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人求田

作者:李复 朝代:宋代

托人求田原文

绿绕随城潏水流,百年那免问菟裘。
泉甘易汲能蠲疾,土沃翻耕每报秋。
欲托高人论地券,共期他日老渔舟。
归身未到心先到,得此余无一事求。

诗词问答

问:托人求田的作者是谁?答:李复
问:托人求田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复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复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水流

(1) 泛指江、河

湖泊星罗棋布,水流纵横交错

(2) 水的流动

(3) 流动着的水

水流湍急

水流畅通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菟裘

地名。在今 山东省 泗水县 。《左传·隐公十一年》:“ 羽父 请杀 桓公 ,以求大宰。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 菟裘 ,吾将老焉。”后因以称告老退隐的居处。 宋 陆游 《暮秋遣兴》诗:“买屋数间聊作戏,岂知真用作菟裘。” 元 耶律楚材 《过燕京和陈秀玉韵》之四:“自料荒疏成弃物,菟裘归计乞封留。”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九:“谅无 郗嘉宾 ,为我谋菟裘。”

蠲疾

治愈疾病。 明 杨珽 《龙膏记·酬咏》:“他金丹蠲疾,既投续命之胶;玉薤临风,又吐惊人之语。”

翻耕

(1) 使草皮翻入土里或把土翻上来

收获后应该翻耕土壤

他急于回家,急于翻耕他的田地

(2) 耕以备种植

带着耕畜和大耙,从田里走出来,…刚才他正在那里翻耕豆地

高人

(1)

(2) 高士

高人何点,蹑屩(草鞋)于 钟阿;征士 刘虯,献书于卫兵。—— 南朝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3) 学术、技能高超的人

地券

旧时买卖或典当土地所立的契约。载明土地的面积、价格及坐落、四至等。已经纳税并由政府盖印的称“红契”;未经政府盖印的为“白契”。 宋 王安石 《寄友人》诗之一:“一篇封禪才难学,三亩蓬蒿势易求。欲与山僧论地券,愿为邻舍事田畴。”《宋史·包拯传》:“或持地券自言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他日

(1) 将来;来日,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

他日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他日驴一鸣。——《战国策·魏策》

他日不忘老人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愿他日得志。

(2) 以往;昔日

渔舟

渔船

归身

犹投靠。《后汉书·冯异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可以归身。”《南齐书·戴僧静传》:“﹝ 僧静 ﹞遂归身随从征伐。”

一事

(1).一件事。《淮南子·缪称训》:“察於一事,通於一伎者,中人也。”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宋 陈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纲纪总摄,法令明备,郡县不得以一事自专也。” 清 郑燮 《赠博也上人书》诗:“独有老僧无一事,水禽沙鸟听关关。”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三段:“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2).同一件事;同一类事。《公羊传·僖公元年》:“此一事也,曷为復言 齐 师、 宋 师、 曹 师?不復言师,则无以知其为一事也。”《后汉书·桓谭传》:“又见法令决事,轻重不齐,或一事殊法,同罪异论,姦吏得因缘为市。”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同一月也,出於 牛氏 之口者,言言欢悦;出於 伯喈 之口者,字字凄凉。一座两情,两情一事,此其针线之最密者。”

(3).专一其事。《管子·心术下》:“一事能变曰智。” 尹知章 注:“能专一其事,能变而动之谓智也。”

(4).服役一次。《汉书·贾捐之传》:“ 孝文皇帝 閔中国未安,偃武行文,则断狱数百,民赋四十,丁男三事而一事。”

(5).方言。业务或组织上有关系的。如:这家药铺和 北京 同仁堂 药铺是一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