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巡抚永德奏报得雨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河南巡抚永德奏报得雨原文

冬孟尺泽优,腊半二寸暨。

尔时问畿南,雨雪均未被。

豫省麦为秋,悬企尤廑意。

飞章告春雨,四寸渥沾地。

春麦布种资,秋麦发生遂。

转旋幸民苏,帡幪谢天赐。

同日正定镇,报雨三寸渍。

气运似由南,酝酿庶将至。

奈何云屡散,既慰以为愧。

诗词问答

问:河南巡抚永德奏报得雨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河南巡抚永德奏报得雨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寘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十四

2. 去岁十月初九日

参考注释

尺泽

(1).小池。《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夫尺泽之鯢,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 李善 注:“尺泽,言小也。” 唐 柳宗元 《诏追赴都迴寄零陵亲故》诗:“每忆纤鳞游尺泽,翻愁弱羽上丹霄。” 清 黄鷟来 《咏史》之一:“尺泽拟昆海,培塿忘 华 嵩 。”

(2).针灸穴位名。位于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素问·至真要大论》:“尺泽絶,死不治。” 王冰 注:“尺泽在肘内廉大纹中,动脉应手,肺之气也。”《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手部主病针灸要穴歌》:“尺泽主刺肺诸疾,绞肠痧痛锁喉风,伤寒热病汗不解,兼刺小儿急慢风。”

尔时

犹言其时或彼时。《左传·襄公十三年》“使 士匄 将中军,辞曰: 伯游 长,昔臣习於 知伯 ,是以佐之,非能贤也” 晋 杜预 注:“ 罃 代将中军, 士匄 佐之。 匄 今将让,故谓尔时之举,不以己贤。”

悬企

冀求;想念。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必使陵侮不作,悬企不萌,所谓贤鄙处宜,华野同泰。” 明 李东阳 《成国庄简公挽诗》序:“以瞻望悬企之餘,又不能为凭棺执紼之举。”

飞章

(1).报告急变或急事的奏章。《后汉书·李固传》:“以 固 为议郎。而阿母宦者疾 固 言直,因诈作飞章以陷其罪,事从中下。” 唐 元稹 《阳城驿》诗:“飞章八九上,皆若珠暗投。”

(2).迅急上奏章。《后汉书·蔡邕传》:“ 璜 遂使人飞章言 邕 质 数以私事请託於 郃 , 郃 不听, 邕 含隐切,志欲相中。”《旧唐书·刘悟传》:“ 从諫 深知内宫之故,乃自 潞府 飞章论之曰:‘臣闻造伪以乱真者,匹夫知之尚不可,况天下皆知乎?’” 郑观应 《盛世危言·电报》:“一旦有事疆伤,飞章入告。”

春雨

(1).春天的雨。《庄子·外物》:“春雨日时,草木怒生。” 唐 方干 《水墨松石》诗:“垂地寒云吞大漠,过 江 春雨入全 吴 。” 明 刘基 《春雨》诗:“春雨和风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

(2).用以比喻恩泽。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林遇夏舟》:“幸天恩同沾春雨,最堪悲,又分襟云山两处暌违。”

(3).曲名。 苏曼殊 《本事诗》:“《春雨》楼头尺八簫,何时归看 浙江 潮。”自注:“《春雨》,曲名。”

春麦

春季播种的麦子。 唐 司空图 《书怀》诗:“几处马嘶春麦长,一川人喜雪峯晴。” 宋 苏轼 《和子由送将官梁左藏仲通》:“两足谁言春麦短,城坚不怕秋涛卷。”《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九年》:“内出正月所种春麦,并秀实坚好,与八九月所种无异。” 清 程瑶田 《与吴殿旸舍人书》:“ 瑶田 居北方久,见其种春麦者皆小麦。”

布种

撒籽栽种。《淮南子·原道训》“ 神农 之播穀也,因苗以为教” 汉 高诱 注:“布种百穀,因苗之生而长育之,以为后世之常教也。”

播撒种子。《北史·苏绰传》:“布种既讫,嘉苗须理。” 清 章学诚 《与乔迁安明府论初学课业三简》之一:“然此閒已闻霑足之后,若再不休,未免有碍布种。”

播种。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道民种茴香》:“遂下道院,取可以佈种者,得茴香一掬,命道民种於艮岳之趾。” 郑观应 《盛世危言·农功》:“﹝金城稻﹞色红性硬,最为耐旱,四月佈种,七月即收。”

秋麦

(1).成熟的禾稼。《穆天子传》卷四:“献马三百,牛羊五千,秋麦千车,膜稷三十车。” 郭璞 注:“秋麦,禾也。” 唐 沉佺期 《夏日梁王席送张岐州》诗:“芃芃秋麦盛,苒苒夏条垂。”

(2).犹麦秋。收割麦子的时候。 孙犁 《白洋淀纪事·光荣》:“可是 原生 那个媳妇渐渐不安静起来。先是常常和婆婆吵架,后来就是长期住娘家,后来竟是秋麦也不来。”

生遂

生育;生长。 汉 贾谊 《新书·辅佐》:“春三月,缓施生遂,动作百物。”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枕中》:“故天生万物之时,圣人命之曰春。春不生遂者,天不重为春。”

转旋

(1).须臾之间。《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日蚀东井,转旋且索,与既无异。” 颜师古 注:“转旋且索,言须臾之间则欲尽也。”

(2).变化。 明 刘基 《双燕离》诗:“世事有转旋,陵谷一朝迁。”

(3).扭转,挽回。 明 张居正 《答南中提学御史耿楚侗书》:“惟虚平此心,不敢向人间作好恶耳,至於转旋之机,未免有迹非心是之判。” 清 薛福成 《书桐城程忠烈公遗事》:“卒之大局转旋,生民蒙福,公之成功甚伟。”

(4).犹斡旋。 黄远庸 《大小零星杂记》:“ 徐君 温厚阔达,爱才甚篤,且此次尽力共和,转旋内部,其功甚大,其事甚密。”

旋转;围绕而动。 汉 杜笃 《书槴赋》:“虽转旋而屈橈,时倾斜而反侧。” 唐 卢纶 《腊日观咸宁五部曲娑勒擒豹歌》:“潜形踠伏草不动,双鵰转旋羣鸦鸣。”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五:“头摇如转旋,唇动若抽牵。” 清 赵翼 《套驹》诗:“才穿便觉气降伏,弭帖随人为转旋。”

幸民

谓侥幸于万一之民。亦指不务正业而得过且过之人。《左传·宣公十六年》:“善人在上,则国无幸民。谚曰:‘民之多幸,国之不幸也’,是无善人之谓也。” 宋 王禹偁 《上许殿丞论榷酒书》:“某窃听舆言,以为阁下将取一郡榷酒之数,分於编户,然后听其自酿而沽诸。是亦割赤子之肉飫幸民之腹也。” 宋 陆游 《寄龚实之正言》诗:“ 至和 嘉佑 须公了,乞向升平作幸民。”

帡幪

1.本指帐幕。后亦引申为覆盖。

2.庇荫,庇护。

天赐

(1).上天赐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重耳 ﹞过 卫 ……乞食於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 子犯 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水浒传》第三三回:“今日天赐,幸得哥哥到此。”

(2).天子的赏赐。 唐 崔枢 《赐耆老布帛》诗:“布帛忻天赐,生涯作主恩。” 宋 梅尧臣 《送谢舍人奉使北朝》诗:“戎王拜天赐,虏帅伏名卿。”

同日

(1).同一天。《史记·日者列传》:“ 宋忠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 唐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璩毕曜迁官》诗:“二子声同日,诸生困一经。”《宋史·儒林传八·王应麟》:“ 应麟 与弟 应凤 同日生。”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四四》:“此后,我又于同日寄《新女性》一本。”

(2).“同日而语”之略语。《南史·胡颖徐度等传论》:“当 金陵 覆没,抑惟天数,然 任忠 与亡之义,无乃致亏,与夫 萧 鲁 所行,固不同日。”参见“ 同日而语 ”。

正定

(1).校订改正。《东观汉记·张纯传》:“时旧典多闕,每有疑义,輒为访 纯 ,自郊庙、婚冠、丧纪礼仪,多所正定。” 宋 叶适 《文林郎前秘书省正字周君南仲墓志铭》:“鷄鸣挟书,尽夜分皆忆念上口,数千载未了事皆欲正定,名章伟著皆欲銓品,异闻逸传皆欲论述。”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古人之作,必正定而后出,若 丁敬礼 之服 曹子建 。” 鲁迅 《华盖集·“碰壁”之馀》:“佥事--文士诗人往往误作签事,今据官书正定。”

(2).端正而坚定。《三国志平话》卷上:“ 高祖 无正定, 吕后 斩诸侯。” 孙中山 《革命成功始得享国民幸福》:“我们处在这种艰难困苦之中,操守便要正定。”

(3).佛教语。梵语“三昧”之意译。谓屏除杂念,心不散乱,专注一境。为八正道之一。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十三:“心住一缘,离於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定如前释;离於邪乱,故説为正。” 宋 苏辙 《题李公麟山庄图》诗之三:“佛口如澜翻,初无一正定;画作正定看,於何是佛性?”

三寸

指舌。《艺文类聚》卷十七引 晋 张韩 《不用舌论》:“ 留侯 不得已而掉三寸,亦反初服而效神仙。” 南朝 梁简文帝 《舌赋》:“夫三端所贵,三寸著名。故微言传乎往记,妙説表乎丹青。”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搆衅》:“他自负半世英豪,那见得一腔奇抱。烂斑三寸人前掉,电光闪烁皆倾倒。”

气运

命运;气数

酝酿

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

解决办法正在酝酿中

奈何

(1) 怎么办

无可奈何

(2) 如何

奈何不礼

不予我城奈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3) 又

且为之奈何。

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zīzhū ),古代重量单位,一铢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六铢为一锱,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宫赋》

奈何饮于酒肆。——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惩治;对付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

以为

认为

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以为旦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资治通鉴》

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以为豪。——明· 魏禧《大铁椎传》

以为妙绝。——《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