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阅永定河下口舆中作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往阅永定河下口舆中作原文

下河南北任流迁,壅则伤多导使宣。

絜矩邱明别知惧,防民之口慎防川。

诗词问答

问:往阅永定河下口舆中作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往阅永定河下口舆中作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往阅永定河下口舆中作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二

2. 永定河自康熙三十七年筑堤之始下口由安澜城后因原道渐淤至三十九年改由柳坌口雍正四年改由王庆坨乾隆十六年改由冰窖草坝二十年改由贺老营三十七年改由条河头计前后迁流六度以冰窖草坝而论康熙间之北堤转为南堤雍正间之南堤转为北堤以今条河头而论凡康熙雍正间之南北堤又均在河之南矣

参考注释

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流迁

(1).犹波及。《宋书·武帝纪上》:“兵制峻重,务在得宜。役身死叛,輒考傍亲,流迁弥广,未见其极。”

(2).迁移流动。 南朝 梁 沉约 《因缘义》:“凡含灵之性,莫不乐生。求生之路,参差不一,一尔流迁,涂径各异。”《隋书·地理志下》:“二郡又有牵钩之戏,云从讲武所出, 楚 将伐 吴 ,以为教战,流迁不改,习以相传。”

絜矩

絜,度量;矩,画方形的用具,引申为法度。儒家以絜矩来象征道德上的规范。《礼记·大学》:“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郑玄 注:“絜,犹结也,挈也;矩,法也。君子有挈法之道,谓当执而行之,动作不失之。” 朱熹 集注:“絜,度也。矩,所以为方也……君子必当因其所同,推以度物,使彼我之间,各得分愿,则上下四方,均齐方正,而天下平矣。” 唐 颜真卿 《河南府参军郭君神道碑铭》:“夫孝弟之至,絜矩之道。” 宋 叶适 《陈彦群墓志铭》:“至其他察性命以絜矩,奋豪杰以特兴,亦多微妙奇伟,非颖秀士亲承其旨趣,固莫能通。”《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他两个既有这番志嚮,又説的这等明白,你我如今竟把这桩事责成他两个办起来,才是个‘絜矩之道’。”

邱明

指 左丘明 。 春秋 时 鲁国 史官,著《春秋左氏传》。《中国近代文论选·中国小说大家施耐庵传》:“稗史氏又曰:世传《水滸》成而 耐庵 盲目,以诲盗也。然则 邱明 作传,以尊圣而盲目耶?”

防川

(1).制止洪水的泛滥。《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宋书·袁豹传》:“譬犹修隄以防川,忘渊丘之改易,胶柱於昔弦,忽宫商之乖调。”

(2).泛指防止水患。 唐 杜甫 《临邑舍弟书至苦雨》诗:“舍弟卑栖邑,防川领簿曹。”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