诣斋宫叠去岁韵三首·其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诣斋宫叠去岁韵三首·其二原文

春色皇州日午中,六街三市瑞烟笼。

大光延美诚斯日,磐石苞桑敢懈衷。

诗词问答

问:诣斋宫叠去岁韵三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诣斋宫叠去岁韵三首·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诣斋宫叠去岁韵三首·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一

参考注释

春色

(1) 春天的景色

(2) 指脸上的喜色

皇州

帝都;京城。 南朝 宋 鲍照 《侍宴覆舟山》诗之二:“繁霜飞玉闥,爱景丽皇州。” 唐 岑参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鸡鸣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阑。” 前蜀 毛文锡 《柳含烟》词:“低拂往来冠盖,朦朧春色满皇州。” 清 李渔 《慎鸾交·却媒》:“鶯花三月盛皇州,锦帆随波出御沟。” 刘成禺 《洪宪纪事诗》之二八:“崇臺高拱壮皇州,龙眼南窥旺气收。”

日午

中午。 唐 柳宗元 《夏昼偶作》诗:“日午独觉无餘声,山童隔竹敲茶臼。”《水浒传》第六八回:“此时日午时分,前队望见一骑马来,项带铜铃,尾拴雉尾。” 清 吴伟业 《和杨铁崖<天宝遗事诗>》之一:“明朝 曼倩 思言事,日午君王驾未临。”

六街三市

亦称“ 六街三陌 ”。 唐 时 长安 左右有六街,后代都城多保存此制,遂以“六街三市”指都市中热闹繁华区。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六街三市通车马,风流人物类京华。” 元 无名氏 《看钱奴》第二折:“恰便似玉琢成六街三陌,恰便似粉粧就殿阁楼臺。”《三国演义》第六九回:“六街三市,竞放花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这种地方好叫名胜,那六街三市,没有一处不是名胜了。”参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这种地方好叫名胜,那六街三市,没有一处不是名胜了。”参见参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这种地方好叫名胜,那六街三市,没有一处不是名胜了。”参见参见参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这种地方好叫名胜,那六街三市,没有一处不是名胜了。”参见“六街”。

瑞烟

亦作“ 瑞烟 ”。祥瑞的烟气。多为焚香所生烟气的美称。 唐 杜审言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半岭通佳气,中峯绕瑞烟。” 唐 广宣 《早秋降诞日献寿应制》诗之二:“瑞烟薰法界,真偈启仁王。” 宋 吕渭老 《夜游宫·生日代人献江宰》词:“楼角动、玉绳横晓。百和交焚瑞烟遶。”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梵王宫殿月轮高,碧琉璃瑞烟笼罩。”

见“ 瑞烟 ”。

磐石

厚而大的石头

坚如磐石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苞桑

(1).桑树之本。《易·否》:“其亡其亡,繫于苞桑。” 孔颖达 疏:“苞,本也。凡物繫於桑之苞本,则牢固也。”《南史·宋纪上·武帝》:“若乃草昧经纶,化融於岁计,扶危静乱,道固於苞桑。”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民心固结,国势自繫于苞桑矣。”

(2).比喻牢固的根基;根深柢固。 唐 欧阳詹 《吊汉武帝文》:“已临隧炭,几絶苞桑。”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九:“或覆餗而终焉,或苞桑而振者。”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除此三大衅,而国家苞桑之业,已在世世。”

(3).《易·否》:“其亡其亡,繫于苞桑。” 孔颖达 疏:“若能其亡其亡,以自戒慎,则有繫于苞桑之固,无倾危也。”后因用“苞桑”指帝王能经常思危而不自安,国家就能巩固。《后汉书·吴汉盖延等传论》:“ 光武 审《黄石》,存苞桑,闭 玉门 以谢 西域 之质,卑词币以礼 匈奴 之使,其意防盖已弘深。” 李贤 注:“言圣人居天位,不可以安,常自危惧,乃是繫於苞桑也。” 宋 黄庭坚 《书磨崖碑后》诗:“ 明皇 不作苞桑计,颠倒四海由 禄 儿。”《三国演义》第十三回:“人君当守‘苞桑’戒,太阿谁执全纲纪。”

(4).丛生的桑树。《诗·唐风·鸨羽》:“肃肃鴇行,集于苞桑。”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