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戏题下岩

作者:黄庭坚 朝代:宋代

又戏题下岩原文

往往携家来托宿,裙襦参错佛衣巾。
未嫌满院油头臭,蹋破苔钱最恼人。

诗词问答

问:又戏题下岩的作者是谁?答:黄庭坚
问:又戏题下岩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黄庭坚的名句有哪些?答:黄庭坚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往往

(1) 每每;时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处处;到处

往往山出棋置。——《史记·货殖列传》

卒中往往语。——《史记·陈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纷纷

吴王之弃其军亡也,军遂溃,往往稍降太尉、梁军。——《史记·吴王濞列传》

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汉书·司马迁传》

托宿

寄宿;借住。 明 《杀狗记·家门大意》:“酒人中,聊托宿;诗社内,聊容足。”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幽怪传疑》:“夜不能归,愿托宿,可乎?”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三相女》:“ 茅山 有 秦檜 女绣 大士 像,甚灵异,居人不敢托宿。”

裙襦

(1).裙子与短袄。《庄子·外物》:“未解裙襦,口中有珠。”《陈书·孝行传·殷不害》:“ 简文 又以 不害 善事亲,赐其母 蔡氏 锦裙襦、毡席、被褥,单复毕备。”

(2).借指妇女。 宋 陶穀 《清异录·黑心符》:“守一州则夫人并坐,论道经邦;奋庸熙载则于飞对内殿,连理入都堂,粉黛判赏罚,裙襦执生杀矣。”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八:“妮子着力不徤,纵此三寇要是裙襦伎俩耳。”

参错

(1) 排列不整齐,互相错杂

(2) 差误和缺漏

衣巾

(1).衣服和佩巾。语本《诗·郑风·出其东门》:“縞衣綦巾。” 余冠英 注:“‘巾’,佩巾也。” 唐 白居易 《初除户曹喜而言志》诗:“弟兄俱簪笏,新妇儼衣巾。”

(2).衣服和头巾。 南朝 宋 鲍照 《代蒿里行》:“虚容遗剑佩,实貌戢衣巾。” 唐 白居易 《酬牛相公兼呈梦得》诗:“夜凉枕簟滑,秋燥衣巾轻。”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小生衣巾,扮 吴应箕 上。”

(3).指装殓死者的衣服与单被。《宋史·宋祁传》:“自为誌铭及《治戒》以授其子:‘三日敛,三月葬,慎无为流俗阴阳拘忌也。棺用杂木,漆其四会,三涂即止,使数十年足以腊吾骸、朽衣巾而已。毋以金铜杂物置冢中。’”参见“ 衣衾 ”。

(4).指青领衣和方巾。 明 清 时的秀才服式。《儒林外史》第十七回:“直到四五日后, 匡超人 送过宗师,才回家来,穿着衣巾,拜见父母。”

(5).借指秀才的资格和待遇。 清 李渔 《怜香伴·随车》:“当初只因娘子没正经,惹出那场大祸,革去了我的衣巾,如今纔挣得一件青袍上身,又不要去招灾惹祸。”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梦幻·损阴骘除名》:“此卷係抄袭 陈勾山 旧作,窗稿中有其文可查。荐而不售,衣巾尚在;荐而或售,据新例必除名。”

油头

(1).形容人狡猾轻浮。亦指狡猾轻浮的人。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四折:“ 刘衙内 原非令器, 杨金吾 更是油头。”

(2).指涂了油的头发。 宋 黄庭坚 《又戏题下岩》诗:“往往携家来托宿,裙襦参差佛衣巾。未嫌满院油头臭,蹋破苔钱最恼人。” 任渊 集注:“言儿女子混杂,污此浄坊也。”《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他可断断在屋里圈不住了,忙忙的匀了匀粉面,刡了刡油头,又多带了几枝簪子棒子。”

(3).犹油水。指不正当的便宜。 艾芜 《乌鸦之歌》:“这就是第一回不硬起腰子,油头给人家吃惯了,以后休想清静过日子。”参见“ 油水 ”。

(4).指可作为借口的事。 聂绀弩 《<此时此刻剧运>补义》:“为了写文章,才翻到一本戏剧刊物《剧场艺术》第七期,意思是想偷点什么材料或者找点什么油头,以便胡扯一番,动机实在不纯正的。”参见“ 由头 ”。

苔钱

苔点形圆如钱,故曰“苔钱”。 南朝 梁 刘孝威 《怨诗》:“丹庭斜草径,素壁点苔钱。” 宋 司马光 《和宋复古小园书事》:“东家近亦富,满地布苔钱。” 清 金农 《寄闵八》诗:“简雨疎风草堂闭,定知一夕长苔钱。”

恼人

使人烦恼

这里 * 天天下雨,真恼人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