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伯时画五马图

作者:戴表元 朝代:宋代

题李伯时画五马图原文

呜呼良马不世出,今人担寻李侯笔。
五龙忽堕白云乡,海角孤臣看自失。
太平天子开明堂,前驱麒麟后鸾凰。
当地此马来万里,想见顾盼生风霜。
龙眼老仙亦如此,挥毫谈笑群公裹。
官间禄饱少尘埃,雾阁云窗天上起。
风流转眼余山河,人间荆棘何其多。
临风卷图三太息,此马今存知奈何。

诗词问答

问:题李伯时画五马图的作者是谁?答:戴表元
问:题李伯时画五马图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戴表元的名句有哪些?答:戴表元名句大全

戴表元题李伯时画五马图书法欣赏

戴表元题李伯时画五马图书法作品欣赏
题李伯时画五马图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呜呼

(1) 对不幸的事表示叹息、悲痛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2) 指人丧命

呜呼哀战

良马

骏马。《诗·鄘风·干旄》:“素丝紕之,良马四之。”《墨子·亲士》:“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之一:“策我良马,被我轻裘,载驰载驱,聊以忘忧。”

世出

(1).应时出现。《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才为世出,世亦须才。” 李周翰 注:“贤才为乱世而生。”《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 吕延济 注:“世出,谓应时而出也。” 清 吴伟业 《观王石谷山水图歌》:“羡君人材为世出,盛年絶艺须难得。”

(2).不时出现。 宋 曾巩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 唐 之治,在於 贞观 ; 开元 之际,而女祸世出; 天宝 以还,纲纪微矣。”

(3).指家世和生平。 宋 曾巩 《寿安县钱氏墓志铭》:“ 凝之 年七十有七,哭其妻之丧,自为状,次其妻之世出行事,来乞铭。” 宋 叶适 《中奉大夫薛公墓志铭》:“公物其世出,詰其昆弟,皆是,亦流涕,饶与钱。”

今人

现代人;当代人。与“古人”相对。 唐 韩愈 《与冯宿论文书》:“但不知直似古人,亦何得于今人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端肃拜》:“今人止以为妇人之礼。” 郭小川 《西出阳关》诗:“风砂呵风砂,只望你不把今人当古人!”

五龙

(1).远古传说中的五个部落首领。《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五龙 比翼, 人皇 九头。” 李善 注引《春秋命历序》:“ 皇伯 、 皇仲 、 皇叔 、 皇季 、 皇少 ,五姓同期,俱驾龙,号曰五龙。”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二》:“ 祝融氏 为 火帝 ,君南岳; 五龙氏 乘云登仙。”

(2).古代传说中五个人面龙身的仙人,道教称为五行神。《鬼谷子·本经阴符》:“盛神法五龙。” 陶宏景 注:“五龙,五行之龙也。”《文选·郭璞〈游仙诗〉》:“奇龄迈五龙,千岁方婴孩。” 李善 注引《遁甲开山图》 荣氏 解:“五龙,皇后君也,昆弟五人,皆人面而龙身。长曰 角龙 ,木仙也。次曰 徵龙 ,火仙也。次曰 商龙 ,金仙也。次曰 羽龙 ,水仙也。次曰 宫龙 ,土仙也。”亦谓五龙的法术。 唐 李邕 《叶有道碑》:“专精五龙,遍游群岳。”

(3).誉称同时以才名著闻的五人。(1)指 汉 公沙穆 五子。 晋 陶潜 《集圣贤群辅录下》“ 公沙绍 字 子起 , 绍 弟 孚 字 允慈 , 孚 弟 恪 字 允让 , 恪 弟 逵 字 义则 , 逵 弟 樊 字 义起 ,右 北海 公沙穆 之五子,并有令名,京师号为 公沙 五龙。”(2)指 晋 索靖 、 氾衷 、 张甝 、 索紾 、 索永 五人。《晋书·索靖传》:“ 靖 少有逸羣之量,与乡人 氾衷 、 张甝 、 索紾 、 索永 俱诣太学,驰名海内,号称 敦煌 五龙。”(3)指 南朝 齐 张岱 兄弟五人。《南齐书·张岱传》:“ 岱 少与兄太子中书舍人 寅 、 新安 太守 镜 、征北将军 永 、弟 广州 刺史 辨 ,俱知名,谓之 张氏 五龙。”(4)指十六国 前凉 辛攀 兄弟五人。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若夫 于公 之宅,駟马高驱, 辛氏 之门,五龙齐驾。” 宋 王应麟 《小学紺珠·氏族·五龙》:“ 凉 辛攀 ,兄 鉴 、 旷 ,弟 寳 、 迅 。”(5)指 宋 窦仪 兄弟五人。《宋史·窦仪传》:“ 仪 学问优博,风度峻整,弟 儼 侃 偁 僖 ,皆相继登科……当时号为 竇氏 五龙。”

白云乡

《庄子·天地》:“乘彼白云,游于帝乡。”后因以“白云乡”为仙乡。旧题 汉 伶玄 《飞燕外传》:“吾老是乡矣,不能效 武皇帝 ( 汉武帝 )求白云乡也。” 唐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诗:“何由首西路,目断白云乡。” 宋 苏轼 《潮州韩文公庙碑》诗:“公昔骑龙白云乡,手抉云汉分天章。” 宋 陈师道 《再和寇十一》之二:“名字不归青史笔,形容终老白云乡。”

海角

(1).本指突出于海中的狭长形陆地,常形容极远僻的地方。 元 范梈 《游南台闽粤王庙》诗:“海角钓龙人杳杳,云间待雁路迢迢。” 元 张雨 《答杨廉夫》诗之二:“詔书宽大到海角, 河 北饥氓争倒戈。”

(2). 许地山 有短篇小说《海角底孤星》。

(3).用海螺壳作的号角。《西游补》第八回:“外面又擂鼓一通,吹起海角,击动云板。”

孤臣

(1).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陇阴。” 唐 柳宗元 《入黄溪闻猿》诗:“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明 王世贞 《鸣凤记·封赠忠臣》:“鯁骨孤臣,芳年俊英,塤箎连奏同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哭主》:“孤臣 左良玉 ,远在边方,不能一旅勤王,罪该万死。” 清 丘逢甲 《离台诗》之一:“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参见“ 孤臣孽子 ”。

(2).孤陋无知的臣子。《文选·张衡<东京赋>》:“ 由介 以 西戎 孤臣,而悝 穆公 於宫室。” 薛综 注:“孤臣,孤陋之臣也。”《资治通鉴·晋元帝太兴四年》:“ 导 ( 王导 )忠素竭诚,辅大业,不宜听孤臣之言,惑疑似之説,放逐旧德,以佞伍贤。”

自失

(1).因感空虚、不足而内心若有所失。《列子·仲尼》:“ 子贡 茫然自失,归家淫思七日。”《史记·日者列传》:“ 宋忠 贾谊 忽而自失,芒乎无色,悵然噤口不能言。”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 赴势公子 勃然自失,肃尔改容。” 唐 刘肃 《大唐新语·举贤》:“ 太宗 尝问侍臣曰:‘朕子弟孰贤?’ 魏徵 对曰:‘臣愚不能尽知,唯 霍王元轨 ,数与臣言,臣未尝不自失。’”

(2).自己失去时机。 明 刘基 《谕瓯栝父老文》:“惟父老审图之,无自失。”

(3).失身。《易·比》:“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程颐 传:“二虽中正,质柔体顺,故有贞吉自失之戒,戒之自守,以待上之求。”

(4).自己逃逸。失,通“ 逸 ”。《庄子·应帝王》:“明日又与之见 壶子 ,立未定,自失而走。”

太平天子

谓能治国平天下的皇帝。 唐 郑棨 《天开传信记》:“上为皇孙时,风表瓌异,神彩英迈,尝於朝堂叱 武攸暨 曰:‘朝堂我家朝堂,汝得姿蜂蠆而狼顾耶!’ 则天 闻而惊异之,再三顾曰:‘此儿气概,终当为吾家太平天子也。’”《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老者道:‘老汉见天下分崩,要保佑太平天子早出,扫荡烟尘,救民于涂炭。’”

明堂

(1) 〈方〉∶打晒粮食的场地;院子

(2) ∶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大典的地方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乐府诗集·木兰诗》

前驱

(1) 前导

一箭毙其前驱

(2) 先头部队;先锋

三千为前驱。——《资治通鉴·唐纪》

前驱清道。

以二千五百人为前驱

(3) 引导事物发展的先行者

革命前驱

麒麟

(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古人以为仁兽、瑞兽,拿它象征祥瑞。《管子·封禅》:“今凤凰麒麟不来,嘉穀不生。” 宋 黄庭坚 《送范德孺知庆州》诗:“阿兄两持 庆州 节,十年麒麟地上行。” 郭沫若 《屈原》第三幕:“你们要听那妖精的话,说凤凰是鸡,说麒麟是羊子,说龙是蚯蚓,说灵龟是甲鱼。”

(2).比喻才能杰出的人。《晋书·顾和传》:“ 和 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 荣 雅重之,曰:‘此吾家麒麟,兴吾宗者,必此人也。’”

(3).见“ 麒麟阁 ”。

(4).见“ 麒麟殿 ”。

鸾凰

见“ 鸞皇 ”。

当地

指某人所在或某事发生的地方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想见

经过推测得出结论

从中可以想见生活的艰难

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顾盼

(1)

(2) 观看,左顾右盼

俊眼修眉,顾盼神飞。——《红楼梦》

(3) 回视,眷顾

生风

(1) 刮风

(2) 挑起事端

无故生风

龙眼

(1)

(2) 桂圆,与荔枝相近的一种果实,它由东印度群岛的一种乔木( Euphoria longana )产生

(3) 产生龙眼果实的一种乔木

如此

(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挥毫

写毛笔字或作画

此君动辄挥毫于人前

挥毫题字

谈笑

说笑;又说又笑

谈笑有鸿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谈笑间。——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尘埃

(1) 飞扬的尘土

尘埃传播病菌

(2) ;比喻污浊的东西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唐· 杜甫《兵车行》

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蒙世俗之尘埃。

雾阁云窗

云雾笼罩的楼阁门窗。指高楼。 宋 向子諲 《七娘子》词:“雾阁云窗,风亭月户,分明携手同行处。” 金 元好问 《鹧鸪天》词:“ 长安 西望肠堪断,雾阁云窗又几重。” 清 厉鹗 《宝莲山是韩平原故宅》诗:“雾阁云窗付渺茫, 平原 事往径全荒。”

天上

天空中。如:飞机在天上飞;月亮挂在天上。

流转

流通周转

加快资金流转

山河

山岭和河流,指国家的疆土

锦锈山河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荆棘

荆:荆条,无刺;棘,酸枣,有刺。两者常丛生为从莽。也泛指丛生于山野间的带棘小灌木

斩荆棘。——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何其

多么(多带有不以为然的口气)

何其壮也。——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何其衰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何其糊涂

临风

迎风;当风。《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唐 杜甫 《与严二郎奉礼别》诗:“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水浒传》第三九回:“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 苏曼殊 《寄调筝人》诗:“偷尝仙女脣中露,几度临风拭泪痕。” 冰心 《寄小读者》五:“我想起我的母亲,不觉凭在甬道的窗边,临风偷洒了几点酸泪。”

太息

(1) 即“叹气”。

(2) 生理现象。以呼气为主的深呼吸。正常人的呼吸中,一呼一吸称为一息,一息脉动四次,三息之后有一次深呼吸,脉五动,脉诊上称为“闰以太息”。病理情况下,若患者频频吸气,称为善太息,它是一个症状,可由肝胆郁结,肺气不宜引起

(3) 表示某种感情

陈涉太息回。——《史记·陈涉世家》

感动太息。——清· 张廷玉《明史》

奈何

(1) 怎么办

无可奈何

(2) 如何

奈何不礼

不予我城奈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3) 又

且为之奈何。

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zīzhū ),古代重量单位,一铢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六铢为一锱,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宫赋》

奈何饮于酒肆。——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惩治;对付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