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用重华宫赐宴韵·其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一线烟花绽万林,上元仙子月珠簪。

祥麟吐火旋成日,宝蛤嘘云便作阴。

见舞民安物阜字,每关后乐先忧心。

今朝三爵申相悦,尚藉昌言佐知临。

诗词问答

问:《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用重华宫赐宴韵·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三十八

2. 去声

参考注释

一线

见“ 一线 ”。

亦作“ 一綫 ”。1.一根线,亦形容细长如线。 唐 杜甫 《至日遣兴》诗之一:“何人错忆穷愁日,愁日愁随一线长。”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稽天之潦,不能终朝,而一线之溜可以潦石者,一与不一故也。” 元 萨都剌 《鹦鹉曲》:“觉来粉汗湿香脸,一线新红枕痕浅。” 明 唐寅 《晓起图》诗:“晓鸦无数盘旋处,緑树枝头一线红。” 毛 * 《菩萨蛮·黄鹤楼》词:“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2).比喻相承或相关事物之间的脉络。《东周列国志》第六一回:“ 尹公佗 学射于 庾公差 , 公差 又学射于 公孙丁 ,三人是一线传授。”《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四年》:“毋竝进君子小人以为色荒,毋兼容邪説正论以为皇极,以培养国家一线之脉,以救生民一旦之命。” 清 宋潜虚 《徐节妇传》:“彼公侯将相跨州连郡,曾未有一如 徐 氏妇者,抱三尺之孤,挽一线之绪,而使之復兴,岂不悲哉!”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其学界为螺线形,虽千变万化,殆皆一线所引也。”

(3).形容极其细微。 金 元好问 《自题写真》诗:“东涂西抹窃时名,一线微官悮半生。” 清 曹寅 《重题晚研跋后兼伤怀南洲》诗之三:“酒边花外打乖人,劫后刚回一线春。”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三节:“若是乎两 汉 之以著述鸣者,惟 江都 龙门 二子,独有心得,为学界放一线光明而已。”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这是一线生机,我记好街名厂名就去了。”

(4).第一线。指作战的最前线,亦指从事实际工作的基层。

烟花

(1) 即烟火(也叫焰火),一种燃放时能发出各种颜色的火花而供观赏的东西

(2) 娼妓

我怕你迷恋烟花,堕你进取之志。——《元曲选》

上元

(1).节日名。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旧唐书·中宗纪》:“﹝ 景龙 四年﹞丙寅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水浒传》第六六回:“次日,正是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明,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放花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登高》:“岁上元夜,寺僧燃灯遶塔奏乐,金光明空,乐作天上矣。”

(2).古代历法名称之一。《史记·天官书》:“其纪上元。” 司马贞 索隐:“上元是古历之名。”《新五代史·司天考》:“布算积分,上求数千万岁之前,必得甲子朔旦夜半冬至,而日、月、五星皆会于子,谓之上元,以为历始。”

(3).旧以六十年为一甲子,讲阴阳五行的人以三个甲子共一百八十年为一周,称其中的第一个甲子为“上元”。

(4).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女名,即“上元夫人”。 唐 王勃 《七夕赋》:“ 上元 锦书传宝字, 王母 琼箱荐金约。” 唐 李白 《古风》之四三:“西海宴 王母 ,北宫邀 上元 。”

(5).指上天、太空。 唐 《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炉》诗:“抗殿疏元首,高高接上元。”

(6).指帝王。 明 张居正 《寿严少师三十韵》:“握斗调元化,持衡佐上元。”

子月

农历十一月。《尔雅·释天》“十一月为辜” 清 郝懿行 义疏:“辜者,故也。十一月阳生,欲革故取新也。十月建亥,亥者根荄也。至建子之月,而孳孳然生矣。” 北周 庾信 《寒园即目》诗:“子月泉心动,阳爻地气舒。” 唐 杜审言 《和李大夫嗣真存抚河东》:“子月开阶统,房星受命年。” 唐 崔琮 《长至日上公献寿》诗:“应律三阳首,朝天万国同。斗边看子月,台上候祥风。”

珠簪

缀珠之簪。语出 秦 李斯 《上书谏逐客》:“必出於 秦 然后可,则是 宛 珠之簪,傅璣之珥……不进於前。” 汉 张衡 《观舞赋》:“粉黛弛兮玉质粲,珠簪挻兮緇髮乱。”

祥麟

(1).指瑞兽麒麟。《宋史·乐志十》:“仪凤书良史,祥麟载雅歌。”

(2). 唐 代御马厩名。

吐火

(1).发出火光。《文选·扬雄<羽猎赋>》:“霹靂烈缺,吐火施鞭。”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火,电照也。”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十九:“钻燧吐火,以续 汤谷 之晷;挥翮生风,而继 飞廉 之功。”

(2).古代杂技节目。表演时以燃着物置于口中,喷吐火苗。 汉 张衡 《西京赋》:“吞刀吐火,云雾杳冥。”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其人有数术,能断舌復续、吐火……其吐火,先有药在器中,取火一片,与黍餹合之,再三吹呼,已而张口,火满口中。” 唐 王棨 《吞刀吐火赋》:“吞刀之术斯妙,吐火之能又玄。”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白须老臣的讲道,矮胖侏儒的打诨,王是早已听厌的了;近来便是走索,缘竿,抛丸,倒立,吞刀,吐火等等奇妙的把戏,也都看得毫无意味。”

成日

〈方〉∶成天;整日

民安物阜

社会安定,物资丰富。形容太平盛世的景象。 明 于谦 《汴城八景》诗:“民安物阜公事简,目前景物随冥搜。”亦作“ 民康物阜 ”。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下》:“可见当时君明臣良,民康物阜,致治之隆非无故也。”

忧心

忧愁的心

忧心忡忡

今朝

(1) 今天

(2) 现在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三爵

(1).三杯酒。爵,雀形酒杯。《左传·宣公二年》:“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唐 李景伯 《回波乐》词:“侍宴既过三爵,諠譁窃恐非仪。” 清 朱彝尊 《任孝廉以家酿苦酒见贻赋诗志谢》:“三爵矧多又,醉枕南牕南。”

(2).三种酒杯。《太平广记》卷二二九引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 刘表 跨有南土,子弟骄贵,并好酒,为三爵:大曰伯雅,受七升;次曰仲雅,受六升;次曰季雅,受五升。”

(3).三只鸟雀。爵,通“ 雀 ”。 明 杨慎 《华烛引》:“六螭税驾眠 虞渊 ,三爵行栖珠树烟。”

相悦

见“ 相説 ”。

昌言

(1) 正当的言词,好话

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书·大禹谟》

(2) 正直的、无所忌惮的话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