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安堤工再叠旧作韵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阅文安堤工再叠旧作韵原文

登堤望大洼,银浪轰雷豗。

百里渺无极,愁眉蹙难开。

缘因庚寅潦,辛卯继受灾。

去岁堤始成,卑增薄者培。

疏泄减大半,尚未涸以皆。

大吏跽而陈,非不竭力排。

稍待四月间,或可耕田垓。

然则昨秋丰,此地赋何来。

吾当有明诏,蠲缓苏民哉。

诗词问答

问:阅文安堤工再叠旧作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阅文安堤工再叠旧作韵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二

2. 文安洼惟丁亥春涸出种麦庚寅经此阅视洼仍为水占今尚一望汪洋为之轸念虽周元理云四月可以尽涸亦未能期其必然且此洼至今积水则上年之难施耕种可知昨岁畿辅既称普丰而文安洼尚有积水百姓岂能纳无田之赋然大洼之有无正供及赋额重轻不可不彻底稽核为民筹久远计因敕军机大臣会同周元理覈实以闻另取进止

参考注释

轰雷

响雷。《三国演义》第四二回:“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 曹 家百万兵。”《红楼梦》第九六回:“外头轰雷一般,几个小厮齐声答应。” 茅盾 《子夜》三:“轰雷似的一声喝采!”

百里

(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心苟无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将或锡之十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忧者,始服 永公 ‘熟虑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 百里之命 ”。

(3).亦谓地小。《孟子·公孙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则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

(4).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大率方百里。” 汉 蔡邕 《太尉陈公赞》:“公在百里,有西产之惠,赐命方伯,分 陕 餘庆。” 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驰芳於墨綬。”

(5).借指县令。《后汉书·循吏传·仇览》:“ 涣 ( 王涣 )谢遣曰:‘枳棘非鸞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 李贤 注:“时 涣 为县令,故自称百里也。”《南齐书·文学传·崔慰祖》:“帝( 明帝 )欲试以百里, 慰祖 辞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词》序:“苟择良二千石暨贤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义,庶乎污莱尽闢矣。”

(6).宝剑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寳刀三,寳剑六。寳剑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复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见《孟子·万章上》。

无极

(1).无穷尽;无边际。《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女德无极,女怨无终。” 汉 枚乘 《七发》:“太子方富于年,意者久耽安乐,日夜无极。” 唐 元稹 《奉和窦容州》:“自叹风波去无极,不知何日又相逢?” 王西彦 《乡下朋友》:“广大无极的田园景色,简直叫人无暇接收。”

(2). 中国 古代哲学中认为形成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其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老子》:“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归於无极。” 宋 周敦颐 《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老残游记》第十一回:“ 璵姑 拍掌大笑道:‘我明白了!势力尊者就是儒家説的个无极,上帝同 阿修罗王 合起来就是个太极。’” 郭沫若 《集外(一)·创造者》:“本体就是他,上帝就是他,他在无极之先,他在感官之外。”参见“ 太极 ”。

(3).布名。《隶释·汉国三老表良碑》:“今特赐钱十万,杂繒卅匹,王具剑、佩书刀、綉文印衣、无极手巾各一。”《后汉书·马援传》“﹝ 公孙述 ﹞更为 援 制都布单衣” 李贤 注引 南朝 宋 何承天 《纂文》:“都致、错履、无极,皆布名。”

愁眉

发愁时皱着的眉头

愁眉不展

缘因

原因

缘因何在?

继受

继承。《书·召诰》“今王嗣受厥命” 孔 传:“继受其王命。”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陛下以圣德至孝,继受宝命。”

去岁

去年

大半

(1) 很可能

他大半不来了

(2) ,大概

尚未

至今未曾;还没有。 

例句: 

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三回:“正是科尔沁部统领明安,尚未行礼,即大哭道“全部军士都败没了,贵统领布塞闻已战死了。”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左拉

大吏

指大官

督抚大吏争上符瑞。——《明史·海瑞传》

非不

非常;极其。《敦煌变文集·唐太宗入冥记变文》:“□□将书来苦嘱,非不慇懃。” 蒋礼鸿 通释:“‘非不殷勤’,就是非常殷勤,极其殷勤。”

竭力

用尽全力;尽力

尽心竭力

月间

指每个月里。《红楼梦》第二三回:“依我的主意,不如将他们都送到家庙 铁槛寺 去,月间不过派一个人拿几两银子去买柴米就是了。”

耕田

犁地,耕种田地

然则

连词,用在句子开头,表示“既然这样,那么…”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此地

这里,这个地方。 唐 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诗:“此地别 燕丹 ,壮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认得一个人。” 洪深 《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吾当

我。当,语助词。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二折:“似箭穿着鴈口,没个人敢咳嗽,吾当僝僽。”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一折:“却是吾当有幸,一箇 太真妃 倾国倾城。”

有明

指 明 朝。有,词头。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 仲子 乃尽閲 有明 之文,得其指归,洞彻其底藴。”

蠲缓

指免征或缓征赋税。《清史稿·宣宗纪一》:“蠲缓 奉天 、 寧远 等三州厅额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浙江乌程归安县乡民抗漕》:“秋收时,復将灾歉之区,委员復勘明确,分别蠲缓。”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