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作者:赵摅 朝代:元代

南歌子原文

涧草萋萋绿,林莺恰恰啼。
汀沙过雨便无泥。
唤得芒鞋随意、到前溪。
浦溆浑堪画,云烟总是题。
江湖老伴一蓑衣。
真个斜风细雨、不须归。

诗词问答

问:南歌子的作者是谁?答:赵摅
问:南歌子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南歌子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赵摅的名句有哪些?答:赵摅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萋萋

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芳草萋萋鹦鹉洲。——唐· 崔颢《黄鹤楼》诗

恰恰

形容鸟叫声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汀沙

(1).汀上之沙。 唐 白居易 《花楼望雪命宴赋诗》:“冰铺湖水银为面,风卷汀沙玉作堆。”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二折:“只见远树寒鸦,岸草汀沙,满目黄花,几缕残霞。”

(2).沙洲。 唐 刘长卿 《与鲍侍郎泛舟耶溪》诗:“兰橈縵转傍汀沙,应接云峰到 若耶 。” 明 高瑞南 《玉包肚·四声怨》曲:“西风雁字,落汀沙烟浑柳丝。”

无泥

(1).犹言无丸泥之固。谓难以固守。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 洛阳 未復, 函谷 无泥。旋驾 金陵 ,方膺天眷。”

(2).不沾泥土。形容洁净。 唐 杜甫 《奉答严中丞雨中见忆》诗之二:“何日雨晴云出溪,白沙青石洗无泥。” 宋 苏轼 《留题仙游潭》诗:“青潭百尺皎无泥,山木阴阴谷鸟啼。”

芒鞋

亦作“ 芒鞵 ”。用芒茎外皮编织成的鞋。亦泛指草鞋。 唐 张祜 《题灵隐寺师一上人十韵》:“朗吟挥竹拂,高揖曳芒鞋。” 宋 苏轼 《宿石田驿南野人舍》诗:“芒鞵竹杖自轻软,蒲荐松牀亦香滑。”《西游记》第四三回:“芒鞋踏破山头雾,竹笠冲开岭上云。” 闻一多 《死水·大鼓师》:“一角斜阳倒挂在檐下,我蹑着芒鞋,踏入了家村。”

随意

随着自己的意愿

唱完几曲之后,船上有人跨过来,反拿着帽子收钱,多少随意。——《威尼斯》

前溪

(1).前面的溪流。《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前溪歌》:“忧思出门倚,逢郎前溪度。” 唐 刘长卿 《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诗:“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唐 郎士元 《赠强山人》诗:“或掉轻舟或杖藜,寻常适意钓前溪。”

(2).古代 吴 地村名。在今 浙江省 德清县 。 南朝 隋 唐 时江南舞乐多出于此。 唐 无名氏 《大唐传载》:“ 湖州 德清县 南 前溪村 ,前朝教乐舞之地,今尚有数百家,尽习乐。江南声妓多自此出。所谓‘舞出前溪’者也。”

(3).古乐府曲名。参见“ 前溪曲 ”。

浦溆

水边。 唐 杨炯 《青苔赋》:“桂舟横兮兰枻触,浦溆邅迴兮心断续。” 唐 杜甫 《戏题画山水图歌》:“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 宋 王安石 《雨花台》诗:“新霜浦溆绵绵浄,薄晚林峦往往青。” 清 秋瑾 《送别》诗:“浦溆灯将烬,窗前泪未乾。”

云烟

烟气和云雾,形容虚无飘远的东西或事物

云烟沸涌。——唐· 李朝威《柳毅传》

出没于云烟。——明· 顾炎武《复庵记》

总是

永远地;无例外地

老伴

老年夫妻相互之间的称谓

蓑衣

用棕榈皮编成的雨衣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 张志和《渔歌子》

真个

〈方〉∶的确;真的

他真个生气了

斜风细雨

细密的小雨随风斜落。 唐 张志和 《渔父》词之一:“青箬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