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感秋原文

秋堂露气清,萧爽入毛骨;葛裯耿无寐,坐待山月没。
湿萤飞不起,熠熠依衰草。
劲风西北号,落叶纷可扫。
老生惜岁月,烈士志功名。
登临送将去,非复儿女情。
悬知青海边,杀气横千里。
良时不可失,胡行速如鬼。

诗词问答

问:感秋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感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秋堂

(1).秋日的厅堂。常以指书生攻读课业之所。 唐 王建 《送司空神童》诗:“秋堂白髮先生别,古巷青襟旧伴归。” 唐 元稹 《含风夕》诗:“夏服稍轻清,秋堂已岑寂。” 唐 李绅 《南梁行》:“故篋岁深开断简,秋堂月曙掩遗题。” 唐 聂夷中 《秋夕》诗:“日往无復见,秋堂暮仍学。”

(2). 十国 时 王审知 割据称帝,国号 闽 ,每年开科取明经进士,称为秋堂。见《宋史·世家传六·留从效》。

露气

水汽。《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 唐 孔颖达 疏:“谓之寒露,言露气寒将欲凝结。” 唐 李百药 《秋晚登古城》诗:“霞景焕餘照,露气澄晚清。”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词:“凉生露气湘絃润,暗滴花梢。”

萧爽

(1).清净闲适。 唐 雍陶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四:“人来多爱此,萧爽似仙家。” 金 元好问 《少林》诗:“云林入清深,禪房坐萧爽。” 清 汪懋麟 《早过南坞》诗:“东华满尘垢,萧爽是城西。”

(2).凉爽;凄清。 宋 陆游 《感秋》诗:“秋堂露气清,萧爽入毛骨。” 元 刘祁 《游西山记》:“见白云数缕出东山,延布南岭上,状如飞龙蜿蜒,山中露气萧爽。” 明 李东阳 《谢谢方石惠石棋子》诗:“空堂无人石枰响,病骨先秋觉萧爽。”

(3).萧洒自然。 宋 周密 《图画碑帖续钞》:“ 伯时 为 米芾 作《山阴图》,精神萧爽,令人顾接不暇。” 清 吴骞 《拜经楼诗话》卷一:“诗极萧爽,或传 吕纯阳 所作。”

(4).犹萧飒。风吹树木的声音。 三国 魏 阮籍 《首阳山赋》:“树丛茂以倾倚兮,纷萧爽而扬音。”

毛骨

(1).毛发与骨骼。 唐 刘禹锡 《桃源行》:“俗人毛骨惊仙子,争来致词何至此?” 宋 苏舜钦 《演化琴德素高因为作歌以写其意云》:“风吹仙籟下虚空,满坐沉沉竦毛骨。” 宋 陆游 《夜汲井水煮茶》诗:“肺腑凛清寒,毛骨亦苏省。”

(2).谓人的骨相容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下》:“ 祖士少 风领毛骨,恐没世不復见如此人。”《晋书·元帝纪》:“ 琅邪王 毛骨非常,殆非人臣之相也。” 前蜀 韦庄 《寄薛先辈》:“不説文章与门第,自然毛骨是公卿。”

无寐

不睡;不能入睡。《诗·魏风·陟岵》:“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 唐 吴融 《秋夕楼居》诗:“危栏倚遍都无寐,祇恐星河堕入楼。” 宋 赵抃 《客舟夜雨》诗:“朝发 温江 上处溪,小舟无寐枕频欹。” 清 黄鷟来 《秋日寄淮阴吴嵩三》诗:“想像山岳姿,残灯欲无寐。”

坐待

坐等

不起

(1).不发动;不发生。《庄子·则阳》:“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韩非子·姦劫弑臣》:“是以国安而 * 不起。” 明 何景明 《内篇》之十七:“生息安理,盗故不起。”

(2).指不出动。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公如不起,孰拯斯危?”

(3).不肯起来;不能起来。《三国志·魏志·荀彧传》“军国事皆与筹焉”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引《平原祢衡传》:“ 衡 至,众人皆坐不起。” 唐 杜甫 《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之二:“已知嗟不起,未许醉相留。” 仇兆鳌 注引 卢元昌 曰:“不起者,谓王病酒不能起。”

(4).病不能愈。《战国策·秦策一》:“ 孝公 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 商君 ,辞不受。”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方期輟从藩屏,入践諫垣,不幸寝疾,浹辰不起矣。”《儒林外史》第十三回:“ 蘧太守 已是病得重了,看来是个不起之病。”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二家邻居》:“这给母亲的打击太大了,因此忧郁成病,终至不起。”

(5).不出任官职。《后汉书·庾乘传》:“﹝ 乘 ﹞后徵辟并不起,号曰:‘徵君’。” 唐 李白 《赠卢徵君昆弟》诗:“二 卢 竟不起,万乘高其风。”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徐中丞》:“迁 江苏 布政使,丁父忧,詔夺情,不起,服闋入都。”

(6).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力量够不上。 元 无名氏 《来生债》第一折楔子:“没钱,请良医不起。”《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主人辞不得,一日供他两番,而今多了,也供不起了。” 杨朔 《雪花飘在满洲》:“他的无谓的冒险举动,当然称不起勇敢,但我不同意你的话。”

熠熠

闪烁的样子

光彩熠熠

衰草

干枯的草

衰草满地

劲风

(1) 指介于微风和飓风之间的风

(2) 强劲有力的风

西北

方位名,介于西和北之间。特指中国西北部

泰山西北。—— 清· 姚鼐《登泰山记》

落叶

落叶植物在生长季节末或一短时间内的叶子分离或脱落,或裸子植物在全年内断断续续的自然掉叶

老生

(1) 老书生

(2) 戏剧角色名。生的一种。指扮演老年男子的角色

岁月

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烈士

(1) 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烈士纪念碑

(2) 有抱负、志向高远的男子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临送

谓亲临送别。《南史·虞荔传》:“及丧柩还乡里,上亲出临送,当时荣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出师旗折》:“ 哥舒翰 守 潼关 ,天子御 勤政楼 临送。”

非复

(1).不再是。《后汉书·荀彧传》:“纵数城或全,其餘非復己有。” 唐 李华 《长门怨》诗:“自惊罗带缓,非復旧来心。” 清 唐甄 《潜书·匪更》:“及其敝也,衿倾袪错,四垂紕离,非復緇衣矣。”

(2).不像是。《太平广记》卷十引 晋 葛洪 《神仙传·王兴》:“帝顾侍臣曰:‘彼非復学道服食者,必 中岳 之神以喻朕耳!’”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竝见 姮娥 与众仙姬逍遥按乐,殆所谓《霓裳羽衣》、钧天雅奏者,非復人世间所有。” 清 无名氏 《后会仙记》:“ 仇 受而饮之,甘温香美,非復人世间物。”

儿女情

指男女或家人之间的恩爱感情

悬知

料想;预知。 北周 庾信 《和赵王看伎》:“悬知曲不误,无事畏 周郎 。”《太平广记》卷七一引《玄门灵妙记》:“法之效验,未敢悬知。” 宋 秦观 《和东坡红鞋带》:“悬知百年事已定,却笑列仙形甚臞。” 明 吴承恩 《移竹寺中得诗》之四:“悬知此君意,亦自要狂夫。”

青海

中国西北部的省,省会西宁市。面积72万平方公里,人口448万(1990)。境内有中国最大湖泊青海湖,面积4583平方公里,全省大部为高原。畜牧业为省经济重要部分。青海为尚待开发的省之一。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丰富

杀气

(1) 凶恶吓人的气势

杀气腾腾

(2) 发泄气愤;出气

你有委屈就说出来,不该拿别人杀气

(3) 阴气;寒气

匈奴处北地,寒,杀气早降。——《史记·匈奴列传》

(4) 战场上杀伐之气,借指战事

杀气腾空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时不可失

办事要抓住良机,不可错过

时不可失,机不再来

胡行

(1).胡乱行走。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我着你但去处行监坐守,谁着你迤逗的胡行乱走?”《西游补》第十一回:“ 行者 看罢便要进去,忽顿住了脚,想想道:‘青青世界有这等缚人红綫,不可胡行乱走。’”

(2).胡作非为。《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帝輦之下,怎容你这等胡行?”《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李信 虽知其意,惧怕衙门法度,不敢胡行。”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林公理冤》:“为谗人胡行不道,痛黎民颠连无告。” 清 洪昇 《长生殿·骂贼》:“生克擦直逼的个官家下殿走天南。你道恁胡行堪不堪?”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四:“我有这么些事不明白, 李如珍 怎么能永远不倒? 三爷 那样胡行怎么除不办罪还能作官?”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