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来黄来虞计玄仲去非四文学招同顾上客莫文

作者:李孙宸 朝代:明代

原文

年来误戴进贤冠,犹幸官閒束缚宽。

所至送迎俱谢遣,但逢名胜得盘桓。

湖光倒影千山出,雨色阴连万井寒。

几日清游为地主,尽劳寒士供壶餐。

诗词问答

问:《史来黄来虞计玄仲去非四文学招同顾上客莫文学游石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李孙宸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孙宸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孙宸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参考注释

进贤冠

古时朝见皇帝的一种礼帽。原为儒者所戴, 唐 时百官皆戴用。《后汉书·舆服志下》:“进贤冠,古緇布冠也,文儒者之服也。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学弟子,皆一梁。” 唐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新唐书·车服志》:“进贤冠者,文官朝参、三老五更之服也。” 清 方文 《送谢孺玉计偕》诗:“自古 长沙 有芳躅,莫教虚负进贤冠。”

束缚

捆绑,指约束限制

先生救我时,束缚我足,闭我囊中。——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所至

(1).所致,使其然。《后汉书·逸民传序》:“然观其甘心畎亩之中,憔悴江海之上,岂必亲鱼鸟乐林草哉?亦云性分所至而已。”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孝始人伦,忠为令德,公实体之,非毁誉所至。”

(2).结局。 宋 岳珂 《桯史·杨艮议命》:“时 韩平原 得君,权震天下, 梦与 因扣以所至, 艮 屏人愀然曰:‘是不能令终。’”

送迎

(1).送往迎来。《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妇人送迎不出门,见兄弟不踰閾。”《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尝过 樊将军 噲 , 噲 跪拜送迎,言称臣。” 宋 王銍 《默记》卷中:“两州送迎,旌旗舳舰,官吏锦绣,相属於道。” 陈毅 《泗宿道中》诗:“畅游根据地,沿途劳送迎。”

(2).指文笔的宕开与承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其控引情理,送迎际会,譬舞容廻环,而有缀兆之位;歌声靡曼,而有抗坠之节也。”

谢遣

辞谢遣散。《后汉书·桓谭传》:“不如谢遣门徒,务执谦慤,此脩己正家避祸之道也。”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礼遣》:“其所犯既频,灼然不可容者,但谢遣之而已。” 宋 方岳 《感风谢客》诗:“呼童语之故,有客姑谢遣。”

名胜

以古迹或风景著名的地方:山水名胜|名胜古迹。

盘桓

徘徊;逗留住宿

怅盘桓而不能。——曹植《洛神赋》

盘桓数日

盘旋环绕

倒影

倒立的影子

千山

(1).极言山多。 唐 柳宗元 《江雪》诗:“千山鸟飞絶,万逕人踪灭。” 宋 王安石 《古松》诗:“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

(2).山名。在今 辽宁省 西南部,为 长白山 的支脉。上有 月芽 、 钵盂 、 笔架 等十余峰。奇峰迭耸,峭壁嵯峨,故有千山之称。参阅《嘉庆一统志·奉天府·山川》。

雨色

(1).雨中的景色。 南朝 陈 萧铨 《巫山高》诗:“猿声不辨处,雨色詎分空。” 唐 宋之问 《早入清远峡》诗:“雨色摇丹嶂,泉声聒翠微。” 宋 吴文英 《金盏子·赋秋壑西湖小筑》词:“笑携雨色晴光,入春明朝市。”

(2).天欲下雨的景象。 唐 张旭 《山行留客》诗:“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唐 李白 《宿巫山下》诗:“雨色风吹去,南行拂 楚王 。高丘怀 宋玉 ,访古一霑裳。”

犹落红。落花。 宋 毛滂 《摊声浣溪沙·吴兴僧舍竹下与王明之饮》词:“雨色流香绕坐中,映堦疏竹一丛丛。”

万井

(1).古代以地方一里为一井,万井即一万平方里。《汉书·刑法志》:“地方一里为井……一同百里,提封万井。”

(2).千家万户。 唐 陈子昂 《谢赐冬衣表》:“三军叶庆,万井相欢。”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中秋》词:“千里江山如画,万井笙歌不夜。” 明 凤尹岐 《送兄广东参政应奎》诗:“青连橄欖千家雨,黄触桄榔万井烟。”《花月痕》第八回:“阁( 吕仙阁 )分三层……远则四围山石,万井人烟。”

清游

亦作“ 清游 ”。清雅游赏。 晋 潘岳 《萤火赋》:“翔太阴之玄昧,抱夜光以清游。” 宋 范成大 《送汪仲嘉侍郎使虏》诗:“清游不可迟,日日檥船待。”《红楼梦》第七六回:“ 黛玉 道:‘我先起一句现成的俗语罢。’因念道:‘三五中秋夕,’ 湘云 想了一想,道:‘清游拟上元。’” 郁达夫 《重访蓝亭有赠》诗:“去年今日题诗处,记得清游第二回。”

见“ 清游 ”。

地主

(1) 拥有或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并靠地租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地主阶级的成员

(2) 指住在本地的人

尽地主之谊

(3) 土地的所有者或主人

地亩有限而且还是荒地的地主

寒士

(1) 出身低微的读书人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贫困的人

壶餐

用壶盛的汤饭或其他熟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晋 文公 出亡, 箕郑 挈壶餐而从,迷而失道,与公相失,飢而道泣,寝饿而不敢食。”《淮南子·齐俗训》:“故 釐负覊 之壶餐,愈於 晋献公 之垂棘; 赵宣孟 之束脯,贤於 智伯 之大鐘。” 清 唐甄 《潜书·柅政》:“今夫受人壶餐,必有以酬之;而况受人富贵,且以遗子孙乎!” 清 钮琇 《觚賸·神僧》:“君常饭我,有薄物奉君,为壶餐之报。”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