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隐者

作者:林景熙 朝代:宋代

天台隐者原文

俗驾不曾到,瘦筇时复携。
肺肝清涧饮,鬓发老岩栖。
野巷犹鸡犬,春城自鼓鞞。
未应人世外,别有武陵溪。

诗词问答

问:天台隐者的作者是谁?答:林景熙
问:天台隐者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林景熙的名句有哪些?答:林景熙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俗驾

世俗人。驾,车驾,借指人。 金 房皞 《送王升卿》诗:“我欲从君觅隐居,却恐山灵嫌俗驾。”

不曾

(1)

没有,从来就没有

一生不曾见过这种人

(2)

亦作“未曾”

瘦筇

指手杖。筇竹,节高干细,可作手杖,故称“瘦筇”。笻,也写作“邛”。 唐 贾岛 《延寿里精舍寓居》诗:“双履与谁逐,一寻青瘦筇。” 前蜀 杜光庭 《题龙鹄山》诗:“抽得闲身伴瘦筇,乱敲青碧唤蛟龙。” 元 仇远 《与子野过永仙观子野明发诗来予次韵》:“坏垣荒径入蒿莱,不惹康衢半点埃。赏静偏怜雏笋长,趁凉自引瘦筇来。”按, 汉 张骞 使 西域 ,曾在 大夏 见邛竹杖。见《史记·大宛列传》。

时复

犹时常。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不才时復託怀玄胜,远咏 老 庄 。” 唐 杜甫 《溪上》诗:“ 西江 使船至,时復问京华。”

肺肝

(1).比喻内心。《礼记·大学》:“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 三国 魏 曹植 《三良》诗:“黄鸟为悲鸣,哀哉伤肺肝。”《新唐书·袁滋传》:“性宽易,与之接者,皆谓可见肺肝。” 郭沫若 《科大大联合》诗:“大联合,弟兄携手,肺肝相向。”

(2).比喻心腹。 唐 杜牧 《与浙西卢大夫书》:“员外七官以某尝获知於郎中,惠然不疑,推置於肺肝间。”

涧饮

饮山涧水。多指隐居生活。 宋 陆游 《醉题》诗:“云栖涧饮未为高,起舞行歌亦足豪。” 宋 朱熹 《卧龙庵记》:“予自少读 龟山先生 杨公 诗,见其记 卧龙 刘君 ,隐居辟穀,木食涧饮,盖已度百岁,而神清眼碧。” 清 高启 《赠杨荥阳》诗:“巖眠曙猿惊,涧饮夏鶯囀。”

鬓发

垂在耳朵前面的一绺头发或一簇卷发

岩栖

见“ 巖栖 ”。

亦作“ 巖栖 ”。1.栖宿在山岩上。旧题 师旷 《禽经》:“山鸟巖栖,原鸟地处。” 张华 注:“山巖之鸟多不巢。”

(2).巢居穴处。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絶交书》:“故 尧 舜 之君世, 许由 之巖栖, 子房 之佐 汉 , 接舆 之行歌,其揆一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序》:“古巢居穴处曰巖栖,栋宇居山曰山居。”

(3).借指隐居。 唐 杜甫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瓢饮唯三径,巖栖在百层。” 前蜀 韦庄 《赠薛秀才》诗:“欲结巖栖伴,何山好薜萝?”

鼓鞞

见“ 鼓鼙 ”。

未应

(1).犹不须。 宋 王安石 《评定试卷》诗:“疑有高鸿在寥廓,未应回首顾张罗。” 宋 陆游 《遣兴》诗:“老去可怜风味在,未应山海混渔樵。”

(2).犹不算;不是。 唐 李白 《梁园吟》:“ 东山 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宋 张纲 《临江仙》词:“年方强仕未应迟。高风轻借便,一鶚看横飞。”

(3).犹不曾。 唐 李白 《关山月》诗:“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嘆息未应闲。” 唐 王维 《听宫莺》诗:“游子未应返,为此始思乡。” 宋 蔡伸 《念奴娇》词:“云浪鳞鳞,兰舟泛泛,共载一轮月。五湖当日,未应此段奇絶。”

(4).不应当。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四:“晨兴步庭除,足弱几不持;论年未应尔,胡为遽如斯?”

人世

整个人类社会;人类世界

降生人世

非人世所堪。——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武陵溪

见“ 武陵源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