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岗重九

作者:李新 朝代:宋代

西岗重九原文

天涯一角见重阳,萧洒西风客断肠。
麻紵未更今日白,菊花还似去年黄。
陶潜把酒得开解,宋玉临墙乍感伤。
借问龙山歌会者,座中谁认绿衣郎。

诗词问答

问:西岗重九的作者是谁?答:李新
问:西岗重九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新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新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天涯

在天的边缘处。喻距离很远

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沦落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见重

受到重视。《世说新语·赏誉》:“ 王夷甫 语 乐令 :‘名士无多人,故当容 平子 知。’” 刘孝标 注引《王澄别传》:“ 澄 风韵迈达,志气不羣。从兄 戎 、兄 夷甫 ,名冠当年。四海人士,一为 澄 所题目,则二兄不復措意,云‘已经 平子 ’,其见重如此。” 明 何景明 《何子·处与》:“在疏则恩当而见重,在戚则分当而见轻。”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 楚 声之在 汉 宫,其见重如此。”

萧洒

言行人品超逸而不同流俗

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断肠

(1) 割开或切断肠子。形容极度的、使人承受不了的感情刺激。有时用以形容极度悲伤之情

空断肠兮思愔愔。——蔡琰《胡笳十八拍》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 也有用以形容极度喜爱之情或其他感情作用的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唐·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菊花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形有柄,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由于人工培育,增加了很多品种,颜色、形状和大小变化很大。有的品种可入药

去年

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把酒

拿着酒杯

把酒问青天。——宋· 苏轼《水调歌头》

开解

(1).剖析;分清。 唐 韩愈 《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其説汪洋奥美,关节开解,万端千绪,参错重出。” 明 唐顺之 《叶包庵先生寿序》:“先生为学者説诗,丝联髮比,关窍开解,音节洞朗。”

(2).了解。《南史·张兴世传》:“ 欣泰 负弩射雉,恣情闲放,声伎杂艺,颇多开解。”

(3).宽解;想得开。 宋 苏轼 《与范元长书》之十一:“扶护哀痛,且须勉强开解,卑心忧悬,书不能尽。”《红楼梦》第八二回:“姑娘身上不大好,依我説,还得自己开解着些。” 康有为 《大同书》癸部第一章:“益乐者,与人之神魂体魄,尤适尤宜,发扬开解,懽欣快畅者也。”

(4).开脱解救。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 德宗 怒甚,将加 城 等罪,内外无敢救者,上独开解之, 城 等赖以免。” 宋 赵鼎 《建炎笔录》卷下:“每留身奏事,上必盛怒,言 德远 之过,余每随事开解。”

(5).开导解释。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是夜 鶯鶯 从头对着 张生 ,一一都开解。”《红楼梦》第 * 回:“如若见 林妹妹 伤感,再设法开解。” 赵树理 《“锻炼锻炼”》:“你们闯下了事自己没法了局,我给你们做了开解,倒反落下不是了。”

(6).犹开示,指示。《水浒传》第九十回:“弟子愚蒙,不悟法语,乞吾师明白开解,以释忧疑。”

宋玉

战国 时 楚 人,辞赋家。或称是 屈原 弟子,曾为 楚顷襄王 大夫。其流传作品,以《九辩》最为可信。《九辩》首句为“悲哉秋之为气也”,故后人常以 宋玉 为悲秋悯志的代表人物。又传说其人才高貌美,遂亦为美男子的代称。 唐 张鷟 《游仙窟》:“华容婀娜,天上无儔;玉体逶迤,人间少匹。辉辉面子,荏苒畏弹穿;细细腰支,参差疑勒断。 韩娥 宋玉 ,见则愁生; 絳树 青琴 ,对之羞死。” 宋 周邦彦 《红罗袄·秋悲》词:“ 楚 客忆江蘺,算 宋玉 未必为秋悲。” 明 陈所闻 《闺思》曲之一:“销魂鶯燕偏拖逗,不知 宋玉 何缘独怨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若非 宋玉 墙边过,定是 潘安 车上来。”

感伤

因有所感触而悲伤。尤指过分的和做作的多愁善感

带有几分感伤的心情

他的作品感伤情调太重

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晋· 张载《七哀》

借问

敬辞,用于向别人询问事情;请问

借问酒家何处有?

山歌

短小质朴、节奏自由的民间歌曲,流行于中国南方农村或山区

舟子在那里一面摇橹,一面唱山歌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