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明寺殿悟道后赠之助道颂五首

作者:释普宁 朝代:宋代

原文

二十一年曾苦辛,寻经讨论枉精神。
惊然摸著娘生鼻,翻笑胡僧弄吻唇。

诗词问答

问:《最明寺殿悟道后赠之助道颂五首》的作者是谁?答:释普宁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普宁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普宁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释普宁最明寺殿悟道后赠之助道颂五首书法作品欣赏
最明寺殿悟道后赠之助道颂五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十一

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节;新中国成立于一九四九年的这一天

苦辛

(1).犹辛苦。劳苦艰辛。《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无为守穷贱,轗軻长苦辛。”《后汉书·孔奋传》:“ 奋 力行清絜,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 元 罗志仁 《绝句》:“囓雪 苏郎 受苦辛, 庾公 老作北朝臣。” 清 顾炎武 《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诗:“出营甘旨入奉母,崎嶇州里良苦辛。” 叶圣陶 《未厌集·苦辛》:“男的舍不得女的再担负母亲的苦辛,所以情愿把新生的孩子送掉。”

(2).草名。《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九十里,曰 阳华之山 ,其阳多金玉,其阴多青雄黄,其草多藷藇,多苦辛。”一本作“ 苦莘 ”。

讨论

就某事相互表明见解或论证

内阁召开了紧急会议讨论法律草案

精神

(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惊然

吃惊貌。《刘知远诸宫调·君臣弟兄子母夫妇团圆》:“ 知远 听,惊然,亲出马叫强人。”

胡僧

古代泛称西域、北地或外来的僧人。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药囊亲道士,灰刼问胡僧。” 仇兆鳌 注引 曹毗 《志怪》:“ 汉武帝 穿 昆明池 极深,悉是灰墨,无復土。以问 东方朔 ,曰:‘臣愚不足以知之,可问西域僧。’”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计僧去五六坊,復有一少年,美如冠玉,骑白马,遂扣其门曰:‘适有胡僧到无?’ 布 遽延入,具述胡僧事,其人吁嗟不悦。”《宣和遗事》后集:“及入寺门,见有石鐫二金刚,并拱手对立。又见 胡 僧出迎。”

吻唇

犹口舌。借指物议。 宋 朱熹 《与杨教授书》:“又况孤危之踪,无故常招吻唇。”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