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冰渡雪

作者:牛焘 朝代:清代

偷冰渡雪原文

立地坪头三丈雪,东西阻隔人踪灭。

潜行夜半雪不知,日出未出趁冰结。

吾闻灵湫偷龙水,偷冰之语亦奇绝。

安得仁人民不偷,熏弦一挥阴霾彻。

诗词问答

问:偷冰渡雪的作者是谁?答:牛焘
问:偷冰渡雪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牛焘的名句有哪些?答:牛焘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屑韵

参考注释

地坪

平地;平坦的场地。《 * 词话》第六二回:“ 迎春 与 綉春 在面前地坪上搭着舖。” 茹志鹃 《回头卒》:“三棵老椿树,一个小地坪,高宅基,青砖乌瓦门朝南。”

东西

(1)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吃东西

写东西

(2) 特指人或动物(常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

这小东西真可爱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曹禺《雷雨》

阻隔

两地之间隔绝,难以往来

山川阻隔

人踪

人的踪迹。 唐 柳宗元 《江雪》诗:“千山鸟飞絶,万逕人踪灭。” 唐 崔琪 《击柝赋》:“严城暮兮絶人踪,君门深兮开九重。”

潜行

(1) 在水下行走

潜水员在水下潜行

(2) 秘密行走

在夜间潜行

(3) 专心修行

夜半

见“半夜”

今夜半。——明· 魏禧《大铁椎传》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日出

指太阳初升出地平线或最初看到的太阳的出现

冰结

冰冻。 北齐 刘昼 《新论·文武》:“盛暑炎蒸,必藉凉风;寒交冰结,必处温室。”《云笈七籤》卷九五:“譬如冰寒之堂,淳以冰冻而为,梁柱、牀席、屏幃,莫非冰结。就此中间,云何得火?云何得热?” 鲁迅 《野草·死火》:“这是死火。有炎炎的形,但毫不摇动,全体冰结,象珊瑚枝。”

灵湫

深潭,大水池。古时以为大池中往往多灵物,故称。 唐 王度 《古镜记》:“此灵湫耳,村閭每八节祭之,以祈福祐。” 唐 黄滔 《福州雪峰山故真觉大师碑铭》:“恠石古松,栖蛰龟鹤,灵湫邃壑,隐见龙雷。” 宋 曾巩 《喜雨》诗:“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

奇绝

奇妙到极点

怪石嶙峋,山势奇绝

仁人

有德行的人。《书·泰誓中》:“虽有周亲,不如仁人。” 汉 贾谊 《惜誓》:“悲仁人之尽节兮,反为小人之所贼。”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公仁人也,天相之矣。” 清 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诗之四:“乃知仁人泽,是处皆阳春。”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仁人们或者要问:那么,我们竟不要‘费厄泼赖’么?”

不偷

(1).不苟且;不懈怠。《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俗教安, * 不偷。” 贾公彦 疏:“偷,苟且也。”《荀子·王制》:“使百吏免尽,而众庶不偷。”

(2).不浇薄;不轻佻。《论语·泰伯》:“故旧不遗, * 不偷。” 邢昺 疏:“偷,薄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敬慎威仪,示民不偷。” 薛综 注:“《毛诗》曰:‘敬慎威仪,视民不佻。’ 毛萇 曰:‘佻,偷也。’”

熏弦

同“薰弦”。

《孔子家语.辩乐》:"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后以"熏弦"指《南风歌》。

阴霾

(1).天气阴晦、昏暗。 唐 柳宗元 《梦归赋》:“白日邈其中出兮,阴霾披离以泮释。”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四折:“赤紧的云锁冰崖,风敛阴霾,雪洒尘埃。”

(2).比喻人的心灵上的阴影和不快的气氛。 清 曹寅 《中秋西堂待月寄怀子猷及诸同人》诗:“浊世阴霾难久障,幻人梯栈强高攀。” 茅盾 《色盲》四:“他原是为了纳闷,才来找这位猫脸朋友排解的;他盼望刺激强烈的快语把他心灵的阴霾驱走。”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