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清都

作者:黄廷璹 朝代:宋代

宴清都原文

坠叶窥檐语。
风帘薄,递来幽恨无数。
牙签倦展,银缸细剔,悄然归旅。
声传漏阁偏长,更奈向、潇潇乱雨。
想近日,舞袖翻云,吟笺度雪谁愿。
当时翠缕吹花,东城绣陌,双燕何许。
香罗唾碧,晴纱印粉,甚缘重睹。
蓝桥镇隔芳梦,念骑省、悲秋漫赋。
待倚阑,或遇宾鸿,殷勤寄与。

诗词问答

问:宴清都的作者是谁?答:黄廷璹
问:宴清都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宴清都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黄廷璹的名句有哪些?答:黄廷璹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风帘

指酒帘,酒旗。 金 张建 《答华阴宋先觉》诗:“风帘摇曳桥南酒,烟树溟濛 渭 北天。”

風簾:指遮蔽门窗的帘子。 南朝 齐 谢朓 《和王主簿季哲怨情》:“花丛乱数蝶,风帘入双燕。” 宋 范成大 《爱雪歌》:“须臾未遽妨性命,呼童尽捲风帘钩。”《初刻拍案惊奇》卷三:“霜瓦鸳鸯,风帘翡翠。”

幽恨

深藏于心中的怨恨。 唐 元稹 《楚歌》之十:“各自埋幽恨,江流终宛然。” 清 龚自珍 《漫感》诗:“絶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郭沫若 《瓶》诗第一首:“一日的梦游,幻成了终天的幽恨。”

无数

(1) 无法计数,指数量极多

可能的组合是无数的

(2) 不知底细

胸中无数

牙签

(1)

(2) 饭后用以剔牙的细尖木签

(3) 用象牙制成的图书标签

牙签万轴(形容藏书很多)

(4) 借指书籍画卷

架上牙签堆满,案头笔墨纵横。——《画图缘》

银缸

银白色的灯盏、烛台。 南朝 梁元帝 《草名》诗:“金钱买含笑,银缸影梳头。” 宋 晏几道 《鹧鸪天》词:“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清 钱谦益 《嫁女词》之一:“中堂何喧闐,明烛耀银缸。” 黄人 《长相思和太白韵》:“银缸影淡秋满堂,井梧一叶飘银牀。”参见“ 银釭 ”。

悄然

(1) 忧愁地

悄然泪下

(2) 寂静地

悄然离去

归旅

从战场归来的部队。 宋 王珪 《次韵和元厚之平羌》:“零雨未蒙音已捷,不劳归旅咏 周公 。”

声传

指传闻之事。《宋书·庾炳之传》:“伏愿深加三思,试以诸声传,普访诸可顾问者。”

偏长

一方面的特长。 唐 韩愈 《与袁相公书》:“又习於吏职,识时知变,非如儒生文士,止有偏长。”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夹带怀挟》:“或驳杂纠纷,或偏长曲技,尤不足以崇圣学而励真才。”

奈向

奈何,如何。 宋 晏殊 《殢人娇》词:“罗巾掩泪,任粉痕霑污,争奈向,千留万留不住?” 宋 梅尧臣 《汝坟贫女》诗:“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宋 黄庭坚 《归田乐引》词之一:“前欢算未已,奈向如今愁无计。”

潇潇

(1) 形容风雨急骤

风雨潇潇

(2) 形容毛毛雨

近日

近来;刚过去的数日内

近日士大夫家。——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吟笺

见“ 吟牋 ”。

当时

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吹花

(1).吹动花;吐花。 唐 虞世南 《奉和咏风应魏王教》:“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宋 陆游 《春晚村居绝句》之一:“春雨乍晴桑吐叶,秋风初冷稻吹花。”

(2).古代重阳节的一种游艺活动。 唐 赵彦昭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须陪长久宴,岁岁奉吹花。” 宋 宋祁 《<皇帝后苑燕射赋>序》:“月著授衣之令,日纪吹花之游。”

绣陌

华丽如绣的市街。 南朝 陈 陈暄 《长安道》诗:“ 长安 开绣陌,三条向綺门。” 清 柴绍炳 《卓烈妇》诗:“只道罗綺铺绣陌,谁知烽火逼 江 头。”

何许

什么;哪里

陈留老父者,不知何许人也。——《后汉书·陈留老父传》

不知何许人。——明· 魏禧《大铁椎传》

贾二是何许人,竟敢搞到我的头上来了

香罗

绫罗的美称。 唐 杜甫 《端午日赐衣》诗:“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宋 孔平仲 《子明棋战两败输张寓墨并蒙见许夏间出箧中所藏以相示诗索所负且坚元约》诗:“古锦缀为囊,香罗裁作帕。” 明 黄子锡 《艳曲》诗:“学织九张机,香罗叠舞衣。”

蓝桥

转指情人相遇之处。相传唐代秀才裴航与仙女云英曾相会于此桥

骑省

(1).官署名。 唐 两省皆有散骑常侍,故称之为骑省。 唐 王维 《春日直门下省早朝》诗:“骑省直 明光 ,鷄鸣謁 建章 。” 赵殿成 笺注:“谓散骑之省。出 潘岳 《<秋兴赋>序》, 唐 时两省皆有散骑常侍,故亦谓之骑省。” 唐 张籍 《和卢常侍寄华山郑隐者》:“寄知骑省客,长向白云闲。”

(2).指 潘岳 。语本 晋 潘岳 《秋兴赋序》:“寓直于散骑之省。” 唐 钱起 《闲居酬张起居见赠》:“向夕野人思,难忘 骑省 文。” 清 褚继曾 《<小螺庵病榻忆语>后序》:“夫蛾眉易逝, 骑省 有金鹿之悲;鹤舞含愁, 苏臺 留紫玉之迹。”

悲秋

看到秋无草木凋零而感到伤悲

闲庭欹枕正悲秋。——刘兼诗

倚阑

见“ 倚栏 ”。

宾鸿

亦作“賔鸿”。1.即鸿雁。 南朝 梁元帝 《言志赋》:“闻宾鸿之夜飞,想过 沛 而霑衣。”《水浒传》第一一○回:“我想宾鸿避暑寒,离了 天山 ,衔芦度关,趁 江 南地暖,求食稻粱,初春方回。” 明 刘基 《感怀》诗之二:“悽悽候虫鸣,嚦嚦賔鸿惊。” 清 纳兰性德 《满庭芳·题元人芦洲聚雁图》词:“似有猿啼,更无渔唱,依稀落尽丹枫,湿云影里,点点宿宾鸿。”参见“ 宾雁 ”。

(2).喻信使或羁客。 唐 李咸用 《别所知》诗:“闰牵寒气早,何浦值宾鸿。”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第二折:“暗修下诉控双亲书一封,哭啼啼盼杀宾鸿。” 清 徐永宣 《舟行即事用香山韵》:“贵人翁仲薶荒草,浮世宾鸿逐断蓬。”

殷勤

(1) 情意深厚

鞠养殷情

致殷勤之意。——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热情周到

殷勤的服务员

(3) 勤奋

殷勤小心

(4) 礼物

日后致殷勤

寄与

(1).传送给。 南朝 宋 陆凯 《赠范晔》诗:“折花逢驛使,寄与 陇头 人, 江 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唐 贾岛 《送韩湘》诗:“欲凭将一札,寄与 沃洲 人。”

(2).犹致送,赠送。 郭沫若 《把精神武装起来》:“ 中国 人能够养成到这种的程度,我相信, 日本 的 * 军阀一定不够我们消灭,而全世界的文化,一定要着我们的第二次的寄与的。” 田汉 《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序》:“在他赴 青岛 之前将发表他那倾注着半生蕴蓄的大著《表演术》,这对于我们这些爱好戏剧艺术的学徒们是非常宝贵的寄与。”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