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观潮

作者:姚合 朝代:唐代

杭州观潮原文

楼有章亭号,涛来自古今。
势连沧海阔,色比白云深。
怒雪驱寒气,狂雷散大音。
浪高风更起,波急石难沈。
鸟惧多遥过,龙惊不敢吟。
坳如开玉1-1穴,危似走琼岑。
但褫千人魄,那知伍相心。
岸摧连古道,洲涨踣丛林。
跳沫山皆湿,当江日半阴。
天然与禹凿,此理遣谁寻。

诗词问答

问:杭州观潮的作者是谁?答:姚合
问:杭州观潮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杭州观潮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姚合的名句有哪些?答:姚合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499-31

参考注释

有章

(1).有法度,有文采。《诗·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 郑玄 笺:“吐口言语,又有法度文章。”《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故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爱……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以临其下,谓之有威仪也。” 杨伯峻 注:“有章,犹今言有条理。”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并命在位,展诗发志,则夫诵美有章,陈信无愧者歟。”

(2).有所显示。《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厥之有章,不必谆谆。” 李善 注引《汉书音义》:“天之所命,表以符瑞,章明其德,不必谆谆然有语言也。”

自古

(1).从古以来。《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任是好花须落去,自古。”

(2).泛指从前。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沧海

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白云

(1).白色的云。《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唐 苏颋 《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 河 汾 。”《文汇报》1983.10.12:“《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 蓬莱阁 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

(2). 黄帝 时掌刑狱之官。后用作刑官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唐 孙逖 《授裴敦复刑部尚书制》:“委之刑柄,俾践白云之师。”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 胡武平 宿 ,贺 晏元献 转刑部侍郎启云:‘紫詔疏恩,白云登秩。’”

(3).指《白云谣》。 唐 李白 《大猎赋》:“哂 穆王 之荒诞,歌《白云》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骏图》诗:“《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景耀月 《远游》诗:“翠华芝盖入离镜,《黄竹》《白云》定古风。”参见“ 白云謡 ”。

(4).喻思亲。《旧唐书·狄仁杰传》:“其亲在 河阳 别业, 仁杰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开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云之思,惻然悽动。”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 梁瑄 不归, 璟 每见东南白云即立望,惨然久之。” 清 黄遵宪 《感怀》诗:“下阻黄壚上九天,白云望断眼空悬。”参见“ 白云篇 ”。

(5).喻归隐。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唐 钱起 《蓝田溪与渔者宿》诗:“一论白云心,千里 沧州 趣。” 宋 张炎 《甘州》词:“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赠余君》诗:“三年卧白云,一醉抚流水。”

(6).特指 陈抟 。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陈摶 , 周世宗 常召见,赐号 白云先生 。 太平兴国 初,召赴闕, 太宗 赐御诗云:‘曾向前朝出 白云 ,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

(7).指 白云亭 。参见“ 白云亭 ”。

驱寒

祛寒

姜汤驱寒

散大

普遍而广大。 汉 应劭 《风俗通·祀典·雨师》:“雷震百里,风亦如之,至於 太山 不崇朝而徧雨天下,异於雷风,其德散大,故雨独称师也。”

高风

(1).强劲的风。 汉 刘向 《九叹·远游》:“遡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於朔方。” 唐 李白 《赠崔侍郎》诗:“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 清 吴伟业 《清风使节图》诗:“豫章夹日吟高风,岁久蟠根造物功。”

(2).指遭受强风。 唐 杜甫 《向夕》诗:“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

(3).指秋风。《太平御览》卷二五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风(秋风)曰商风、素风、凄风、高风、凉风、激风、悲风。”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斜日当轩盖,高风卷旆旌。” 师尹 注:“高风,八月风也。” 明 刘基 《淡黄柳·台城秋夜》词:“高风淅淅,翻动林梢败叶。”

(4).高尚的风操。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序》:“覩先生之县邑,想先生之高风。”《北史·王罴王思政等传论》:“运穷事蹙,城陷身囚,壮志高风,亦足奋於百世矣。” 清 申涵光 《奉寄孙锺元先生时居蓟门九十二岁》诗:“ 邵 许 高风远尚存,传经一代又 苏 门。” 徐迟 《黄山记》一:“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5).高雅的艺术风格。 宋 梅尧臣 《次韵答王景彝闻余月下与内饮》:“呼我作卿方举酒,更烦佳句赏高风。”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十二:“ 东坡 谓书至于 颜 柳 而 钟 王 之法益微,诗至于 李 杜 而 魏 晋 以来高风絶尘亦少衰矣。”

(6).美善的风教、政绩。 唐 韦应物 《始至郡》诗:“昔贤播高风,得守媿无施。” 宋 苏轼 《杭州与莫提刑启》:“恭惟某官德望在人,才猷简上,肃高风於列郡,浹厚德於齐民。” 清 林则徐 《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忆昔 文翁 以《诗》《书》治 蜀 ,而 扬 马 之瑋製以兴; 何武 用儒术进贤,而 龚 唐 之高风克劭。”

不敢

(1)

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

他不敢拒绝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众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说话就瞪眼

(3)

谦词,不敢当

贵姓?不敢当,姓盛。——周立波《山乡巨变》

伍相

指 伍子胥 。 清 吴伟业 《赠荆州守袁大韫玉》诗之三:“ 刘郎 浦口潮初长, 伍相 祠边月正明。” 程穆衡 笺:“《荆州记》:‘ 秭归 有 伍子胥 庙。’” 柳亚子 《玉娇曲·为钝根赋》:“若不见 伍相 穷途 瀨 女逢,王孙 漂母 各英雄。”

古道

(1) 传统的正道。今通称不趋附流俗,守正不阿为古道

夫重怀古道,枕籍诗书,危不能安,乱不能治,邮里逐鸡难,亦无党也。——汉· 桓宽《盐铁论·殊路》

(2) 古朴

古道热肠

忠厚古道

(3) 古旧的路径

踏上石子铺的古道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唐· 李白《忆秦娥》

丛林

(1) 树林

丛林战

(2) 和尚聚居修行的处所,后泛指大寺院

鲁智深回到丛林选佛场中禅床上,扑倒头便睡。——《水浒传》

跳沫

飞沫。 唐 王维 《白鼋涡》诗:“人相对兮不闻语声,翻涡跳沫兮苍苔湿。” 宋 苏辙 《和子瞻涡口遇风》:“餘颷入幃幄,跳沫溅窗牖。”

半阴

(1).未全阴暗。 南朝 梁 沉约 《登玄畅楼》诗:“云生岭乍黑,日下溪半阴。” 唐 孔德绍 《夜宿荒村》诗:“风度谷餘响,月斜山半阴。”

(2).谓天气多云。 唐 刘禹锡 《洛中早春赠乐天》诗:“漠漠復靄靄,半晴将半阴。”

天然

(1) 自然赋予的;生来就有的;自然生成的;自然形成的

天然气

天然港湾

天然放射性

(2) 理所当然,自然而然

瑞丰觉得假若 冠先生出头和 东阳竞争,他天然的应当帮助 冠先生。—— 老舍《四世同堂》

理遣

从事理上得到宽解。 南朝 梁简文帝 《<昭明太子文集>序》:“玉科归理遣之恩,金条垂好生之德。” 宋 李之彦 《东谷所见·寒暑》:“矧得丧利害不能理遣,而心火炽盛;妻孥累重支吾不暇,而家火逼迫。” 明 陈子龙 《悼女颀》诗:“幻聚由来事不明,未能理遣泪纵横。” 康有为 《大同书》己部第一章:“彼此疑猜,不能情恕,不能理遣,小则色於面,大则发於声。”

谁寻

何处寻求。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归还閲书史,文字浩千万。陈跡竟谁寻?贱嗜非贵献。”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