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

作者:释德洪 朝代:宋代

上巳原文

桃花落尽柳阴成,寒食风光小雨晴。

半掩宝书凭几坐,满庭芳草为谁生。

诗词问答

问:上巳的作者是谁?答:释德洪
问:上巳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上巳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释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德洪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参考注释

桃花

亦作“ 桃华 ”。1.桃树所开的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 唐 张志和 《渔父》词之一:“ 西塞 山前白鷺飞,桃花流水鱖鱼肥。” 元 贯云石 《折桂令·送春》曲:“落日啼鹃,流水桃花。” 清 龚自珍 《宋先生述》:“朱书如桃华,日罄五七十纸。” 杨朔 《海市》:“年年桃花开时,就像那千万朵朝霞到海岛上来。”

(2).形容女子容貌。 唐 温庭筠 《照影曲》:“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 清 徐士銮 《宋艳·驳辨》:“诗云:一从蕙死兰枯后,刚道桃花好面皮。”

(3).指桃花马。 唐 岑参 《玉门关盖将军歌》:“桃花叱拨价最殊,骑将猎向城南隅。” 宋 郭昭符 《秋日同知州潘赞善朝阳岩闲望归郡中书事》诗:“画橈渌水沙棠轻,朱鞅追风桃花速。”

(4).“ 桃花水 ”的省称。指春汛。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相逢为我话留滞,桃花春涨孤舟起。”

(5).病名。癣的一种。 清 陆长春 《香饮楼宾谈·徐氏二女》:“次女犯桃花百日,为美玉之玷。”

柳阴

亦作“ 柳荫 ”。1.柳下的阴影。诗文中多以柳阴为游憩佳处。 北周 庾信 《忝在司水看治渭桥》诗:“平隄石岸直,高堰柳阴长。” 唐 康骈 《剧谈录·曲江》:“入夏则菰蒲葱翠,柳阴四合,碧波红蕖,湛然可爱。” 宋 苏轼 《三月二十日开园》诗之二:“西园牡籥夜沉沉,尚有游人卧柳阴。”《花月痕》第八回:“﹝ 荷生 ﹞便令 青萍 拂去了身上尘土,将马繫在柳阴中。”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八:“这个消息成了镇上人们晚饭后柳荫下的夕阳会聚谈的资料。”

(2).指枝叶茂密的柳林。《 * 词话》第二七回:“柳阴中忽噪新蝉,见流萤飞来庭院。” 许杰 《惨雾》上:“柳荫里面喊出了一班人马。”

寒食

(1).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 春秋 时 晋文公 负其功臣 介之推 。 介 愤而隐于 绵山 。 文公 悔悟,烧山逼令出仕, 之推 抱树焚死。人民同情 介之推 的遭遇,相约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为悼念。以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按,《周礼·秋官·司烜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国中”,则禁火为 周 的旧制。 汉 刘向 《别录》有“寒食蹋蹴”的记述,与 介之推 死事无关; 晋 陆翽 《邺中记》、《后汉书·周举传》等始附会为 介之推 事。寒食日有在春、在冬、在夏诸说,惟在春之说为后世所沿袭。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麦粥。” 唐 韩翃 《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元 仙村人 《春日田园杂兴》诗:“村村寒食近,插柳遍檐牙。” 清 吴兰修 《黄竹子传》:“临行,﹝ 竹子 ﹞执生手曰:‘此归又罹虎口!若得了儂业债,则寒食梨花,求麦饭一盂、纸钱一束,上 真孃 墓一弔;薄命人死无恨耳!’”又,有的地区亦称清明为寒食。 明 张煌言 《舟次清明拈得青字》诗:“欲隐尚违惭 介子 ,年年寒食卧江汀。”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塋而已。” 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绕了一个大弯,赶到故乡,却正好还在清明寒食的节前。”参阅《太平御览》卷三十、 宋 洪迈 《容斋三笔·介推寒食》、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寒食不必清明》。

(2).吃冷的食物。《后汉书·周举传》:“ 太原 一郡,旧俗以 介子推 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 晋 陆翽 《邺中记》:“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煑粳米及麦为酪,杏仁煮作粥。”《北堂书钞》卷一四三引 晋 孙楚 《祭介子推文》:“ 太原 咸奉 介君 之灵,至三月清明,断火寒食,甚若先后一月。”

(3).犹冷食。指寒食节吃的冷的食物。《岁时广记·寒食上·冻薑豉》引 宋 吕原明 《岁时杂记》:“寒食:煑豚肉并汁露顿,候其冻取之,谓之薑豉,以荐饼而食之。或剜以匕,或裁以刀,调以薑豉,故名焉。”《岁时广记·寒食上·冻薑豉》引 宋 吕原明 《岁时杂记》:“寒食以糯米合采蒻叶裹以蒸之。或加以鱼鹅肉鸭卵等。又有置艾一叶于其下者。”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时品》:“香椿芽拌麪筋,嫩柳叶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

风光

(1) 风景;景物

江南三月好风光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毛 * 《沁园春·雪》

(2) 名胜风景

(3) 光耀,体面(含贬义)

小雨

指雨量不大的雨(24小时内雨量达10毫米或一小时内雨量在2.5毫米以下的雨)

宝书

(1).指 周 代的官修的史书。《公羊传经传解诂·隐公第一》 唐 徐彦 疏:“昔 孔子 受端门之命,制《春秋》之义,使 子夏 等十四人求 周 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 周 史而言宝书者,宝者保也,以其可世世传保以为戒,故云宝书。”

(2).泛指珍贵的书籍。 唐 李白 《猛虎行》:“宝书长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 宋 黄庭坚 《双井茶送子瞻》诗:“人间风月不到处,天上王堂森宝书。”

(3).用为谑称。 鲁迅 《且介亭杂文·买<小学大全>记》:“对于这类宝书,却从不敢作非分之想。”

(4).指佛教经典。 南朝 梁 江淹 《休上人怨别》诗:“宝书为君掩,瑶琴詎能开。” 唐 刘禹锡 《送深法师游南岳》诗:“飞锡无定所,宝书留旧房。” 宋 苏轼 《宿圆通禅院》诗:“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5).皇帝的玺书。《新唐书·车服志》:“ 天宝 初,改璽书为宝书。”《新唐书·李栖筠传》:“军国大事以宝书易墨詔。”

(6).珍贵的书信或书法。 唐 温庭筠 《春日》诗:“宝书无寄处,香轂有来期。” 元 张翥 《题李早女真三马扇头》诗:“宝书玉轴充内府,时以 李早 当 龙眠 。”

凭几

(1).《书·顾命》:“皇后凭玉几,道扬末命。”后以“凭几”指帝后临终付托。 宋 苏轼 《答许状元启》:“先皇帝未明求衣,久已格於至治,洮盥凭几,尚不忘於选贤。”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阁·隆庆七相之去》:“至 穆宗 凭几,仅 高 张 二公受遗。”《明史·后妃传二·穆宗孝定李太后》:“先生亲受先帝付託,其朝夕纳诲,终先帝凭几之谊。”

(2).凭靠几案。 唐 韩愈 《代张籍与李浙东书》:“閤下凭几而听之,未必不如听吹竹弹丝、敲金击石也。”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二》:“凭几其杖,顾盼指使,则徒隶之人至。”

靠在几上。 宋 朱熹 《答陈才卿书》:“ 熹 今年足疾为害甚於常年,气全满,凭几不得,缘此礼书不得整顿。” 宋 毛幵 《满江红·怀家山作》词:“但等閒、凭几看南山,云相逐。”

满庭芳

(1).词牌名。有平韵、仄韵二体。平韵的,又有《满庭霜》《锁阳台》等别名。双调九十五字。仄韵的,《乐府雅词》名《转调满庭芳》,双调,自九十三字至九十六字,共有七体。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梦兆》:“﹝ 唐寅 ﹞一日过余,于山中壁间偶揭 东坡 《满庭芳》,下有‘中吕’字。”参阅《词谱》卷二四。

(2).曲牌名。南曲中吕宫、正宫,北曲中吕宫均有同名曲牌,常见者有二:一属南曲中吕宫,字数与词牌同,用作引子。一属北曲中吕宫,字数与词牌前半阕略异,用作小令,也可用在套曲中。

谁生

什么。生,后缀。 宋 杨万里 《视旱遇雨》诗:“病民岂天意,致此定谁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