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应宣义

作者:孙应时 朝代:宋代

挽应宣义原文

书史平生好,山林岁晚心。
逸才逢世偶,清誉服人深。
有子能攀桂,伟家匪遗金。
佳城合双剑,松柏旧萧森。

诗词问答

问:挽应宣义的作者是谁?答:孙应时
问:挽应宣义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孙应时的名句有哪些?答:孙应时名句大全

孙应时挽应宣义书法欣赏

孙应时挽应宣义书法作品欣赏
挽应宣义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书史

(1).记事的史官。亦指掌文书等事的吏员。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 穆王 即位三十二年,巡行天下……有书史十人,记其所行之地。”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故 唐 人无不善书,远至边裔书史、里儒,莫不书字有法。” 宋 文天祥 《<集杜诗·萧资>序》:“閤门路铃 萧资 ,本书史也。”

(2).典籍,指经史一类书籍。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揆日粲书史,相都丽闻见。”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闭门读书史,窗户忽已凉。”《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 刘奇 对 对方 道:‘贤弟如此美质,何不习些书史?’”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昌龄藏书》:“﹝ 昌龄 ﹞性耽书史,筑 谦益堂 ,丹铅万卷。”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山林

有山和树木的地方

山林地区

逸才

(1).指出众的人才。《后汉书·蔡邕传》:“ 伯喈 旷世逸才,多识 汉 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 清 钮琇 《觚賸·河东君》:“唯博学好古,旷代逸才,我乃从之。”

(2).指出众的才能。 汉 荀悦 《汉纪·宣帝纪四》:“ 益州 刺史因奏 王襃 有逸才,能为文。” 宋 刘子翚 《晚饮》诗:“醉里挥犀妙,方知有逸才。” 阿英 《明朝的笑话二》:“ 三山 士人 郑唐 ,有逸才,好讥谑。”

逢世

谓遇到好世道。《韩非子·问田》:“然而 吴起 支解而 商君 车裂者,不逢世遇主之患也。”《孔子家语·儒行》:“若不逢世,上所不受,下所不推。”《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论》:“遭 孝文 初立,资适逢世。时以变易,及 吴 楚 一説,説虽行哉,然復不遂。”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适值其世,得骋其才。”

清誉

清白的声誉;美好的名声

影响清誉

攀桂

折桂。喻指科举登第

遗金

(1).遗落的金子。《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 羊子 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 唐 方干 《处州献卢员外》诗:“落地遗金终日在,经年滞狱当时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孟沂 见了丫鬟叙述道:‘昨日多蒙娘子美情,拾还遗金,今日特来造谢。’”

(2).《韩诗外传》卷十:“ 吴 延陵季子 游於 齐 ,见遗金,呼牧者取之。牧者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貌之君子,而言之野也。吾有君不臣,有友不友,当暑衣裘,吾岂取金者乎?’”后人常以“遗金”赞叹 吴季子 其事。 北周 庾信 《五月披裘负薪赞》:“虽逢 季子 ,不拾遗金。” 南朝 陈 张正见 《行经季子庙》诗:“地絶遗金路,松悲悬剑枝。”

(3).谓留给子孙以黄金。语本《汉书·韦贤传》:“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宋 梅尧臣 《次韵答黄介夫七十韵》:“未若归教子,遗金徒满籝。” 宋 黄庭坚 《题胡逸老致虚庵》诗:“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籝常作灾。”

(4).指遗产中的金钱。 清 严榑 《纪王备五事》诗:“君不见富家子弟争遗金,鬩墻祸起干戈寻。”

赠送金钱。《前汉书平话》卷中:“遗金收 赵 ,修书赫 燕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只知道看街上卖的那三五文一小本的淫词俚曲,闹得他满肚皮的佳人才子,赠帕遗金的故事。”

佳城

墓地

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博物志·异闻》

松柏

(1) 松树与柏树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比喻坚贞的洁操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大略》

(3) 指坟墓。因古人墓地多植松柏而得名

将军松柏不剪,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言。——《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

萧森

(1).草木茂密貌。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平等寺》:“堂宇宏美,林木萧森。” 宋 司马光 《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密叶萧森翠幕紆,蹔来犹恨不长居。” 明 何景明 《怀化驿芭蕉》诗:“孟夏日初赫,萧森蔽炎光。”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地上是百花灿烂的郊原,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萧森。”

(2).草木凋零衰败貌。 唐 张九龄 《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诗:“江城何寂歷,秋树亦萧森。” 宋 陆游 《秋思绝句》:“一片云深更作阴,东轩草树共萧森。” 明 何景明 《九日黔国后园》诗之二:“天空远水明秋岸,梧叶萧森枫树残。” 鲁迅 《无题》诗:“风波一浩荡,花树已萧森。”

(3).阴森。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一:“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 巫峡 气萧森。” 宁调元 《游白云归感赋四律并柬同游诸子》:“夜气萧森十里堤,出门可有上天梯。” 徐迟 《入峡记》:“ 巫山 突然挺立两侧,何止十二峰。阳光被夺,气象萧森。”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