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寓目

作者:卢拱 朝代:唐代

江亭寓目原文

江郭带林峦,津亭倚槛看。
水风蒲叶战,沙雨鹭鸶寒。
晚木初凋柳,秋丛欲败兰。
哀猿自相叫,乡泪好无端。

诗词问答

问:江亭寓目的作者是谁?答:卢拱
问:江亭寓目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江亭寓目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卢拱的名句有哪些?答:卢拱名句大全

卢拱江亭寓目书法欣赏

卢拱江亭寓目书法作品欣赏
江亭寓目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463-13

参考注释

江郭

濒江的城郭。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江郭船添店,山城木竪郛。” 元 谢应芳 《腊月》诗:“萧条江郭外,云暝雪毿毿。” 清 黄景仁 《吴山夜眺》诗:“月浮江郭动,星傍海门疏。”

林峦

(1).树林与峰峦。泛指山林。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望林峦而有失,顾草木而如丧。” 唐 王昌龄 《山行入泾州》诗:“林峦信回惑,白日落何处。” 宋 朱熹 《休庵》诗:“别岭有精庐,林峦亦幽絶。” 明 皇甫冲 《维摩寺雨坐》诗:“林峦忽不见,但闻山涧响。” 清 汪懋麟 《送劳书升之任黔中》诗:“风景怜殊俗,林峦想故关。”

(2).指隐居的地方。 唐 李白 《赠参寥子》诗:“长揖不受官,拂衣归林峦。”

津亭

古代建于渡口旁的亭子。 唐 王勃 《江亭夜月送别》诗之一:“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羣?” 宋 刘克庄 《长相思·饯别》词:“风萧萧,雨萧萧,相送津亭折柳条。”《镜花缘》第一回:“其最重的,徙植津亭驛馆,不特任人攀折,兼使沾泥和土,见蹂於马足车轮。”

倚槛

犹倚栏。《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这女儿心性有些蹺蹊……或倚槛凝神,或临街献笑,因此閭里皆鄙之。”

风蒲

指蒲柳。 唐 杜牧 《赴京初入汴江晓景即事先寄兵部李郎中》诗:“露蔓虫丝多,风蒲燕雏老。” 宋 范成大 《满江红》词:“罨画溪山,行欲遍,风蒲还举。” 清 厉鹗 《召伯埭》诗:“稍喜湖天阔,风蒲舞鷾鴯。”

沙雨

犹小雨,细雨。 唐 白居易 《望江州》诗:“犹去孤舟三四里,水烟沙雨欲黄昏。” 唐 黄滔 《塞上》诗:“沙雨黄鶯囀,辕门青草生。”

鹭鸶

又叫“鸬鹚”。水鸟名,翼大尾短,颈和腿很长,常见的有白鹭、苍鹭、绿鹭等。白鹭又名“鹭鸶”,羽毛纯白色,顶有细长的白羽,捕食小鱼

自相

相互。《后汉书·党锢传·范滂》:“君为人臣,不惟忠国,而造部党,自相褒举,评论朝廷,虚构无端,诸所谋结,并欲何为?”《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两承差自相商议了一回道:‘除非如此如此。’”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诸峯自相掩蔽,不能一目尽也。”

(1).亲自察看。《三国志·吴志·薛综传》:“自臣昔客始至之时, 珠崖 除州县嫁聚,皆须八月引户,人民集会之时,男女自相可适,乃为夫妻,父母不能止。”

(2).佛教语。指事物各自外现的形象特征。与“共相”相对。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物﹞无毕同,故有自相;无毕异,故有共相。”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浮屠之言曰:从一青计之,以是青为自相,以凡青为共相,青同也。以凡青为自相,以赤、白、黄、紫为共相,显色同也。以显色为自相,以声、香、味、触为共相,色聚同也。”参见“ 共相 ”。

乡泪

思乡的眼泪。 南朝 梁 江淹 《望荆山》诗:“岁晏君如何,乡泪各沾衣。” 唐 司空图 《长亭》诗:“梅雨和乡泪,终年共酒衣。”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小琅玕山馆诗》:“客中乡泪随春尽,身外閒愁借酒消。”

无端

(1) 没来由;没道理

无端滋事

(2) 品性不端正

无端贱婢

(3) 没有尽头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