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作者:沈鲸 朝代:明代

谒金门原文

贴:题纩怨。不道遂谐鸾选。

幸荷昭阳恩命遣。特地寻仙院。

丑末:云拥嫦娥离月殿。今日星郎欢忭。

合:涉水登山来路远。缘情应不浅。

诗词问答

问:谒金门的作者是谁?答:沈鲸
问:谒金门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沈鲸的名句有哪些?答:沈鲸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六十种曲 双珠记 第三十七出

参考注释

不道

(1)

不料

不道 * 政府却在十二月十八日通电各地军政当局文里,又加上他们“捣毁机关、阻断交通…”的罪名。——鲁迅《“友邦惊诧”论》

(2)

无道

大逆不道

昭阳

(1).岁时名。十干中癸的别称,用于纪年。《尔雅·释天》:“﹝太岁﹞在癸曰昭阳。”《淮南子·天文训》:“亥在癸曰昭阳。” 高诱 注:“在癸,言阳气始萌,万物合生,故曰昭阳也。”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岁次昭阳,月在大梁。”

(2). 汉 宫殿名。后泛指后妃所住的宫殿。《三辅黄图·未央宫》:“ 武帝 时,后宫八区,有 昭阳 ……等殿。” 汉 班固 《西都赋》:“ 昭阳 特盛,隆乎 孝成 。” 唐 王昌龄 《长信怨》诗:“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 昭阳 日影来。” 清 叶永年 《燕》诗:“閒向主家谈故事, 昭阳 臺榭已凝尘。”

恩命

谓帝王颁发的升官、赦罪之类的诏命。《前汉书平话》卷下:“﹝ 刘恒 ﹞坐殿,群臣山呼万岁毕,勅降恩命,大赦天下。”

特地

特意;特为

他昨晚特地来看你,你不在家

仙院

指 唐 代的 集贤殿 书院。 唐 开元 十三年,改 集仙殿 为 集贤殿 书院,故有“仙院”之称。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留守巡内至集贤院见寄》诗:“仙院文房隔旧宫,当时盛事尽成空。”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二》。

丑末

自谦之词。谓鄙陋微贱。《南史·王藻传》:“自惟门庆,属降公主,天恩所覃,庸及丑末。”

嫦娥

(1) 又作“姮娥”。传说中后羿的妻子,后从人间飞升到月亮。

羿请不死之药于 西王母, 嫦娥窃之以奔月。——《搜神记》

(2) 后比喻美女

月殿

(1).月宫。 南朝 梁简文帝 《玄圃园讲颂》序:“风生月殿,日照槐烟。” 唐 李咸用 《雪》诗:“高楼四望吟魂敛,却忆 明皇 月殿归。”《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分明月殿 瑶池 女,不信人间有异姿。” 清 洪昇 《长生殿·重圆》:“离却玉山仙院,行到彩蟾月殿,盼着 紫宸 人面。”参见“ 月宫 ”。

(2).比喻登科做官。 唐 鲍溶 《送王损之秀才赴举》诗:“名在乡书贡,心期月殿游。” 明 高明 《琵琶记·才俊登程》:“云梯月殿图贵显,水宿风餐莫厌贫。” 明 高明 《宦邸忧思》:“只为那云梯月殿多劳攘,落得泪雨如珠两鬢霜。”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星郎

《后汉书·明帝纪》:“ 馆陶公主 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谓羣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苟非其人, * 受殃,是以难之。’”后因称郎官为“星郎”。 唐 岑参 《送李别将摄伊吾令充使赴武威便寄崔员外》诗:“遥知竹林下,星使对星郎。” 唐 张籍 《早朝寄白舍人严郎中》诗:“凤闕星郎离去远,閤门开日入还齐。” 唐 张谔 《赠吏部孙员外济》诗:“天子爱贤才,星郎入拜来。”

欢忭

喜悦。 南朝 宋 谢庄 《谢赐貂裘表》:“臣欢忭自歌,而同委衾之泽。” 唐 薛逢 《元日楼前观仗》诗:“欲识普恩无远近,万方欢忭一声雷。”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四·长白山》:“正行之际,适遇颁到敕旨,臣等不胜欢忭。” 何为 《两姐妹》:“她不由带着惊讶和欢忭的神气,频频回头去看它。”

懽忭:喜悦,欢乐。 唐 元稹 《贺诛吴元济表》:“凡在生成,孰不懽汴!” 明 凌濛初 《虬髯翁》第三出:“闻知道来了英贤……更兼有兄妹排连,和个好相识愈加懽忭。” 清 魏源 《筹漕篇下》:“但酌给帮费,已大懽忭。”

登山

徒步爬山;体育运动的一种

它的计划包括几次登山

来路

(1) 来的道路

挡住敌人的来路

(2) 来历

来路不明

缘情

(1).抒发感情。 唐 独孤及 《送开封李少府勉自江南还赴京序》:“缘情者莫近于诗,二三子盍咏歌以为赠?”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后人陋《花间》《草堂》之恶习,而并忘缘情托兴之旨归,岂非操选政者加之厉乎?” 朱自清 《文学的标准与尺度》:“载道或言志的文学以‘儒雅’为标准,缘情与隐逸的文学以‘风流’为标准。”

(2).借指作诗。 唐 杜甫 《偶题》诗:“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 王嗣奭 释:“‘缘情’用 陆机 语,谓作诗也。”参见“ 缘情体物 ”。

(3).因循人情;顺乎人情。 唐 张九龄 《上姚令公书》:“曩之用才,非无知人之鉴,其所以失溺,在缘情之举。”《旧唐书·文苑传中·贾曾》:“ 曾 奏议:‘请於南郊方丘,设皇地祇及从祀等坐,则礼惟稽古,义得缘情。’” 宋 范仲淹 《<赋林衡鉴>序》:“缘古人之意者,谓之缘情。”

(4).缘分;情意。 明 沉鲸 《双珠记·赴婚遇兄》:“涉水登山来路远,缘情应不浅。”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