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隐庵老住碧芦轩

作者:何耕 朝代:宋代

留隐庵老住碧芦轩原文

庵中之人不见形,两脚不住以隐名。
此行有似风过海,摸索不著闻其声。
浣花江头万僧市,抵掌笑谈儿辈惊。
一轩碧芦佛手种,霜叶戚戚如诗鸣。
此间谓是留凤处,但恐还作冥鸿征。
卷衣我亦逐师去,分取半庵栖月明。

诗词问答

问:留隐庵老住碧芦轩的作者是谁?答:何耕
问:留隐庵老住碧芦轩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何耕的名句有哪些?答:何耕名句大全

何耕留隐庵老住碧芦轩书法欣赏

何耕留隐庵老住碧芦轩书法作品欣赏
留隐庵老住碧芦轩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不住

(1).不停;不断。 南朝 梁 沉约 《千佛颂》:“不常不住,非今非昔。”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宋 岳飞 《小重山》词:“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茅盾 《小巫》:“ 菱姐 看见老爷脸上有点喜色,不住的点头。”

(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伊﹞疑心这东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禁不住很诧异了。” 艾蕉 《雨》:“母亲忍不住了,连忙帮女儿脱下了湿衣。”

有似

类似;如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附会》:“驭文之法,有似於此。”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诗:“可怜无益费精神,有似黄金掷虚牝。” 宋 张先 《定风波》词:“有似中秋云外月,皎洁,不团圆待几时圆。”

摸索

(1)

(2) 以小心的尝试性的调查方法发现

摸索道路

(3) 以触觉去探索

在黑暗中沿着墙摸索一个洞口

(4) 寻找

摸索种花生的规律

浣花

(1).即 浣花溪 。 宋 陆游 《岁晚诗》:“ 浣花 道上人谁识,华表千年老 令威 。” 清 戴名世 《李县圃唱和诗》序:“然 子美 故乐 蜀 , 锦江 之上, 浣花 之滨,时时有 子美 ,时时有 子美 之诗也。”参见“ 浣花溪 ”。

(2).即浣花笺。 宋 陆游 《闲居无客戏作长句》诗:“韞玉面凹观墨聚,浣花理腻觉豪飞。”自注:“浣花, 蜀 笺名。”参见“ 浣花牋 ”。

(3).见“ 浣花日 ”。

江头

江边,江岸。 隋炀帝 《凤艒歌》:“三月三日向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 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诗:“江头斑竹寻应遍,洞里丹砂自採还。” 元 沉禧 《一枝花·咏雪景》套曲:“这其间江头有客寻归艇,我这里醉里题诗漫送程。” 苏曼殊 《碎簪记》:“又明日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头观潮。”

抵掌

(1).击掌。指人在谈话中的高兴神情。亦因指快谈。《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 ﹞见説 赵王 於华屋之下,抵掌而谈。”《史记·滑稽列传》:“﹝ 优孟 ﹞即为 孙叔敖 衣冠,抵掌谈语。” 裴駰 集解引 张载 曰:“谈説之容则也。” 唐 韩愈 《送穷文》:“抵掌顿脚,失笑相顾。” 清 魏源 《偶然吟》之八:“学问同献酬,风俗同抵掌。” 康有为 《六哀诗》之二:“足迹徧西域,抵掌好谈兵。”

(2).指掌。《梁书·王僧孺传》:“ 甘泉 遗仪, 南宫 故事,画地成图,抵掌可述。” 宋 王禹偁 《送许制归曹南序》:“然生行周业茂,于人无媿,将见受乡老荐取太常,第犹抵掌尔。”

笑谈

笑话;笑料

传为笑谈

儿辈

孩子们;后辈

佛手

(1).佛的手。 唐 司空图 《杨柳枝》词:“烦暑若和烟露裛,便同佛手洒清凉。”

(2).见“ 佛手柑 ”。

霜叶

(1).经霜的叶子。《魏书·田益宗传》:“霜叶将沦,非劲飈无以速其籜。” 宋 苏轼 《谒金门·秋兴》词:“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霜叶微黄石骨青,孤吟自怪太零丁。”

(2).特指经霜变红的枫叶。 唐 杜牧 《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於二月花。” 宋 张抡 《朝中措·渔父》词之五:“ 松江 西畔水连空,霜叶舞丹枫。” 元 萨都剌 《寓栖云》诗:“最怜八月 江 南好,老雁叫云霜叶红。” 明 刘基 《仍用韵酬衍上人》之二:“有情霜叶欺花貌,无用风荷象客衣。”

戚戚

(1) 相亲的样子

戚戚兄弟

(2) 低语声

戚戚低语

(3) 忧惧;忧伤的样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4) 心动的样子

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

此间

此地

此间已有传闻

冥鸿

(1).高飞的鸿雁。 前蜀 杜光庭 《刁子宗勉太尉谒灵池朱真人洞词》:“伏惟仙君道逸冥鸿,寿逾 辽 鹤。” 清 曹寅 《发横林未到锡山六十里示同舍》诗:“冥鸿沙鸟极升沉,画舫青帘共盍簪。”

(2). 汉 扬雄 《法言·问明》:“鸿飞冥冥,弋人何簒焉。” 李轨 注:“君子潜神重玄之域,世网不能制御之。”后因以“冥鸿”喻避世隐居之士。 唐 陆龟蒙 《和寄题罗浮轩辕先生所居》诗:“暂应青词为宂凤,却思丹徼伴冥鸿。” 明 唐顺之 《登常山山寺次壁间韵》之一:“忧时讥丧狗,逃世托冥鸿。” 明 沉宸荃 《谒梅子真祠》诗:“明哲早见几,冥鸿避矰弋。隐跡 吴 市门,学道此山侧。”

(3).比喻高才之士或有远大理想的人。 唐 李贺 《高轩过》诗:“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别头及第》:“时 杨知至 因以长句呈同年曰:‘由来梁鷰与冥鸿,不合翩翾向碧空。’” 宋 司马光 《和宇文公南涂中见寄》诗:“斥鷃卑飞聊取适,冥鸿高举益难亲。”

卷衣

(1).谓君王赠衣与所爱女子。语出乐府古题《秦王卷衣曲》。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秦王卷衣曲》:“右言 咸阳 春景及宫闕之美, 秦王 卷衣以赠所欢也。” 北周 庾信 《灯赋》:“卷衣 秦后 之牀,送枕 荆臺 之上。” 唐 李白 《怨歌行》:“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荐枕娇夕月,卷衣恋春风。”

(2).借以泛指宫眷;君王之所欢。 唐 李颀 《郑樱桃歌》:“后庭卷衣三万人,翠眉清镜不得亲。” 清 钱谦益 《丙戌南还赠故侯家妓人冬哥四绝句》之三:“卷衣宫女知多少,谁记 邯郸 一曲歌。”

衮衣。帝王及上公的礼服。《礼记·杂记上》:“公袭,卷衣一。” 陆德明 释文:“卷,音衮。” 唐 罗隐 《秦望山僧院》诗:“霸主卷衣纔二世,老僧传锡已千秋。”

分取

分拿;分得。 宋 贺铸 《减字木兰花》词:“谁共登楼,分取烟波一段愁。”如:他一直在我们这里参加劳动,也分取报酬。

月明

(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