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池桥成余长泰以诗贺次韵谢之

作者:陈宓 朝代:宋代

原文

骖鸾翼翼袅清风,眼见云霄有路通。
自是众贤欣出力,何如小己敢贪功。
指挥须得千人敌,迟速都申一念中。
已筑新堤平似掌,登桥人与此橘同。

诗词问答

问:《凤池桥成余长泰以诗贺次韵谢之》的作者是谁?答:陈宓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宓的名句有哪些?答:陈宓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骖鸾

谓仙人驾驭鸾鸟云游。《文选·江淹<别赋>》:“驾鹤上汉,驂鸞腾天。” 吕向 注:“御鸞鹤而升天汉。” 唐 薛逢 《汉武宫词》:“絳节几时还入梦,碧桃何处更驂鸞。” 明 何景明 《三山春宴图歌》:“仙人驂鸞倏来往,烟鬟雾珮流云霰。” 清 舒位 《黔俗以试院丹笔写魁星相饷遗为是诗》:“想见白袍吟立鹤,仗伊綵笔去驂鸞。”

翼翼

(1) 恭谨的样子

小心翼翼

(2) 整齐有秩序的样子

疆场翼翼

(3) 茂盛众多的样子

(4) 飞翔的样子

翼翼飞鸾

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眼见

(1).眼看;目睹。 唐 杜甫 《绝句漫兴》之一:“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宋 程垓 《洞庭春色》词:“多少事,有垂杨眼见,红烛心知。”《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真是天翻地覆的事,若不眼见,説着也不信。” 鲁迅 《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他又眼见他的朋友们,很多在战场上牺牲掉。”

(2).犹眼界。 郭沫若 《巨炮之教训》:“唉!我可怜这岛邦的国民,他们的眼见未免太小。”

(3).分明;显然。《水浒传》第五八回:“那个穿红的,眼见是 宋江 了;道妆的,必是军师 吴用 。” 王西彦 《静水里的鱼》:“不过,使他感到不安的是,省城既已撤退,战争眼见日益接近了。”

(4).很快;马上。《红楼梦》第三一回:“眼见有婆婆家了,还是那么着。”

云霄

(1) 云块飘浮的高空

三三两两的鸣鸟冲向云霄

哭声直上干云霄。——唐· 杜甫《兵车行》

上干云霄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 旧时比喻极高的地位

自是

(1)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2) 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从此

众贤

(1).众多的贤人。 汉 东方朔 《非有先生传》:“寡人获先人之功,寄於众贤之上,夙兴夜寐,未尝敢怠也。”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詵詵众贤,千载一遇。”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应瑒》:“晚节值众贤,会同庇天宇。” 宋 石介 《庆历圣德颂》:“众贤之进,如茅斯拔;大姦之去,如距斯脱。”

(2).谓使贤才增多。《墨子·尚贤上》:“故大人之务,将在於众贤而已。曰,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

出力

使出气力;竭尽其能

这个小伙子干活很出力

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小己

一己,个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论》:“《大雅》言王公大人而德逮黎庶,《小雅》讥小己之得失,其流及上。” 宋 陈瓘 《通州自便谢表》:“乃公朝之盛事,岂小己之私荣。” 刘显志 《论中国教育之主义》:“而全体人类之中,有所谓国羣焉;为国羣之分子者,有所谓小己焉。” 郭沫若 《国防·污池·炼狱》:“也不要为着一个小团体或一个小己的利害而作文艺家的‘内战’。”

贪功

贪求事功。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奚乐山》:“主人讶其贪功,笑指一室曰:‘此有六百斤,可任意施为。’”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端平入洛》:“后世以成败论功名,遂以贪功冒进罪之,恐亦非至公之论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 哥舒翰 ,武夫也, 高适 为其掌书记。 杜 送 高 诗:‘请君问主将,安用穷荒为?’是固已薄 翰 之贪功邀宠矣。”

指挥

(1) 发令调度

指挥围攻

(2) 指导乐曲或乐队的演奏

(3) 发令调度的人

乐队指挥

须得

定要。 唐 刘禹锡 《杨柳枝》词:“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杨朔 《木棉花》:“旅客须得提着行囊,走过破损的桥梁,才能跳上对岸那辆火车。”

迟速

慢和快;缓慢或迅速。《左传·昭公十三年》:“既闻命矣,敬共以往,迟速唯君。” 宋 欧阳修 《鉴画》:“故飞走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学使以快短明衡文》:“ 肃顺 问 碧湄 曰:‘子向来写作迟速何如?’”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四章:“宜於每时之中分十刻如息紧之比,每刻之中分十秒,每秒之中分十微,其针轮之迟速,即以此定之。”

一念

(1).一动念间;一个念头。 南朝 梁 沉约 《却出东西门行》:“一念起关山,千里顾兵窟。” 唐 陈鸿 《长恨歌传》:“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復堕下界。” 宋 陆游 《自规》诗:“忿慾俱生一念中,圣贤亦本与人同。”《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你可晓得一念不违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会暗中呵护,一念背了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也会立刻不容。”

(2).佛家语。指极短促的时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观空品》:“九十刹那为一念。” 北魏 昙鸾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卷上:“六十刹那为一念。”《翻译名义集·时分》:“一念中有九十刹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