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昔 张敏叔 有十客图,忘其名。予长兄 伯声 ,尝得三十客:牡丹为贵客,梅为清客……木芙蓉为醉客。”

红烛

①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寿星像前,点着一对红烛|洞房内,红烛高烧。 ②诗集。闻一多作。1923年出版。初版本收六十二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构思精巧,想像奇新,语言形象生动。

画船

装饰华美的游船。 南朝 梁元帝 《玄圃牛渚矶碑》:“画船向浦,锦缆牵磯。” 宋 范仲淹 《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诗:“步随芳草远,歌逐画船移。”《儒林外史》第二四回:“﹝ 秦淮河 ﹞水满的时候,画船簫鼓,昼夜不絶。”

采莲

即《采莲曲》。 宋 曼殊 《渔家傲》词:“一曲《採莲》风细细,人未醉,鸳鸯不合惊飞起。”参见“ 採莲曲 ”。

即《採莲曲》。 南朝 梁 何逊 《寄江州褚咨议》诗:“因君奏《采莲》,为余吟《别鹤》。” 唐 孟浩然 《夜渡湘水》诗:“露气闻香杜,歌声识《采莲》。” 明 王世贞 《赠梁公实谢病归》诗:“《采莲》一曲杳然去,得醉即卧清溪头。”参见“ 採莲曲 ”。

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尘土

细小的土灰

惆怅

伤感;愁闷;失意

羁旅而无友生,惘怅兮而私自怜。——《楚辞·九辩》

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三国演义》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翠微

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毛 * 《答友人》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