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作者:曾惇 朝代:宋代

水龙吟原文

去年看月诗成,援毫曾寄鄞江守。
流传乐府,惭非宾客,竹枝杨柳。
今岁江楼,载勤歌扇,青蛾应奏。
况铃斋初驻,凉生燕寝,有香雾凝清昼。
遥想十洲三岛,对冰轮、寒光依旧。
主人来自,清都碧落,天香满袖。
寄语嫦娥,剩留清照,时为公寿。
恐明光诏下,翩然归去,试为霖手。

诗词问答

问:水龙吟的作者是谁?答:曾惇
问:水龙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水龙吟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曾惇的名句有哪些?答:曾惇名句大全

曾惇水龙吟书法欣赏

曾惇水龙吟书法作品欣赏
水龙吟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去年

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援毫

执笔。 唐 方干 《李侍御上虞别业》诗:“真为援毫方掩卷,常因按曲便开尊。” 宋 苏轼 《次韵刘贡父所和韩康公忆持国》之一:“援毫欲作衣冠表,盛事终当继八 萧 。” 明 刘基 《题仲山和尚群鱼图》诗:“上人安知身非鱼,援毫貌出态更殊。”

流传

谣言、新闻或其他信息在人们中间的传播

流传后世

一则正在流传的谣言

乐府

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后世把采集的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也叫做“乐府”

许用德制乐府。——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宾客

(1)

(2) 客人的总称

宾客盈门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3) 门客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得,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竹枝

(1).竹子的小枝。 唐 杜甫 《示从孙济》诗:“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唐 刘沧 《题古寺》诗:“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

(2).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 巴渝 (今 四川 东部)一带民歌, 唐 诗人 刘禹锡 据以改作新词,歌咏 三峡 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诗:“盪桨 巴 童歌《竹枝》,连檣估客吹 羌 笛。” 宋 范成大 《夔门即事》诗:“《竹枝》旧曲元无调,麴米新篘但有闻。”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纪映淮》:“ 金陵 纪青 ……女名 映淮 ,字 阿男 ,尝有《秦淮竹枝》云:‘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疎树几行。不与行人綰离别,赋成 谢 女雪飞香。’” 朱自清 《中国歌谣》三:“《词律》云:‘《竹枝》之音,起于 巴 蜀 唐 人所作,皆言 蜀 中风景。后人因效其体,于各地为之。’这时《竹枝》已成了一种叙述风土的诗体了。”

(3).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十四字,分平韵、仄韵两体。

杨柳

(1) 杨树和柳树的合称

(2) 专指柳树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 古曲名,即“折杨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

今岁

指今年

今岁是个丰收年

歌扇

(1).歌舞时用的扇子。 北周 庾信 《和赵王看伎》:“ 緑珠 歌扇薄, 飞燕 舞衫长。” 唐 戴叔伦 《暮春感怀》诗:“歌扇多情明月在,舞衣无意彩云收。” 清 邹式金 《<杂剧三集>小引》:“今风流云散,舞衫歌扇,皆化为异物矣!”

(2).指歌女写上曲目的折扇。

青蛾

(1).青黛画的眉毛;美人的眉毛。 南朝 宋 刘铄 《白紵曲》:“佳人举袖辉青蛾,掺掺擢手映鲜罗。” 唐 杜甫 《一百五日夜对月》诗:“仳离放红蕊,想象嚬青蛾。” 清 姚鼐 《送胡豫生之山西》诗:“緑尊满捧青蛾低,美人壮士各有思。”参见“ 黛眉 ”、“ 蛾眉 ”。

(2).借指少女、美人。 前蜀 韦庄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诗:“却愁宴罢青蛾散, 扬子江 头月半斜。” 宋 晏殊 《木兰花》词之七:“炉中百和添香兽,帘外青蛾回舞袖。” 宁调元 《无题集元人句》:“唤取青蛾对酒歌,思归无路欲如何。”

铃斋

古代州郡长官办事的地方。 唐 韩翃 《赠郓州马使君》诗:“他日铃斋内,知君亦赋诗。” 宋 范仲淹 《依韵答贾黯监丞贺雪》:“铃斋贺客有喜色,饮酣歌作击前筹。” 宋 柳永 《早梅芳》词:“铃斋少讼,宴馆多欢。”

燕寝

(1).古代帝王居息的宫室。《周礼·天官·女御》:“女御掌御叙于王之燕寝。”《礼记·曲礼下》“天子有后,有夫人” 唐 孔颖达 疏:“《周礼》王有六寝,一是正寝,餘五寝在后,通名燕寝。” 唐 杜甫 《唐故德仪赠淑妃皇甫氏神道碑》:“盖所以教本古训,发皇妇道,居具燕寝之仪,动有环珮之节。”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常朝》:“本朝列圣忧勤政事,凡离宫燕寝,无不披览奏章,召对大臣。” 王国维 《观堂集林·明堂庙寝通考》:“古之燕寝有东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其南宫之室谓之适室,北宫之室谓之下室,东西宫之室则谓之侧室。四宫相背於外,四室相对於内,与明堂、宗庙同制。其所异者,唯无太室耳。”

(2).泛指闲居之处。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夫圣人之书,所以设教,但明练经文,粗通注义,常使言行有得,亦足为人,何必‘ 仲尼 居’即须两纸疏义,燕寝讲堂,亦復何在?” 王利器 集解:“燕寝,閒居之处。” 宋 洪迈 《夷坚乙志·魏陈二梦》:“﹝ 陈阜卿 ﹞除 建康 留守,思 德言 所终之地,大恶之。既至,凡居室燕寝,皆避不敢往。” 清 赵翼 《平姚海明府卓荐入都》诗:“ 石壕 夜静追符少,燕寝香凝好句成。”

(3).指卧室。 章炳麟 《蕲黄母铭》:“以六月十日日昳,卒於燕寝。”

(4).公馀休息;睡眠。 宋 陆游 《问候叶通判启》:“春容方丽,燕寝多閒,冀调兴止之宜,用副倾依之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仙》:“ 刘 归,假贵家广宅,备客燕寝,洒扫光洁。”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陆双全》:“有 陆郎 双全 者, 苏州 人。貌韶秀,为侍郎所钟爱,每燕寝间,非 陆 侍侧,则终夜不寝。”

香雾

(1).香气。 南朝 梁 刘孝标 《送橘启》:“南中橙甘,青鸟所食。始霜之旦,采之风味照座,劈之香雾噀人。” 明 张月坞 《一封书·次韵送别》曲:“离亭宴未终,玉肌消,金釧鬆,晴波香雾笼,人自伤心水自东。” 茅盾 《子夜》一:“而在这香雾中, 吴老太爷 看见一团蓬蓬松松的头发乱纷纷地披在白中带青的圆脸上。”

(2).指雾气。 唐 杜甫 《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仇兆鳌 注:“雾本无香,香从鬟中膏沐生耳。” 宋 苏轼 《与述古自有美堂乘月夜归》诗:“凄风瑟缩经絃柱,香雾凄迷著髻鬟。” 清 龚自珍 《南歌子》词:“香雾漫空溼,珠帘窣地横。”

清昼

白天。 唐 李白 《秦女休行》:“手挥白杨刀,清昼杀讎家。” 宋 杨万里 《题望韶亭》诗:“ 嶧山 桐树半夜鸣, 泗水 石头清昼跃。” 清 王贵一 《观仲儒熹儒煮茗》诗:“熏风破微炎,细雨洒清昼。”

遥想

回想很久以前的事

遥想当年

十洲三岛

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王乐仙得道》:“某於十洲三岛,究访并无此人名籍,后检 蓬莱 謫籍中,始见其名氏乡里也。”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二折:“你看那縹渺间十洲三岛,微茫处閬苑 蓬莱 。”《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 魏生 此时,恍恍惚惚,如已在十洲三岛之中矣。”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求仙者何必十洲三岛乎!”参见“ 十洲 ”、“ 三岛 ”。

冰轮

指明月。 唐 王初 《银河》诗:“歷歷素榆飘玉叶,涓涓清月溼冰轮。” 宋 苏轼 《宿九仙山》诗:“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西游记》第二五回:“ 行者 道:‘此时万籟无声,冰轮明显,正好走了去罢。’”京剧《贵妃醉酒》:“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早又东升。”

寒光

惨白令人心寒的光

寒光一闪,刀已出鞘

依旧

依然像从前一样

书房的陈设依旧未变

主人

(1) 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

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财物的所有人

无罪于主人。——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权力的所有人;有其他人为其工作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狗、马等的所有者

国家的主人

主人与仆人

打狗也得看主人

(4) 接待宾客的人

主人下马客在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

主人忘归客不发。

来自

表示来源,但通常不带有肇始之意,而指从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通过赋与、移转、演绎、模仿或再生而发生

主要收入来自开采煤矿

清都

(1).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阙。《楚辞·远游》:“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 清都 。”《列子·周穆王》:“ 清都 、 紫微 、 钧天 、 广乐 ,帝之所居。” 宋 苏轼 《隆祐宫设庆宫醮青词》:“伏以 长乐 告成,光动紫宫之像; 清都 下照,诚通絳闕之僊。”

(2).帝王居住的都城。 晋 左思 《魏都赋》:“盖比物以错辞,述清都之闲丽。” 唐 杨炯 《崇文馆宴集诗序》:“皇家以中枢北极,清都有天子之宫。” 宋 陆游 《谢赐历日表》之二:“詔班新历,虽举彝章;地近清都,独先下拜。”

碧落

天空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 白居易《长恨歌》

天香

(1).芳香的美称。 北周 庾信 《奉和同泰寺浮图》:“天香下桂殿,仙梵入伊笙。” 唐 李白 《庐山东林寺夜怀》诗:“天香生空虚,天乐鸣不歇。” 前蜀 贯休 《山居》诗之二二:“岂知知足金仙子,霞外天香满毳袍。” 清 纳兰性德 《桑榆墅同梁汾夜望》诗:“无月见村火,有时闻天香。”

(2).特指桂、梅、牡丹等花香。 宋 刘克庄 《念奴娇·木犀》词:“却是小山丛桂里,一夜天香飘坠。” 清 方文 《送春日偕束茹吉等看牡丹》诗:“信有天香亦倾国,金罍在手莫辞乾。” 郭沫若 《梅花树下醉歌》:“你从你自我当中,吐露出清淡的天香。”

(3).指宫廷中用的薰香;御香。 唐 皮日休 《送令狐补阙归朝》诗:“朝衣正在天香里,諫草应焚禁漏中。” 唐 黄滔 《奉和翁文尧员外经过七林书堂见寄》:“駟马宝车行赐礼,金章紫綬带天香。”

(4).祭神、礼佛的香。 唐 沉佺期 《乐城白鹤寺》诗:“潮声迎法鼓,雨气湿天香。”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元旦大朝会》:“元旦侵晨,禁中 景阳 鐘罢,主上精虔炷天香,为苍生祈百穀於上穹。”

(5).指美女。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选姿》:“非止国色难亲,天香未遇,即强颜陋质之妇,能见几人。”参见“ 国色天香 ”。

寄语

传话给某人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陆游《渔家傲·寄仲高》

寄语故人

嫦娥

(1) 又作“姮娥”。传说中后羿的妻子,后从人间飞升到月亮。

羿请不死之药于 西王母, 嫦娥窃之以奔月。——《搜神记》

(2) 后比喻美女

清照

清澈明亮。《世说新语·容止》“ 裴令公 目 王安丰 眼烂烂如巖下电”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王戎 形状短小,而目甚清炤,视日不眩。”

时为

犹专为,单为。《敦煌变文集·难陀出家缘起》:“缘有 孙陁罗 是妻,容颜殊胜,时为恋着是妻,世尊千方万便,教化令教出家,且不肯来。” 蒋礼鸿 通释:“‘时为’犹如説专为、单为。”

明光

(1).日光。亦指白日,太阳。 南朝 宋 鲍照 《学刘公干体》诗之五:“白日正中时,天下共明光。” 南朝 梁武帝 《东飞伯劳歌》:“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幃綺帐脂粉香。”

(2).铠甲名。铁铠。 三国 魏 曹植 《上先帝赐铠表》:“先帝赐臣鎧:黑光、明光各一领。”

(3).明亮;光亮。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诗:“金膏灭明光,水碧缀流温。”《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小夫人将一串一百单八颗西珠数珠,颗颗大如鸡荳子,明光灿烂。”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他俩的雨衣都让雨水洗得明光发亮。”

(4).指神话中昼夜常明的 丹丘 。《楚辞·王褒<九怀·通路>》:“朝发兮 葱岭 ,夕至兮 明光 。” 王逸 注:“暮宿东极之 丹峦 也。”《楚辞·远游》“仍羽人於 丹丘 兮,留不死之旧乡” 汉 王逸 注:“因就众仙於 明光 也, 丹丘 昼夜常明也。《九怀》曰‘夕宿乎 明光 ’, 明光 即 丹丘 也。”按,《九怀》中之 丹峦 即 丹丘 。

(5). 汉 代宫殿名。后亦泛指朝廷宫殿。 唐 武元衡 《出塞作》诗:“要须洒扫龙沙净,归謁 明光 一报恩。” 宋 苏轼 《次韵钱穆父》:“老入 明光 踏旧班,染鬚那復唱《阳关》。” 清 陈梦雷 《秋兴》诗之八:“当年起草侍 明光 ,鱸鱠娱亲请尚方。”参见“ 明光殿 ”。

翩然

形容动作轻松迅速的样子

翩然起舞

归去

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