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声调曲 商调曲 二

作者:庾信 朝代:南北朝

周五声调曲 商调曲 二原文

百川俱会。
大海所以深。
羣材既聚。
故能成邓林。
猛虎在山。
百兽莫敢侵。
忠臣处国。
天下无异心。
昔我文祖。
执心且危虑。
驱剪豺狼。
经营此天步。
今我受命。
又无敢逸豫。
惟尔弼谐。
各可知竞惧。

诗词问答

问:周五声调曲 商调曲 二的作者是谁?答:庾信
问:周五声调曲 商调曲 二写于哪个朝代?答:南北朝
问:庾信的名句有哪些?答:庾信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百川

江河湖泽的总称。《诗·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晋 成公绥 《大河赋》:“览百川之弘壮兮,莫尚美於 黄河 。” 唐 李白 《公无渡河》诗:“ 大禹 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宋 龚鼎臣 《东原录》:“四瀆尊於百川,谓其发源而东,不假他水,直注於海也。” 清 冯桂芬 《致李伯相书》:“河名 大清 ,百川朝宗,美瑞也。”

大海

外海,并不封闭在海岬之间或不包括在海峡之内的那部分海洋

所以

(1) 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因为刻苦训练,所以成绩提高很快

(2) 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来

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

(4) 原因;缘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邓林

(1).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树林。《山海经·海外北经》:“ 夸父 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 河 渭 , 河 渭 不足,北饮 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神哉 夸父 ,难以理寻,倾沙逐日,遯形邓林。” 唐 韩愈 《海水》诗:“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 清 钱谦益 《次韵何慈公岁暮感事》之四:“闻逐邓林搜弃杖,戏禁沧海学栽桑。”

(2).比喻荟萃之处,聚汇之所。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 陈思 《赠弟》、 仲宣 《七哀》、 公干 《思友》、 阮籍 《咏怀》……斯皆五言之警策者也,所谓篇章之珠泽,文彩之邓林。” 清 魏源 《碑洞》诗:“不是碑渊海,真成鬼邓林。”

(3).古地名。 战国 时在 楚国 北境。《商君书·弱民》:“隐以 邓林 ,缘以 方城 。”《史记·礼书》:“阻之以 邓林 ,缘之以 方城 。” 司马贞 索隐:“ 刘氏 以为今 襄州 南凤林山 是古 邓祁侯 之国,在 楚 之北境,故云阻以 邓林 也。”

猛虎

即老虎

猛虎下山

百兽

众兽。《周礼·地官·囿人》:“囿人掌囿游之兽禁,牧百兽。” 汉 班固 《西都赋》:“六师发逐,百兽骇殫。” 唐 韩愈 《猛虎行》:“猛虎虽云恶,亦各有匹儕。羣行深谷閒,百兽望风低。” 宋 苏轼 《司竹监烧苇园因召都巡检以其徒会猎园下》诗:“黄狐老兔最狡捷,卖侮百兽常矜夸。” 续范亭 《射猎》诗:“声威远播百兽惊,南山狐狸不敢出。”参见“ 百兽率舞 ”。

莫敢

犹莫非。《元朝秘史》卷一:“将 沼兀列歹 不做兄弟相待,説道:在家常川有 阿当合 兀良合歹 人氏的人往来,莫敢是他的儿子?”《西游记》第十六回:“莫敢是盗贼,谋害我们的?”《西游记》第二四回:“师父别时叮嚀,教防他手下人囉唣,莫敢是他偷了我们寳贝么?”

忠臣

忠于君主,为君主效忠的官吏

忠臣之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异心

(1) 二心,不一条心

怀有异心

(2) 坏心,恶意

起异心

(3) 想法不同

父子异心

文祖

(1). 帝尧 始祖之庙。《书·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孔 传:“文祖者, 尧 文德之祖庙。” 蔡沉 集传:“文祖者, 尧 始祖之庙。”《史记·五帝本纪》:“文祖者, 尧 大祖也。”文祖之说,各家不一。 马融 谓“天也,天为万物之祖,故曰文祖”。 郑玄 谓“五府之大名,犹 周 之明堂”。见 清 孙星衍 《尚书今古文注疏》。

(2).泛指太祖庙。《魏书·任城王云传》:“储宫正统,受终文祖,羣公相之,有何不可?” 唐 张说 《赠华州刺史杨君碑》:“ 神龙 初, 中宗 克復丕业,格于文祖。”

(3).继业守文之祖。《左传·哀公二年》:“ 卫大子 祷曰:‘曾孙 蒯聵 敢昭告皇祖 文王 、烈祖 康叔 ,文祖 襄公 ……’” 杜预 注:“继业守文,故曰文祖。”

执心

居心,怀有的想法

执心各异。——汉· 刘向《列女传》

危虑

犹苦思。 宋 欧阳修 《<薛简肃公文集>序》:“至於失志之人,穷居隐约,苦心危虑,而极於精思。”

驱剪

见“ 驱翦 ”。

豺狼

(1) 豺和狼

(2) 比喻贪婪残忍的人

经营

(1) 筹划经管;组织计划

这届运动会真是煞费经营

韩魏之经营。—— 唐· 杜牧《阿房宫赋》

毕世而经营。——清· 黄宗羲《原君》

经营商业

(2) 规划治理

经营天下

(3) 往来

经营原野

天步

(1).天之行步。指时运、国运等。《诗·小雅·白华》:“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朱熹 集传:“步,行也。天步,犹言时运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阳消阴息,故天步屯蹇;否剥成象,岂足多讥?” 唐 李邕 《大唐赠歙州刺史叶公神道碑》:“天步未亨,人事将殆。” 宋 司马光 《言郭昭选札子》:“国初草创,天步尚艰。” 清 陈梦雷 《抒哀赋》:“嗟天步之踖躩兮,长蛇洊其肆虐。” 庞树柏 《朱舜水祠落成征题敬赋》诗:“迍邅天步遘阳九, 朱明 痛失皇纲纽。”

(2).谓天体星象的运转。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匝日域以迴騖,穷天步而高寻。” 唐 王勃 《驯鸢赋》:“神周天步,鬱霄汉之(弘)图。”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公仰能窥天步,俯能测海镜,艺能善辊弹,聪能审律吕。”

受命

(1) 接受命令或任务

临危受命

巴黎天文台台长 勒维烈受命对这次风暴进行调查。——《风海风暴和天气预报的产生》

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2) 受天之命

自古受命而王

(3) 受教

公曰:“不幸有社稷之业,不择言而出之,请受命矣。”——《晏子春秋·谏上》

(4) 听从号令

徒属皆书:“敬受命。”——《史记·陈涉世家》

无敢

不敢。《书·费誓》:“无敢寇攘,踰垣墙,窃马牛,诱臣妾。”《后汉书·应劭传》:“边将恐怖,畏其反叛,辞谢抚顺,无敢拒违。”《宋史·忠义传一·赵师旦》:“弃物道上,人无敢取。”

逸豫

闲适安乐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忘身,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弼谐

谓辅佐协调。《书·皋陶谟》:“允迪厥德,謨明弼谐。” 孔 传:“言人君当信蹈行古人之德,谋广聪明,以辅谐其政。” 孔颖达 疏:“聪明者自是己性,又当受纳人言,使多所闻见,以博大此聪明,以辅弼和谐其政。” 晋 卢谌 《赠刘琨》诗:“弼谐靡成,良谋莫陈。” 唐 杜甫 《奉赠太常张卿垍二十韵》:“弼谐方一展,班序更何躋。” 宋 王禹偁 《单州成武县主簿厅记》:“然后可移之于郡,用是道佐佑长吏,则 龚 黄 循良之政可待也,復可移之于国,用是道弼谐帝皇,则 尧 舜 雍熙之化可致也。” 明 李贽 《初潭集·君臣二》:“ 唐待制 肃 与 丁晋公 为友,宅又相对, 丁 将有弼谐之命, 唐 遂迁居州北。”

可知

见“ 可知道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