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二十年作)·其一

作者:王汝玉 朝代:明代

述怀(二十年作)·其一原文

蚤年蔑知识,负志颇傲岸。

每鄙子张辟,常嫌仲由谚。

浩气逸虹蜺,高情薄霄汉。

悬河吐狂谈,振绮洒芳翰。

辞胎珠晶荧,出璞玉璀璨。

群英见推奖,前辈辱称赞。

问齿方在童,有发犹未冠。

展转时物非,蹉跎岁华换。

风霜忽凄厉,雨雪亦零乱。

诗词问答

问:述怀(二十年作)·其一的作者是谁?答:王汝玉
问:述怀(二十年作)·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王汝玉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汝玉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翰韵

参考注释

蚤年

多年以前。指年轻的时候。蚤,通“ 早 ”。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下:“ 周少隐 紫芝 ,蚤年尝学为诗於一士大夫姓 刘 者。”一本作“ 早 ”。《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 柳宣教 ﹞自幼父母双亡,蚤年孤苦,宗族又无所依。” 清 龚自珍 《戒诗》之一:“蚤年攖心疾,诗境无人知。”

知识

(1) 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

高等数学知识

(2) 认识的人;朋友

海内知识,零落殆尽

(3) 指有关文化学术的

知识界

(4) 知道;懂得

知识事体

负志

(1).失意;不得志。语本《史记·苏秦列传》:“﹝ 苏代 ﹞曰:‘臣, 东周 之鄙人也。窃闻大王义甚高,鄙人不敏,释鉏耨而干大王。至於 邯郸 ,所见者絀於所闻於 东周 ,臣窃负其志。’” 宋 陈傅良 《祭郑龙图母夫人》:“至於 龙图 稍稍宦达,位逮九卿,夫人固为之欢,而亦不以 景元 之负志流落不逢为耻。”

(2).怀有的志向。 清 归庄 《咏史》之三:“ 终军 未弱冠,负志何其雄!”

傲岸

高傲自负,不屑随俗

傲岸云悴之际,颉顽龙云之间。——《晋书·郭璞传》

鄙子

晚辈自称的谦词。 唐 黄滔 《祭先外舅文》:“孀妻捧奠,出女尸丧,嗣男而杳杳江岭,鄙子而明明肺肠。”

张辟

捕鸟兽的工具。《楚辞·九章·惜诵》:“设张辟以娱君兮,愿侧身而无所。”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馀编·楚辞》:“ 念孙 案:此以张辟连读,非以设张连读,张,读弧张之张。《周官·冥氏》:‘掌设弧张。’ 郑 注曰:‘弧张,罿罦之属,所以扃绢禽兽。’辟,读机辟之辟……《庄子·逍遥游篇》曰:‘中於机辟,死於罔罟。’ 司马彪 曰:‘辟,罔也。’”

仲由

春秋 鲁 卞 (今 山东 泗水 )人,字 子路 ,一字 季路 。 孔子 的学生,性爽直勇敢。《左传·定公十二年》:“ 仲由 为 季氏 宰。” 杜预 注:“ 仲由 , 子路 。”《史记·卫康叔世家》:“ 欒宁 将饮酒,炙未熟,闻乱,使告 仲由 。” 裴骃 集解引 服虔 曰:“ 季路 为 孔氏 邑宰,故告之。”《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仲由 , 弁 人,字 子路 。有勇力才艺,以政事著名。” 宋 司马光 《又和游吴氏园》之一:“临风高咏足为乐,有勇方知笑 仲由 。” 清 戴名世 《赠王云衢之任新津序》:“粪壤之中岂復有 西子 ,众鬭之内岂復有 仲由 。”

浩气

浩然的正气

浩气四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浩气长存

虹蜺

亦作“ 虹霓 ”。1.即螮蝀。为雨后或日出、日没之际天空中所现的七色圆弧。虹蜺常有内外二环,内环称虹,也称正虹、雄虹;外环称蜺,也称副虹、雌虹或雌蜺。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仰视山颠,肃何千千,炫燿虹蜺。”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思眇眇焉若居乎虹霓之端,意飘飘焉若在乎倒景之流。”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二》:“我们如果根据神话,说从前某某大仙,曾推着独轮车在虹霓上走,现在要仿他造一条路,那便无所不可了。”

(2).旧时以虹蜺色彩艳丽,比喻人的才华藻绘;又以虹蜺为二气不正之交,象征淫奔、作乱。 宋 范仲淹 《与谢安定屯田书》:“先生胸中之奇,屈盘虹蜺。” 明 许自昌 《水浒记·冥感》:“乞香茗,我因此卖眼传情,慕虹霓盟心。” 清 顾炎武 《赠推官咸正》诗:“当年 关中 陷,九野横虹霓。”

高情

(1)

(2) 盛情

高情雅意

(3) 崇高的情意;深厚的情谊

霄汉

云霄和天河,指天空,比喻朝庭

气凌霄汉

悬河

(1) 河床比两岸地势高的河流

(2) 瀑布

(3) 比喻说话或文笔流畅

口若悬河

狂谈

纵情谈论。 明 刘基 《醒斋铭》:“狂谈酗駡,身戮家毁。” 明 袁宗道 《答王衷白太史书》:“弟明岁且归,左挈 中郎 ,右挈 小修 ,狂谈浪謔,比吾兄此乐当百倍。” 清 孙枝蔚 《春晴次门人韵》:“老子狂谈效 曾晳 ,门人喜诵补《由庚》。”

芳翰

对他人翰墨的敬称。 唐玄宗 《登蒲州逍遥楼》诗:“一览遗芳翰,千载肃如神。” 元 陈樵 《长安有狭斜行》:“ 班姬 輟芳翰,紈扇从风扬。”

晶荧

(1).明亮闪光。 唐 王起 《浊水求珠》诗:“的皪终难掩,晶荧愿见收。”《红楼梦》第六六回:“三姐儿看时,上面龙吞夔护,珠宝晶荧。”

(2).指光亮。 元 周砥 《夜坐怀孝常》诗:“天高玉露泻,草木流晶荧。”

璞玉

(1).包在石中而尚未雕琢之玉。《韩非子·喻老》:“ 宋 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 子罕 。”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服玉者寿如玉也……不可用已成之器,伤人无益;当得璞玉,乃可用也。” 宋 黄庭坚 《休亭赋》:“献璞玉而取刖,图封侯而得黥。” 元 杨弘道 《投蓝田县令张伯直启》:“死灰有意復然,璞玉敢期於再献。”

(2).比喻尚未为人所知的贤才。 宋 曾巩 《送丰稷》诗:“虽知璞玉难强献,欲挂尘榻空含情。” 金 元好问 《答潞人李唐佐赠诗》:“泥途终自拔,璞玉岂虚捐。” 清 黄鷟来 《喜晤郭劲草》诗:“璞玉弃为臺上坫,枯桐孰辨爨餘音。” 丁玲 《一个真实人的一生--记胡也频》:“他还是一块毫未经过雕琢的璞玉,比起那些光滑的烧料玻璃珠子,不知高到什么地方去了。”

璀璨

形容光彩夺目

阳光璀璨

英见

高明的见解。 明 宋濂 《元史目录后记》:“古今帝王能成大业者,其英见卓识若合符节。”

前辈

(1) 年岁大的人

前辈之风俗。——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我的前辈

(2) 较老的一代

革命前辈

(3) 生活在先前时代的人

(4) 一个团体或组织的著名的资格较老的成员

(5) 具有共同遗产的早期的人,不一定能追溯到血缘关系

(6) 在职务或进程上走在别人前面的人

开普勒是 牛顿的前辈

称赞

夸奖;表扬

他在好几次午餐会上受到了人们称赞

我的父亲对戏剧诗大加称赞

问齿

询问年龄。 明 唐顺之 《赠陈佥事约之生日》诗:“问齿方知散骑后,论才已是 洛阳 前。”

未冠

(1).古礼男子年二十而加冠。故未满二十岁为“未冠”。《周礼·天官·冢宰》“内竖倍寺人之数” 汉 郑玄 注:“竖,未冠者之官名。”《新唐书·车服志》:“未冠者童子髻。”

(2).没戴帽子。 唐 皮日休 《贫居秋日》诗:“亭午头未冠,端坐独愁予。”

展转

(1) 翻身貌。多形容卧不安席

(2) 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环节的地方

展转四明天台。——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时物

(1).指一定时间内的事物。《易·繫辞下》:“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 韩康伯 注:“物,事也。”

(2).应时的作物。《后汉书·章帝纪》:“宜助萌阳,以育时物。”

(3).应时的食物。《三国志·吴志·孙晧传》“司空 孟仁 卒”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 孟仁 ﹞每得时物,来以寄母。”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是月巷陌杂卖》:“是月时物,巷陌路口,桥门市井,皆卖大小米水饭、炙肉。”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七:“ 乐氏 至孝,凡遇时物,必遣女踰岭餽其姑。”

(4).时节景物。 唐 杜甫 《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诗:“操纸终夕酣,时物集遐想。” 清 谭献 《<唐诗录>序》:“揽时物之迁变,感家室之仳别。”

蹉跎

(1) 时间白白地去;虚度光阴

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晋书·周处传》

白日忽蹉跎,驱马复来归。——三国 魏· 阮籍《咏怀诗》

日月蹉跎

(2) 失足

岁华

(1).时光,年华。 南朝 梁 沉约 《却东西门行》:“岁华委徂貌,年霜移暮髮。” 后蜀 毛熙震 《何满子》词:“寂寞芳菲暗度,岁华如箭堪惊。” 宋 梅尧臣 《次韵任屯田感予飞内翰旧诗》:“岁华荏苒都如昨,世事升沉亦苦多。” 郭沫若 《井冈山巡礼·登赣州城内八境台》诗:“三江日夜流,八境岁华遒。”

(2).犹岁时。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岁华春有酒,初服偃郊扉。” 唐 白居易 《答尉迟少监水阁重宴》诗:“人情依旧岁华新,今日重招往日宾。” 宋 范成大 《立秋》诗:“岁华过半休惆悵,且对西风贺立秋。”参见“ 岁时 ”。

(3).泛指草木。因其一年一枯荣,故谓。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二:“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宋 王安石 《绝句》之六:“不是春风巧,何缘有岁华。”

风霜

(1) 在有冷空气吹来的地区出现的一种气霜

(2) 比喻旅途上或生活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

久经风霜

凄厉

声音凄凉尖锐

零乱

1.散乱。 2.景物纷呈貌。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