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夕原文

牧马已敛群,行人率止顿。

万幕旌帜别,傍晚各归趁。

山霭送寒来,陆露犹馀润。

怀抱既已适,翰墨差堪论。

去岁松梢月,依旧窗间印。

诗词问答

问:夕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夕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十七

参考注释

牧马

(1).牧放马匹。《庄子·徐无鬼》:“七圣皆迷,无所问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 唐 杜牧 《上李太尉论北边事启》:“暖日广川,牧马养习,以俟强大。”

(2).古代作战多用战马,故常以“牧马”指驻防、戍边或胡骑南侵。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 偃师 张幕, 河阳 牧马,虽接战於 富平 ,已连营於 官渡 。” 唐 温庭筠 《送并州郭书记》诗:“塞城牧马去,烽火射鵰归。” 唐 无名氏 《胡笳曲》:“ 汉 家自失 李将军 ,单于公然来牧马。” 宋 杨万里 《国势》中:“是时虏之创痍未尽,而势力未全盛也。而今者狠然有窥吾 淮 甸,南下牧马之意。”

(3).放牧的马。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 唐 李益 《塞下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羣嘶边草緑。”

(4).引申指胡骑或征骑。 唐 杜甫 《近闻》诗:“近闻 犬戎 远遁逃,牧马不敢侵 临洮 。” 清 顾炎武 《哭杨主事廷枢》诗:“牧马饮 江 南,真龙起 芒碭 。”

行人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止顿

停留。《三国志·吴志·潘璋传》:“征伐止顿,便立军市,他军所无,皆仰取足。”

旌帜

旗帜。《后汉书·刘盆子传》:“ 寳 从后悉拔 赤眉 旌帜,更立己幡旗。”《新唐书·令狐綯传》:“时 浙西 杜审权 使票将 翟行约 率千兵与 湘 会,未至而 湘 覆,贼伪建 淮南 旌帜诱之,亦皆陷。”《三国演义》第十七回:“门旗开处,只见一队军马,打龙凤日月旗旛,四方五斗旌帜。”

傍晚

靠近晚上的时候。亦称“黄昏”

山霭

山上的云气。 唐 岑参 《高冠谷口招郑鄠》诗:“衣裳与枕席,山靄碧氛氲。” 宋 梅尧臣 《山光寺》诗:“鸟啼山靄里,僧语山林中。”

怀抱

胸怀

多年来她生活在她的家庭的怀抱中

既已

(1).已经。《庄子·逍遥游》:“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 晋 陆机 《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后涂随年侵。”

(2).已经过去;已经完结。《汉书·外戚传下·定陶丁姬》:“太后以为既已之事,不须復发。” 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诗:“蓬心既已矣,飞薄殊亦然。” 宋 欧阳修 《时论·塞垣》:“近世 晋高祖 建 义并门 ,得戎王为援,既已,乃以 幽 、 蓟 、 山后 诸郡为 邪律 之寿。”

(3).既然已经。 宋 苏轼 《石鼓》诗:“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遭击剖。”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既已厌恶和尚,恨及袈裟,而 孔夫子 之被利用为或一目的的器具,也从新看得格外清楚起来。”

翰墨

原指笔、墨,借指文章、书画

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曹丕《典论·论文》

差堪

略可。《天雨花》第四回:“两人下拜齐声哭,今日差堪报父亲。”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拙作销路如常,捏捏脚膀,胖了不少,此则差堪告慰者也。” 茅盾 《动摇》六:“ 国光 自问没有多大才力;只是肯负责,彻底去干,还差堪自信。”

去岁

去年

依旧

依然像从前一样

书房的陈设依旧未变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