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韩非子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读韩非子原文

楚庄莅三年,无令无政为。

司马隐进谏,王亦隐荅辞。

飞有冲天日,鸣有惊人时。

废十起者九,诛举邦大治。

是盖效殷宗,梦筑吾固疑。

一之已为甚,其可再乎斯。

皋陶亦有言,一二日万几。

三年罔禀令,丛脞万事堕。

逮其起救正,害久民受之。

非非达政者,泥古兼好奇。

诗词问答

问:读韩非子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读韩非子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七十八

2. 叶

参考注释

无令

(1).没有律令。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以正治国》:“被道含德,无思无求。无令无法,万民自化。”

(2).不使。《魏书·高祖纪上》:“一夫制治田四十亩,中男二十亩。无令人有餘力,地有遗利。” 唐 岑参 《送王伯伦应制授正字归》诗:“科斗皆成字,无令错古文。”

无政

治政无方,没有政绩。《诗·小雅·十月之交》:“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后汉书·李燮传》:“ 续 在国无政,为妖贼所虏。” 唐 李翱 《平原郡王柏公碑》:“ 李道昌 无政,宜速得人以代之。” 章炳麟 《訄书·订文》:“国无政者,其出话不然,其为犹不远,官事民志,日以啙媮。”

司马

(1) 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政和军赋的长官。汉大将军、将军、校尉之属官都有司马,专掌兵事。隋唐州府佐吏有司马一人,位在别驾、长史之下,掌兵事,或位置贬谪及闲散官员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姓

隐进

慢行。《楚辞·九章·抽思》:“超回志度,行隐进兮。低佪夷犹,宿 * 兮。” 洪兴祖 补注:“《説文》:隐,安也。” 姜亮夫 校注:“隐进,谓其进之不易也。” 郭在贻 解诂:“隐乃隐微之隐,言行速甚慢也。”

冲天

冲入蓝天,指情绪激越高亢

斗志冲天

冲天的怒火

惊人

令人惊奇

他们的经济情况以惊人的速度得到改善

大治

(1) 需要治理的重大事物

(2) 指国家局势安定经济繁荣

大治之年

殷宗

(1). 殷 人的宗祀。指 殷 朝。《楚辞·离骚》:“ 后辛 之葅醢兮, 殷 宗用而不长。”

(2).谓 殷 代先王。指 盘庚 。 汉 班固 《东都赋》:“迁都改邑,有 殷宗 中兴之则焉。”

(3).谓 殷 代先王。指 武丁 。《魏书·世祖太武帝纪下》:“昧旦思求,想遇师辅,虽 殷宗 之梦板筑,罔以加也。” 唐 岑参 《河西太守杜公挽歌》之一:“ 蒙叟 悲藏壑, 殷宗 惜济川。” 明 张居正 《文华殿对》:“念终始典於学,期迈 殷宗 。”

为甚

为什么。 宋 周邦彦 《迎春乐·携妓》词:“为甚月中归,长是他、随车后。”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为甚媒人,心无惊怕。” 清 李渔 《奈何天·惊丑》:“为甚的爇席薰兰处,好气息不见分毫。” 郭沫若 《瓶》诗之二三:“啊,有酒,你为甚总怕提壶?”

皋陶

亦作“ 皋繇 ”。亦作“皐陶”。亦作“皋繇”。1.传说 虞舜 时的司法官。《书·舜典》:“帝曰:‘ 皐陶 ,蛮夷猾 夏 ,寇贼姦宄,汝作士。’”《论语·颜渊》:“ 舜 有天下,选於众,举 皋陶 ,不仁者远矣。”《荀子·非相》:“ 皋陶 之状,色如削瓜。”一本作“皐陶”。 唐 李白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诗:“何不令 皋繇 拥篲横八极,直上青天扫浮云。” 清 黄遵宪 《赤穗四十七义士歌》:“国家明刑有 皋繇 ,定知四十七士同作槛车囚。”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你竟这样的侮辱我!说我不是人!我要和你到 皋陶 大人那里去法律解决!”

(2).狱官或狱神的代称。 明 沉鲸 《双珠记·处分后事》:“误婴縲絏属 皋陶 ,咫尺天光不照。”

亦作“ 皋繇 ”。亦作“皐陶”。亦作“皋繇”。鼓的木框。皋,通“ 鼛 ”。《周礼·考工记·韗人》:“韗人为皐陶。”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皐陶,鼓木也。”

有言

(1).有名言,有善言。《论语·宪问》:“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杨伯峻 注:“有言,意为有善言。”

(2).泛指有话。如:有言在先。

一二

(1) 一两个;少数

常有一二。——清·洪亮吉《治平篇》

一二人立决。——清·方苞《狱中杂记》

(2) 一点点,一些

略知一二

(3) 少数;一两个

邀请一二知己

(4) 逐一

一二谈也。——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万几

(1).《书·皋陶谟》:“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 孔 传:“几,微也,言当戒惧万事之微。”后以“万几”指帝王日常处理的纷繁的政务。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帝王﹞思劳于万几,神驰于宇宙。” 唐 刘禹锡 《唐故朝散大夫崔公神道碑》:“ 建中 初, 德宗 始亲万几。”《明史·韩文传》:“是时青宫旧奄 刘瑾 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觝,不亲万几。”

(2).泛指执政者处理的各种政务。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四章:“万几百政,法律章程,皆由大地大众公议。”

禀令

亦作“禀令”。犹受命。《书·说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稟令。” 孔 传:“稟,受;令,亦命也。” 宋 程大昌 《考古编·夫子论二》:“四时於其当行而自行,百物於其应生而自生,捨天则无所稟令,而天岂临事旋出此令歟!”《宋史·孟珙传》:“由是诸将禀令惟谨。”

丛脞

烦琐

万事

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万事如意

救正

匡正;纠正。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下:“事下中书, 夷简 乃贬 修 为 峡州 夷陵 令。时 王曾 同在相位,意甚不平,然不能救正,但令亲戚宽諭贬者而已。”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一》:“时当治平,则当陈润色之略;时值丧乱,则当先救正之方。”《明史·周瑄传》:“帝方任 门达 、 逯杲 ,数兴大狱, 瑄 委曲开諭,多所救正。” 鲁迅 《<三闲集>序言》:“因此译了一本 蒲力汗诺夫 的《艺术论》,以救正我--还因我而及于别人--的只信进化论的偏颇。”

非非

(1).谓否定应该否定的事物。非所当非,不是就是不是。《荀子·修身》:“是是非非谓之知。” 杨倞 注:“能辨是为是,非为非,谓之智也。”《鬻子·撰吏五帝三王传政乙》:“故非非者行是,恶恶者行善,而道諭矣。” 宋 苏轼 《刘壮舆长官是是堂》诗:“非非近乎訕,是是近乎諛。”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三折:“是是非非无尽期,好教我战战兢兢睡不美。”

(2).并非错误。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然事亦有似非而非非,类是而非是者,不可不察也。”

(3).犹言大不以为然。 唐 元结 《自述三篇序》:“ 元子 初习静于 商餘 ,人闻之非非曰:‘此狂者也。’见则茫然。” 清 李渔 《慎鸾交·耳醋》:“非非,不信道床头食,恁般甜美,值得去争腆夺肥。”

(4).“非非想”的略语。 宋 苏轼 《见和仇池》:“上穷非想亦非非,下与风轮共一痴。”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诟奸》:“闻道故人天外去,非非想后復非非。”参见“ 非想非非想处天 ”。

(5).喻不切实际的幻想。 沉砺 《再迭前韵示剑华》:“莫道南薰能解愠,瑶琴三尺谱非非。”

达政

犹达治。《晋书·王导传》:“昔 魏武 ,达政之主也。”《南史·孔琳之传》:“乃举朝大议,精才达政之士,莫不以宜復用钱。”

泥古

拘泥古代的成规或说法,不知变通

高谈泥古不须尔。——刘迎《河防行》

泥古不化

好奇

(1) 流露或显示出好奇的(尤指对他人之事)

明亮而好奇的眼睛

(2) 对还不了解的新鲜事物有兴趣的

大多数活泼和好奇的有癖好者需要指导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