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竹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苦竹原文

青冥亦自守,软弱强扶持。
味苦夏虫避,丛卑春鸟疑。
轩墀曾不重,翦伐欲无辞。
幸近幽人屋,霜根结在兹。

诗词问答

问:苦竹的作者是谁?答:杜甫
问:苦竹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苦竹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杜甫的名句有哪些?答:杜甫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225_64

参考注释

青冥

天空

青冥浩荡不见底。——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自守

(1).自保;自为守卫。《穀梁传·襄公二十九年》:“古者天子封诸侯,其地足以容民,其民足以满城以自守也。”《史记·郑世家》:“ 宋 颇与 厉公 兵,自守於 櫟 , 郑 以故亦不伐 櫟 。” 唐 杜甫 《蒹葭》诗:“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 梁启超 《中国地理大势论》:“ 扬子江 之上游也,其险足以自守,其富足以自保。”

(2).自坚其操守。 汉 扬雄 《解嘲》:“攫挐者亡,默默者存;位极者宗危,自守者身全。” 唐 韩愈 《闲游》诗之二:“ 子云 祗自守,奚事九衢尘?” 明 方孝孺 《送吏部员外郎龚彦佐序》:“视其德如乡閭时,不翕翕以趋势,不琐琐以殉利,淡乎自守而不阿。” 清 姚石甫 《桐城麻溪姚氏登科记》:“自我参政府君通籍,至今又十四世,人且数千百计,孝弟未衰,皆清贫自守。”

软弱

指身体衰弱无力气;不坚强

身体软弱无力

软弱无能

扶持

(1) 扶着

(2) 帮助,支撑照料

相互扶持,共渡难关

堂上阿奶仗汝扶持。——清· 袁枚《祭妹文》

夏虫

(1).夏天的虫。 唐 元稹 《表夏》诗之七:“云鸿方警夜,笼鸡正鸣晓……草厌夏虫多,蜩螗定相扰。” 章炳麟 《菌说》:“麋鹿食荐,夏虫茹腐,非甘之也。彼生乎其地,长乎其时,则自以为适矣。”

(2).比喻识见短浅的人。用《庄子·秋水》典。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幼弱则未有所知,衰迈则欢乐并废……况於全百年者,万未有一乎?諦而念之,亦无以笑彼夏虫朝菌也。”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隋书》:“ 宋 以后人不知古义,以纬书为怪诞,妄詆 郑君 ,亦夏虫之见矣。”参见“ 夏虫语冰 ”。

轩墀

(1).殿堂前的台阶。 北周 庾信 《贺新乐表》:“臣等并预钧天,同观张乐,轩墀弘敞,栏槛眺听。” 清 赵申乔 《武功春日谒后稷祠》诗:“词客古今瞻庙貌,村农伏腊走轩墀。”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三河县辽碑》:“因集 宣圣庙 ,见轩墀促窄。”

(2).指厅堂。 唐 杜甫 《苦竹》诗:“轩墀曾不重,剪伐欲无辞。” 仇兆鳌 注:“轩墀乃富贵家厅事。” 清 许承钦 《古寺》诗:“或见虎倀驱部落,时闻梵妓舞轩墀。” 清 张元昇 《坐友人东轩对月》诗:“故人有好怀,招我坐轩墀。”

(3).借指朝廷。《新唐书·贾耽传》:“臣幼切磋於师友,长趋侍於轩墀。” 宋 李纲 《乞罢尚书左仆射第三表》:“岂进退去就之敢轻,盖规矩準绳之难合,轩墀将远,涕泪交零!”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为政之始,思厚儒风,轩墀近臣,思备顾问,如其不知人疾苦,何以膺朕眷求?”

翦伐

(1).砍伐。 唐 李白 《登梅岗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诗:“冥居顺生理,草木不翦伐。” 明 宋濂 《宁山续说》:“自丧乱以来, 淮 楚 先被其害,崖非不高也,谷非不深也,亦罹其蹂践翦伐之苦,尽失其故态。”

(2).讨伐。 唐 柳宗元 《为裴中丞上裴相乞讨黄贼状》:“虽狐鼠之陋,无足示威,而蜂蠆之微,犹能害物,必资翦伐,方致和平。” 宋 苏舜钦 《己卯冬大寒有感》诗:“然由在遇专,丑类易翦伐。” 清 曾国藩 《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此军经营 安庆 ,翦伐沿 江 诸城,凋丧尚少。”

无辞

(1).不辞让;不推辞。《礼记·哀公问》:“固臣敢无辞而对。” 郑玄 注:“辞,让也。” 宋 苏轼 《再游径山》诗:“此生更得几回来,从今有暇无辞数。”

(2).没有言辞;没有口实。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其书战伐,甚谨;其恶战伐,无辞。何也?” 宋 梅尧臣 《鬼火后赋》:“客惭忸无辞而起,余方掩乎衡门。” 叶圣陶 《穷愁》:“﹝博徒﹞投其博具於地,意欲令无见,则无辞可以加罪。”

幸近

宠幸亲近。《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次公 父 隆 ,轻车武射也。以善射, 景帝 幸近之也。”

幽人

(1).幽隐之人;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孔颖达 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后汉书·逸民传序》:“ 光武 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顾炎武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

(2).指幽居之士。 宋 苏轼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霜根

(1).白色的草木根。亦指经冬不凋的树木的根或苖。 南朝 宋 王僧达 《和琅琊王依古》:“仲秋边风起,孤蓬卷霜根。” 唐 杜甫 《凭韦少府觅松树子》诗:“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 宋 苏轼 《王维吴道子画》诗:“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 宋 苏轼 《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之三:“而今纵老霜根在,得见 刘郎 又独来。”

(2).比喻白色须发。 宋 王安石 《次韵答陈正叔》之一:“青衫憔悴北归来,髮有霜根面有埃。” 明 袁宏道 《嘲谢道人白须》诗之三:“奼水仙铅积许多,霜根欲茁可如何?”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