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直原文

今年霖雨盛去年,意谓灾田过昨岁。

申命方伯据实陈,兹勘大略驰奏至。

昨岁被水在夏五,黍禾方茁即淹暨。

今年七月始行潦,早种率已收次第。

视重反轻非讳饰,诚如所言为差慰。

然成灾究有重者,十八州县深廑意。

急赈八月命即行,未可待冬沿向例。

无遗宁滥俾均沾,盖已频言亦增愧。

诗词问答

问:直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直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一百

2. 今年七月初雨水过大河涨漫流低田多有致涝者恐成灾较去年为甚因命杨廷璋确勘核实以闻并发帑五十万两截漕五十万石备赈今据查奏昨岁被水在闰五月距秋成尚远早稼亦多淹浸今年之水已在七月不特高粱有收即早禾亦将次成熟不致有乏食之虞其言近理似非讳饰第念灾重村庄民食究不免拮据因降旨将宛平良乡涿州东安永清固安霸州文安大城通州宝坻香河武清新城雄县天津静海宁晋等十八州县成灾八分以上者无论极次贫户俱于八月内先行急赈一月口粮俾资接济

参考注释

今年

指现在的这一年

霖雨

(1) 连绵大雨

(2) 比喻恩泽

去年

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意谓

(1).以为;认为。 汉 李陵 《答苏武书》:“ 陵 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一章一:“意谓贵族们无论如何破落,总还比普通人们不同一点,高贵一点。”

(2).心中所想。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帝或口陈事绪,手疏意谓,发言折中,下笔当理。”

(3).犹意义。《说郛》卷六六引 宋 窦革 《酒谱·酒之名》:“予谓古之所以名是物,以声相命,取别而已……未必皆有意谓也。”

申命

(1).重申教命;再命。《易·巽》:“重巽以申命。” 孙星衍 集解引 陆绩 曰:“巽为命令。重命令者,欲丁寧也。” 高亨 注:“《巽》之卦象是君上重申其教命。故曰:‘重巽以申命。’”

(2).任命。《三国志·魏志·王朗传》:“是以 唐 虞 之设官分职,申命公卿,各以其事,然后惟 龙 为纳言,犹今尚书也。”

(3).命令。 唐 李白 《比干碑》:“申命郡县,封坟葺祠。” 唐 柳宗元 《终南山祠堂碑》:“皇帝使中謁者,祷于 终南山 ,申命 京兆 尹 韩府君 ,祗飭祀事,考视祠制。”

(4).指发布命令。《觚賸·序赋创格》引 清 陈鹤容 《<当泣草>序》:“ 巫咸 申命, 詹尹 陈辞。”

方伯

殷 周 时代一方诸侯之长。后泛称地方长官。 汉 以来之刺史, 唐 之采访使、观察使, 明 清 之布政使均称“方伯”。《礼记·王制》:“天子百里之内以共官,千里之内以为御,千里之外设方伯。”《史记·周本纪》:“ 周 室衰微,诸侯彊并弱, 齐 、 楚 、 秦 、 晋 始大,政由方伯。” 裴駰 集解引 郑司农 曰:“长诸侯为方伯。”《汉书·何武传》:“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职在进善退恶。” 唐 韩愈 《送许使君刺郢州序》:“ 于公 身居方伯之尊,蓄不世之材,而能与卑鄙庸陋相应答如影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荐章交上,升任 黔 中廉访使,旋升方伯,改授 云南 巡抚。”

据实

依据实情

据实交待

大略

远大的谋略

雄才大略

被水

遭水灾。《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乙丑, 河 决 顿丘 及 白马 ,旋遣左衞大将军 李崇矩 按行 河 势,缮治 河 堤,蠲被水田租。”《清史稿·世宗纪》:“八月丙午,以 山东 被水较重,特免通省漕粮。”

夏五

喻文字有残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公文介论乐府》:“中间岂无陶阴之误,夏五之脱。”参见“ 夏五郭公 ”。

黍禾

(1).指黍的茎秆。 汉 班固 《 * 通·八风》:“凉风至,黍禾乾。”

(2).黍和禾。泛指粮食作物。 唐 裴鼎 《陂防判对》:“天生五材,水善利物,且溉且粪,长我黍禾;为隄为防,制为畜泄。”

七月

《诗·豳风》中的一首。反映 西周 农奴终年辛劳而不得温饱的苦况。全诗八章八十八句,为《国风》中第一长篇。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无衣无褐,必盈《七月》之叹。” 宋 梅尧臣 《依韵吴冲卿秋虫》:“今者《秋虫》篇,不异《七月》章。” 清 王鸣盛 《蛾术编·诗序》:“盖,《诗》有咏古而意在伤时者,《七月》、《信南山》、《采菽》之类是也。”

行潦

(1).沟中的流水。《诗·召南·采苹》:“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毛 传:“行潦,流潦也。”《孟子·公孙丑上》:“麒麟之於走兽,凤凰之於飞鸟, 太山 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类也。” 赵岐 注:“行潦,道傍流潦也。” 孙奭 疏:“潦,雨水盛也。” 唐 骆宾王 《从军中行路难》诗:“川源饶毒雾,谿谷多淫雨。行潦四时流,崩槎千岁古。” 张际春 《向赣南闽西进军》:“有些路旁的枯草上,挂着一根一根的半透明的圆形冰柱,风吹着一摇一摆,有的被行人撞落在行潦中流动着。”一说道路上的积水。《左传·隐公三年》:“潢、污、行潦之水。” 孔颖达 疏:“行,道也;雨水谓之潦。言道上聚流者也。 服虔 云:‘畜水谓之潢;水不流谓之污;行潦,道路之水是也。’” 郭沫若 《山中杂记·卖书》:“雨伞上滴落着的雨声都举着音乐的谐调,赤足上蹴触着的行潦也觉得爽腻。”

(2).《诗·大雅·泂酌》:“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饎。” 郑玄 笺:“流潦,水之薄者也。远酌取之,投大器之中,又挹之,注之於此小器,而可以沃酒食之餴者。以有忠信之德、齐絜之诚以荐之故也。”《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潢、污、行潦之水,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后因以“行潦”指祭祀或进献用的酒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五郊乐章》:“至德可饗,行潦斯挹。” 唐 陈子昂 《为建安王献食表》:“而策勛饮至,频承湛露之恩;献寿奉觴,未申行潦之荐。”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 金 ( 高丽 使臣)之词云:‘穆如清风,幸被餘光之照;酌彼行潦,可形将意之勤。幸被宽裕而有容,敢以菲微而废礼。’”

(3).指浑浊的水。以喻浊世。《诗·大雅·泂酌》篇,今文三家以之为 公刘 而作。谓以戎狄浊乱之区而 公刘 居之,譬如行潦可谓浊矣。 公刘 挹而注之,则浊者不浊,清者自清。说见 清 王先谦 《诗三家义集疏》。 汉 扬雄 《百官箴·博士箴》:“ 公刘 挹行潦,而浊乱斯清,官操其业,士执其经。” 清 顾炎武 《淮北大雨》诗:“已知举世皆行潦,且復因人赋苦匏。”自注:“匏苦不材於人,共济而已。”按,《诗·邶风·匏有苦叶序》谓“刺 衞宣公 也。”

次第

依一定顺序,一个挨一个地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之一)》

次第花开

讳饰

隐讳和掩饰

成灾

造成灾害

害虫成灾,毁了大片庄稼

州县

(1).州与县的合称。 唐 韩愈 《进士策问》:“今将自州县始,请各诵所怀,聊以观诸生之志。” 宋 欧阳修 《吉州学记》:“今州县之吏,不得久其职而躬亲於教化也。”

(2).指州县官。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应知不知》:“今之州县死一州一县之社稷。”

急赈

亦作“ 急振 ”。紧急救济。《清会典事例·户部·赈饥》:“ 李鸿章 即督飭印委各员,迅速分投查勘,设法拯救,散发急賑。” 鲁迅 《准风月谈·双十怀古》:“中国红十字会筹募 湖南 、 辽西 各省急振。”

即行

立即实行或执行

即行枪决

未可

不可

向例

以往的规则;惯例

飞云向例的脾气,一看见女人就把什么都忘了。——《彭公案》

无遗

一点不遗留

屠戮无遗

均沾

大家平均享受(利益)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