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渔歌/玉楼春

作者:贺铸 朝代:宋代

续渔歌/玉楼春原文

中年多办收身具。
投老归来无著处。
四肢安稳一渔舟,祗许樵青相伴去。
沧洲大胜黄尘路。
万顷月波难滓污。
阿侬原是个中人,非谓鲈鱼留不住。

诗词问答

问:续渔歌/玉楼春的作者是谁?答:贺铸
问:续渔歌/玉楼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续渔歌/玉楼春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贺铸的名句有哪些?答:贺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中年

(1) 人生的一个时期,一般指40—65岁,也有指35—55岁

人到中年

(2) 中期

收身

(1).指隐退。 唐 韩愈 《和仆射相公朝回见寄》:“放意机衡外,收身矢石间。” 宋 陆游 《闲咏》之五:“危途九折浩无津,晚幸收身作散人。” 清 顾炎武 《将远行作》诗:“收身蓬艾中,所之若穷途。”

(2).缩着身体。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 张君瑞 ﹞曲匝了半餉,收身强起。”

投老

(1).垂老;临老。《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柰何肆忿於一朝,欲致子以不义乎?”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 夷 投老以长饥, 回 早夭而又贫。” 宋 杨万里 《周子及监簿挽诗》:“投老欣相得,论心恨轻迟。” 清 金农 《题何山人琦活埋庵十韵》:“急喉 何居士 ,投老乐湛湛。”

(2).告老。 晋 王羲之 《十七帖》:“实望投老,得尽田里骨肉之欢。” 唐 牟融 《处厚游杭作诗寄之》:“念我故人劳碌久,不如投老卧沧洲。”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行游》:“投老归湖,皇恩浩荡,閒身得伴鱼竿。”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虎邱贺方回题名》:“诗孙投老 吴下 ,巖壑把名鎸。”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四肢

指动物的四条腿或人的两腿两臂

四肢的血液循环

安稳

(1) 安全而稳当

她丢了那安稳的职务,情愿到这里来冒险,这一份精神,多么可爱!——茅盾《锻炼》

(2) 安定平稳

船走得很安稳

渔舟

渔船

樵青

唐 颜真卿 《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 肃宗 尝锡奴婢各一, 玄真 配为夫妻,名夫曰 渔僮 ,妻曰 樵青 。”后因以指女婢。 宋 陆游 《幽居即事》诗:“炊烹付樵青,鉏灌赖阿对。” 元 乔吉 《满庭芳·渔父词》曲:“樵青拍手渔童笑,回首 金焦 。”

相伴

在一起,在一块

多年相伴

沧洲

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然后临沧洲而谢 支伯 ,登 箕山 以揖 许由 。” 南朝 齐 谢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既欢怀禄情,復协沧洲趣。” 唐 杜甫 《曲江对酒》诗:“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有作》诗:“涵空一白十万顷,浄洗素练悬沧洲。”

黄尘

(1).黄色的尘土。《后汉书·马融传》:“风行云转,匈礚隐訇,黄尘勃滃,闇若雾昏。” 唐 王昌龄 《塞下曲》之二:“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少顷,看见大路上黄尘滚滚,一辆摩托车驰过。”

(2).比喻俗世;尘世。 唐 聂夷中 《题贾氏林泉》诗:“岂知黄尘内,迥有白云踪。” 明 高启 《江上晚眺图》诗:“观图忽起沧洲想,身堕黄尘又几年。” 清 周亮工 《有感寄舍弟靖公暨唐肯堂》诗:“看尽黄尘迷不得,相期破衲老江滨。”

(3).犹黄泉。 清 蒋士铨 《空谷香·怀香》:“黄尘碧落两难凭,神仙有数,生死无常,那不关情。”

顷月

近月。《三国志·吴志·孙綝传》:“顷月以来,多所造立,亲近 刘承 ,悦於美色。”

滓污

亦作“ 滓污 ”。 1.污垢。 宋 苏轼 《叔弼云履常不饮故不作诗劝履常饮》诗:“吐酒茹好诗,肝胃生滓污。”

(2).污染。《后汉书·隗嚣传》“贤者泥而不滓” 唐 李贤 注:“在泥滞之中,而不滓污也。” 明 郑瓘 《斫藤》诗:“日月被遮隔,乾坤受滓污。”

阿侬

(1).古代 吴 人的自称。我,我们。《太平广记》卷三二四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刘雋》:“间一日,又见向小儿持来门侧,举之,笑语 雋 曰:‘阿儂已復得壶矣。’言终而隐。”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宁寺》:“ 吴 人之鬼,住居 建康 ,小作冠帽,短製衣裳,自呼阿儂,语则阿傍。” 元 顾佐 《西湖竹枝词》:“阿儂心似湖水清,愿郎心似湖月明。” 郭沫若 《女神·棠棣之花》:“别母正三载,母去永不归。阿侬姐与弟,愿随阿母来。”

(2).称对方。《南齐书·东昏侯纪》:“何世天子无要人,但阿儂货主恶耳。”

个中人

此中人

平生自是个中人,欲问渔舟便写真。——苏轼《李颀画山见寄》

非谓

(1).无谓,没有意义,不合道理。 汉 王充 《论衡·谴告》:“夫谓灾异为谴告诛罚,犹为雷 * 罚阴过也。非谓之言,不然之説也。”《隋书·炀帝纪上》:“岂得保兹宠禄,晦尔所知,优游卒岁,甚非谓也。”

(2).犹言并非说。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是以经始权其多福,虑终取其少祸。非谓侯伯无可乱之符,郡县非致治之具也。” 南朝 梁 沉约 《恩幸传论》:“ 汉 末丧乱, 魏武 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

不住

(1).不停;不断。 南朝 梁 沉约 《千佛颂》:“不常不住,非今非昔。”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宋 岳飞 《小重山》词:“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茅盾 《小巫》:“ 菱姐 看见老爷脸上有点喜色,不住的点头。”

(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伊﹞疑心这东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禁不住很诧异了。” 艾蕉 《雨》:“母亲忍不住了,连忙帮女儿脱下了湿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