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至涪州先寄王员外使君纵

作者:戴叔伦 朝代:唐代

渐至涪州先寄王员外使君纵原文

文教通夷俗,均输问火田。
江分巴字水,树入夜郎烟。
毒瘴含秋气,阴崖蔽曙天。
路难空计日,身老不由年。
将命宁知远,归心讵可传。
星郎复何意,出守五溪边。

诗词问答

问:渐至涪州先寄王员外使君纵的作者是谁?答:戴叔伦
问:渐至涪州先寄王员外使君纵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渐至涪州先寄王员外使君纵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戴叔伦的名句有哪些?答:戴叔伦名句大全

戴叔伦渐至涪州先寄王员外使君纵书法欣赏

戴叔伦渐至涪州先寄王员外使君纵书法作品欣赏
渐至涪州先寄王员外使君纵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273_150

参考注释

文教

(1) 文化和教育

文教工作

文教事业

(2) ;指礼乐法度

(3) 文章教化

文教之宏敷

均输

(1). 汉武帝 实行的一项经济措施。在大司农属下置均输令、丞,统一征收、买卖和运输货物。 汉 桓宽 《盐铁论·本议》:“往者郡国诸侯,各以其物贡输,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故郡国置输官以相给运,而便远方之贡,故曰均输。”《史记·平準书》:“ 桑弘羊 为大农丞,筦诸会计事,稍稍置均输以通货物矣。”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谓诸当所输於官者,皆令输其土地所饶,平其所在时价,官吏於他处卖之,输者既便而官有利。”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三章第二节:“均输平准就是调剂运输和平抑物价。”

(2).北 宋 王安石 新法之一。于 神宗熙宁 二年(公元1069年)实行,授权主管六路财赋和茶、盐、矾、酒税的发运使,凡朝廷所需之货物,尽量在廉价处或近地收购,存储备用。《宋史·王安石传》:“均输法者,以发运之职改为均输,假以钱货,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预知在京仓库所当办者,得以便宜蓄买。”《宋史·食货志下》:“均输之法,所以通天下之货,制为轻重敛散之术,使输者既便,而有无得以懋迁焉。”

(3). 明 末的苛税之一。《明史·李自成传》:“是时, 秦 地所徵曰新餉,曰均输,曰间架,其目日增,吏因缘为姦,民大困。”

(4).古代仓名。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吴 两仓, 春申君 所造。西仓名曰 均输 ,东仓周一里八步。”

(5).古代算法。为“九数”之一。包括以田地的多少、人户的上下求赋税;以道路的远近、负载的轻重求脚费;以物价的高低不一求平均数等。《九章算术·均输》:“均输以御远近劳费。” 刘徽 注:“按:此均输,犹均运也。令户率出车,以行道日数为均,发粟为输。据甲行道八日,因使八户共出一车;乙行道十日,因使十户共出一车;计其在道,则皆户一日出一车,故可为均平之率也。”

火田

(1).以火焚烧草木而田猎。《礼记·王制》:“昆虫未蛰,不以火田。”《尔雅·释天》:“火田为狩。”

(2).火耕之田。《晋书·食货志》:“往者东南草创人稀,故得火田之利。”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吏徵鱼户税,人纳火田租。”

巴字

谓 巴江 或 巴峡 ,曲折似“巴”字。因以喻水流曲折。 唐 徐凝 《荆巫梦思》诗:“相思合眼梦何处,十二峯高巴字遥。” 唐 姚合 《泛觞泉》诗:“杯来转巴字,客坐遶方流。”《文献通考·舆地七》:“ 巴江 自古集来派於﹝ 巴州 ﹞郡治之右,状如‘巴’字,又曰 字江 。”

夜郎

中国古族名和古国名。战国至汉时主要分布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及云南东北部、四川南部。经营农业。已进入奴隶制社会。汉武帝时,大臣唐蒙上书武帝修治夜郎道路,用夜郎精兵征服南越,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破南越后置牂牁郡,封夜郎侯为王,授王印

夜郎滇池。——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毒瘴

有害人体、使人生病的瘴气

秋气

指秋日凄清、肃杀之气。《吕氏春秋·义赏》:“春气至,则草木产,秋气至,则草木落。”《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一:“ 曲江 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 明 刘基 《秋日即事》诗之七:“秋气萧条 宋玉 悲,西风唯有雁相宜。”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其时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气。”

阴崖

背阳的山崖。 汉 马融 《长笛赋》:“惟籦笼之奇生兮,于 终南 之阴崖。” 唐 韦应物 《怀琅邪深标二释子》诗:“白雪埋大壑,阴崖滴夜泉。”《西游记》第九一回:“阴崖积雪犹含冻,远树浮烟已带春。”

曙天

黎明时的天空。 唐 骆宾王 《海曲书情》诗:“白云照春海,青山横曙天。” 唐 戴叔伦 《渐至涪州先寄王员外使君纵》诗:“毒瘴含秋气,阴崖蔽曙天。”

计日

(1).计算日数。《佛说长阿含经》卷十一:“尔时善宿闻佛语已,屈指计日,至七日已。” 宋 陆游 《溪行》诗:“逢人问墟市,计日买薪蔬。”

(2).形容短暂,为时不远。 唐 岑参 《送羽林长孙将军赴歙州》诗:“剖竹向江濆,能名计日闻;隼旗新刺史,虎剑旧将军。” 宋 程洵 《伯羽许见过雨不果》诗:“乡閭驾言归,计日抵旧庐。” 明 陈所闻 《一枝花·赠陈延之》套曲:“怎如你,豹成文,计日也囊脱颖,眼见得凤生雏。”

不由

不能自主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将命

(1).奉命。《仪礼·聘礼》:“将命于朝。” 郑玄 注:“将,犹奉也。”《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凡使人以和为贵,勿迭相矜夸,见於辞色,失将命之体也。” 胡三省 注:“奉命而行,谓之将命。”

(2).传命。《论语·宪问》:“童子将命。” 朱熹 集注:“将命,谓传宾主之言。” 宋 司马光 《与王介甫书》:“ 光 居常无事,不敢涉两府之门,以是久不得通名於将命者。”

归心

(1) 回家的念头。即归思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晋· 王讚《杂诗》

(2) 真心归附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论语·尧日》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魏· 曹操《短歌行》

讵可

岂可。《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天下詎可知,而闭长者乎?” 唐 韩愈 《感春》诗之四:“音容不接祗隔夜,凶讣詎可相寻来。” 清 戴名世 《吴江两节妇传》:“新妇所以不死者,将代吾夫以事其母,詎可失节他适!”

星郎

《后汉书·明帝纪》:“ 馆陶公主 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谓羣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苟非其人, * 受殃,是以难之。’”后因称郎官为“星郎”。 唐 岑参 《送李别将摄伊吾令充使赴武威便寄崔员外》诗:“遥知竹林下,星使对星郎。” 唐 张籍 《早朝寄白舍人严郎中》诗:“凤闕星郎离去远,閤门开日入还齐。” 唐 张谔 《赠吏部孙员外济》诗:“天子爱贤才,星郎入拜来。”

何意

(1).为什么,何故。 宋玉 《神女赋》:“晡夕之后,精神怳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刘整》:“ 整 闻声仍打 逡 , 范 唤问:‘何意打我儿?’”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 瑯瑘王 ﹞遂大怒,询曰:‘至尊已有,我何意无?’”

(2).岂料;不意。《后汉书·申屠蟠传》:“ 蟠 勃然作色曰:‘始吾以子为可与言也,何意乃相拘教乐贵之徒邪?’” 三国 魏 吴质 《答魏太子笺》:“自谓可终始相保,并骋材力,效节明主,何意数年之閒,死丧略尽。”《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吾姊妹居此数十餘年,深蒙 秋公 珍重护惜,何意驀遭狂奴,俗气薰炽,毒手摧残。” 清 顾炎武 《王征君潢具舟小坐栅洪桥下》诗:“何意多同心,合沓来诸方?”

出守

由京官出为太守。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阮始平》:“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 唐 杜甫 《宴忠州使君侄宅》诗:“出守吾家姪,殊方此日欢。”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吕居仁秦少游诗》:“近 王会 出守 吴兴 ,其甥 秦伯阳 以诗送之。”《花月痕》第四六回:“ 剑秋 替他张罗出京,説是朝廷因你肯説话,纔叫你一麾出守的。”参见“ 一麾出守 ”。

溪边

古代传说中的兽名。《山海经·西山经》:“﹝ 天帝之山 ﹞有兽焉,其状如狗,名曰谿边,席其皮者不蛊。” 郭璞 注:“或作谷遗。” 毕沅 曰:“草木鸟兽之名多双声,当为谷遗。”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