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避暑山庄即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至避暑山庄即事原文

露重山田霁晓云,广仁岭过意增欣。

城隍永吁金瓯固,孔庙新排石鼓文。

行庆今年萃中外,持盈一已勖忧勤。

髫龄敢忘承恩地,祖训聪听尊所闻。

诗词问答

问:至避暑山庄即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至避暑山庄即事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至避暑山庄即事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五十八

2. 热河自井里皇祖缔搆山庄以来民物恬熙殷富俨成一大都会壬辰岁命升为承德府依祀典创建祈城隍庙每岁临幸山庄必先亲致瓣香以保障

参考注释

重山

重迭的山。 晋 左思 《魏都赋》:“由重山之束阨,因长川之裾势。”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蛮陬夷徼,重山万里。” 宋 张元干 《菩萨蛮》词:“归恨隔重山,楼高莫凭栏。”

过意

(1).过分看重。《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臣 弘 罢駑之质,无汗马之劳,陛下过意擢臣 弘 卒伍之中,封为列侯,致位三公。” 唐 陈子昂 《谏用刑书》:“臣本 蜀 之匹夫,宦不望达;陛下过意,擢臣草莽之下,升在麟臺之阁。” 宋 陈师道 《答秦觏书》:“再惠诗,雍雍有家法,诵之数日不休,固为足下贺。不图过意,责以师教,闕然无以为报,惟媿而已。”

(2).良心上过得去;心安理得。 宋 欧阳修 《与李留后书》:“初深欲自书,屡试书数本,皆自嫌不过意,遂已。” 明 冯梦龙 《量江记·宫眷北行》:“迎新弃旧,我心下不过意。”《红楼梦》第六一回:“这里 宝二爷 不过意,要替他认一半。” 郭沫若 《恢复·诗和睡眠争夕》:“我也并不是要来扰乱他的清神,不过他惺忪忪地难使人过意。”

城隍

(1) 护城河

(2) 道教指城池的守护神

金瓯

(1).金的盆、盂之属。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四:“妇以金甌、麝香囊与婿别,涕泣而分。”《明史·钱龙锡传》:“帝倣古枚卜典,贮名金甌,焚香肃拜,以次探之。” 清 黄遵宪 《感事》诗:“金甌亲卜比公卿,领取冰衔十日荣。”

(2).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以指国土。《南史·朱异传》:“﹝ 武帝 ﹞尝夙兴至 武德閤 口,独言:‘我国家犹若金甌,无一伤缺。’” 唐 司空图 《南北史感遇》诗之五:“兵围 梁 殿金甌破,火发 陈 宫玉树摧。” 清 秋瑾 《鹧鸪天》词:“金甌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毛 * 《清平乐·蒋桂战争》词:“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3).酒杯的美称。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蔡宅祝寿》:“春花明彩袖,春酒泛金甌。” 明 沉采 《千金记·夜宴》:“碧月照金甌,银河灿珠斗。”

孔庙

祭祀孔子的庙宇

石鼓文

石鼓上刻的铭文,也指这种铭文所用的字体。石鼓是战国时秦国留存下来的文物,略象鼓,共有十个,上面刻有四言诗铭文,唐代初年在今陕西凤翔县发现,现存北京

行庆

犹行赏。《礼记·月令》:“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 郑玄 注:“庆谓休其善也。” 唐 元稹 《令狐楚等加阶制》:“既当行庆之恩,宜用加崇之典。”《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二年》:“先是郊祀行庆,中外官吏皆进秩, 準 ( 寇準 )遂率意轻重,其素所喜者多得臺省清秩,所恶及不知者即叙退之。”

今年

指现在的这一年

中外

里面和外面

中外不得相救

中外交荐。——《明史》

持盈

保守成业。语本《老子》:“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国语·越语下》:“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 韦昭 注:“持,守也。盈,满也。”《后汉书·蔡邕传》:“心恬澹於守高,意无为於持盈。” 唐 刘禹锡 《上门下裴相公启》:“然持盈之术,古所难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俾后御民者咸知懔朽索,戒持盈。”

忧勤

亦作“ 忧懃 ”。多指帝王或朝廷为国事而忧虑勤劳。《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且夫王事固未有不始於忧勤,而终於佚乐者也。”《东观汉记·刘般传》:“ 建初 元年,拜为宗正,忧勤国事,夙夜不怠。” 唐 白居易 《贺雨》诗:“忧勤不遑寧,夙夜心忡忡。” 宋 苏轼 《司马温公行状》:“公言:‘近岁士大夫以言为讳,閭阎愁苦於下,而上不知,明主忧懃於上,而下无所诉,此罪在羣臣。’” 清 魏源 《道中杂言》诗之三:“九重日忧勤,四海日疮痍。”

髫龄

童年,幼年

恩地

唐 以来对师门的称呼。 唐 李商隐 《为举人上翰林萧侍郎启》:“倘蒙犹枉铅华,更施丹雘,俾其恩地不在他门。” 冯浩 笺注:“ 唐 人称师门为恩地。”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三:“初除京兆府参军,恩地即 杜相 审权 也。” 宋 岳珂 《桯史·陈了翁始末》:“上临朝谓 文肃 曰:‘ 瓘 如此报恩地耶!’”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武弁报恩》:“ 钱寧 罪恶,死不足赎,亦能不负恩地,曲报知己。”

祖训

(1).祖先的遗训。语本《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 孔 传:“皇,君也。君祖 禹 有训戒。”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开读有感》:“庙謨可使归权倖,祖训由来重变更。”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六三回:“ 顺治 后颇谨遵祖训,传到 咸丰 时候,已是年深月久,把祖训渐渐忘怀。”

(2).祖父的训戒。 清 曾国藩 《日记·问学》:“余之不信僧巫,不信地仙,颇能谨遵祖训父训,而不能不信药。”《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到了孙述祖训,笔之於书,想要垂教万世。”

聪听

(1).明于听取;明于辨察。《书·酒诰》:“聪听祖考之彝训,越小大德,小子惟一。” 汉 扬雄 《法言·吾子》:“或问苍蝇红紫,曰:‘明视’;问 郑 卫 之似,曰;‘聪听。’” 唐 张说 《<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敏识聪听,探微镜理。” 章炳麟 《<新方言>序》:“诸州国殊言詰詘者,虽未尽憭,儻得模略,足以聪听知原,后生不可待也。”

(2).特指君主的听闻。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六:“而当时主眷之隆,已駸駸以重臣相待。盖 闽 中作令之政声,早达聪听也。”

所闻

所听到的;所知道的。《商君书·更法》:“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汉书·刘向传》:“臣幸得託肺附,诚见阴阳不调,不敢不通所闻。”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汉 ,无论 魏 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人君耳习於所闻,则喜諛而恶直。”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