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作者:林正大 朝代:宋代

沁园春原文

大人先生,高怀逸兴,酒肉寓名。
纵幕天席地,居无庐室,以八荒为域,日月为扃。
贵介时豪,搢绅处士,未解先生酒适情。
徒劳尔,谩是非锋起,有耳谁听。
先生。
挈榼提罂。
更箕踞衔杯枕麴生。
但无思无虑,陶陶自得,任兀然而醉,恍然而醒。
静听无闻,熟视无睹,以醉为乡乐性真。
谁知我,彼二豪犹是,蜾蠃螟蛉。

诗词问答

问:沁园春的作者是谁?答:林正大
问:沁园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沁园春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林正大的名句有哪些?答:林正大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大人先生

旧时指有身分有地位的人。有时带讽刺意味。《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晚生写的字,何足以污大人先生之目……不过积习未除,玩玩罢了。”

高怀

大志;高尚的胸怀。 南朝 梁 荀济 《赠阴梁州》诗:“徒然怀伏剑,终无报国士。高怀不可忘,剑意何能已。” 唐 杜甫 《赠郑十八贲》诗:“高怀见物理,识者安肯哂。” 清 李渔 《蜃中楼·耳卜》:“咄咄晨昏,叹高怀莫副。”

逸兴

超逸豪放的意兴。《艺文类聚》卷一引 晋 湛方生 《风赋》:“轩 濠 梁之逸兴,畅方外之冥适。” 唐 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明 归有光 《洧南居士传》:“视世之规规譾譾,无居士之高情逸兴,虽为官,岂能辨治哉?”《人物》1985年第4期:“窗外竹影婆娑,映得室内一碧如洗,更增添了他谈话的逸兴。”

酒肉

酒和肉。亦泛指好的饮食。《孟子·离娄下》:“其良人出,则必饜酒肉而后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阮籍 遭母丧,在 晋文王 坐,进酒肉。”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回日,并许进酒肉。”

寓名

托名;借名。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寓名例》:“ 庄 列 之书多寓名,读者以为悠谬之谈,不可为典要。不知古立言者自有此体也,虽《论语》亦有之, 长沮 、 桀溺 是也。”按, 俞樾 谓“寓名”为“失其名而假以名之也”。

幕天席地

把天空当作幕,把大地当作席

庐室

房舍。《墨子·迎敌祠》:“城之内,薪蒸庐室,矢之所遝,皆为之涂菌。”《汉书·盖宽饶传》:“躬案行士卒庐室,视其饮食居处。” 唐 韩愈 《刘统军碑》:“及癸巳岁秋,涌水出,流过其部,破民庐舍。”

八荒

又称八方。最远之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并吞八荒之心。——汉· 贾谊《过秦论》

日月

(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贵介

(1) 尊贵

有贵介公子,搢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晋· 刘伶《酒德颂》

(2) 敬辞,称人的兄弟

贵介弟

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左传·哀公二十六年》

时豪

当时的豪强。《晋书·文苑传·王沉》:“﹝ 沉 ﹞少有俊才,出於寒素,不能随俗浮沉,为时豪所抑。” 清 曹寅 《书院述事三十韵》:“时豪侈狂譫,犄角自枝柱。”

搢绅

插笏于绅。绅,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围于腰际的大带。《周礼·春官·典瑞》“王晋大圭”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晋读为搢绅之搢,谓插於绅带之间,若带剑也。”《资治通鉴·汉武帝元封元年》:“乙卯,令侍中儒者皮弁搢绅,射牛行事,封 泰山 下东方。”后用为官宦或儒者的代称。《东观汉记·明帝纪》:“是时学者尤盛,冠带搢绅,游雍而观化者,以亿万计。” 唐 权德舆 《知非》诗:“名教自可乐,搢绅贵行道。”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内务府大员》:“内府人员惟充本府差使,不许外任部院,惟科目出身者,始许与搢绅为伍。” 林纾 《与姚叔节书》:“傖人入城,购搢绅残敝之冠服,袭之以耀其乡里,人即以搢绅目之,吾弗敢信也。”

处士

(1).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杨朱 、 墨翟 之言盈天下。”《后汉书·方术传论》:“ 李固 、 朱穆 等以为处士纯盗虚名,无益於用,故其所以然也。” 唐 元稹 《中书省议举县令状》:“又云见任官及处士、散试官,并请停集。” 汪洋 《寿静仁先生四十三初度即步原韵》:“ 谢公 霖雨苍生望,失笑 东山 处士多。”

(2).星名。即少微星。《晋书·天文志上》:“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一名处士。”参见“ 少2微 ”。

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适情

顺适性情。《淮南子·人间训》:“故直意适情,则坚强贼之。” 宋 梅尧臣 《永叔内翰作五言以叙之》:“我辈唯适情,一叶未尝摘。”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诗,适情之具。” 徐志摩 《我所知道的康桥》:“你能想像更适情更适性的消遣吗?”

徒劳

空自劳苦;白费心力

徒劳跋涉

是非

(1) 对与错;正确和谬误

是非问题

(2) 口舌;纠纷

搬弄是非

(3) 评论;褒贬

不屑随人是非

锋起

喻纷纷发生。锋,通“ 蜂 ”。《荀子·王制》:“姦言并至,尝试之説锋起。”《晋书·郗鉴传》:“及京师不守,寇难锋起, 鉴 遂陷於 陈午 贼中。” 宋 叶适 《台州教授高君墓志铭》:“君少年,能探请深处,语移日,精鋭锋起。”

箕踞

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箕,名词作状语

箕踞而骂。——《战国策·燕策》

箕踞乾明佛殿。——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衔杯

亦作“ 衔盃 ”。亦作“ 衔桮 ”。口含酒杯。多指饮酒。 晋 刘伶 《酒德颂》:“捧甖承槽,衔杯漱醪。” 唐 李白 《广陵赠别》诗:“繫马垂杨下,衔盃大道间。” 唐 司空图 《重阳阻雨》诗:“重阳阻雨独衔桮,移得家山菊未开。” 明 徐渭 《仲兄墓志铭》:“素忘分,日与兄衔杯。” 郁达夫 《晨发名古屋》诗之二:“一曲《阳关》人隔世,衔杯无语看山明。”

见“ 衔杯 ”。

亦作“ 啣盃 ”。衔杯。谓饮酒。 清 曹寅 《送亮生南还兼寄些山先生》诗:“风廊微照两啣杯,能待城闉簇骑回。”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一:“漉沙者步水中如鷺,亭上人啣盃望之,彼则自顾其业耳。”

见“ 啣杯 ”。

麴生

亦作“麯生”。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载:道士 叶法善 ,居 玄真观 ,有朝客数十人来访,解带淹留,满座思酒。突有一人傲睨直入,自称 曲秀才 ,抗声谈论,一座皆惊,良久暂起,如风旋转。 法善 以为是妖魅,俟其复至,密以小剑击之,随手坠于阶下,化为瓶榼,醲醖盈瓶。坐客大笑饮之,其味甚佳。“坐客醉而揖其瓶曰:‘麴生风味,不可忘也。’”后因以“麴生”作酒的别称。 宋 陆游 《烹茶》诗:“麴生可论交,正自畏中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八大王》:“故麯生频来,则骚客之金兰友。”

无思无虑

无所用心,无所忧虑。语出《庄子·天地》:“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 晋 刘伶 《酒德颂》:“奋髯踑踞,枕麴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 宋 林正大 《括沁园春》词:“但无思无虑,陶陶自得,任兀然而醉,恍然而醒。” 鲁迅 《呐喊·风波》:“文豪见了,大发诗兴,说:‘无思无虑,这真是田家乐呵!’”

陶陶

欢乐

陶陶乐趣

自得

自觉得意、开心

意气扬扬,甚为自得

悠然自得。——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兀然

(1) 突兀的样子

兀然耸立

(2) 兀的,忽然

兀然失笑起来

(3) 昏然无知的样子

兀然躺下

(4) 依旧

多年未通音信,他兀然住在那个小山村

恍然

(1).犹忽然。 三国 魏 阮籍 《达庄论》:“恍然而止,忽然而休。”

(2).猛然领悟貌。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一旦恍然,似有以得其要领者。” 清 戴名世 《<汪武曹稿>序》:“天下之从事於举业者,乃恍然悔悟嚮者之非,而思改其所为。” 鲁迅 《彷徨·肥皂》:“‘哦!今天十六?’ 四铭 恍然的说。”

(3).模糊不清;茫然。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 达 既昇之,意识恍然,不復见家人屋及所乘轝。” 宋 陈师道 《次韵寄答晁无咎》:“往事不回如过雨,醉梦恍然忘恶语。” 明 邵璨 《香囊记·赶散》:“心酸痛,念我姑,神魂茫然失举措。”

(4).仿佛。 宋 韩驹 《题画太一真人》诗:“恍然坐我水仙府,苍烟万顷波粼粼。” 明 归有光 《詹仰之墓志铭》:“予与之谈 秀甫 之为人,恍然如生,相与为泪下。” 明 方孝孺 《书<黄鹤楼卷>后》:“展卷而卧閲之,恍然如乘扁舟出入 洞庭 彭蠡 之上。”

静听

仔细地听。 晋 刘伶 《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 泰山 之形。” 唐 刘长卿 《听弹琴》诗:“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他索性不则一声,妆睡在那里静听。” 茹志鹃 《黎明的故事》二:“妈妈……有时停了笔,侧耳静听一下。”

无闻

(1) 没有名声;没有成名

默默无闻

(2) 指耳聋

耳无闻,目无见

熟视无睹

常看到却跟没有看见一样,指对某一事物漠不关心

商品这个东西,千百人,天天看它,用它,但是熟视无睹。——《什么是知识》

乡乐

乡土之乐。《仪礼·燕礼》:“遂歌乡乐《周南》:《关雎》、《葛覃》、《卷耳》;《召南》:《鹊巢》、《采蘩》、《采苹》。” 郑玄 注:“乡乐者,《风》也。” 宋 欧阳修 《吉州学记》:“听乡乐之歌,饮献酬之酒。” 清 丘逢甲 《游东津》诗:“簫鼓春迎神,乡乐何喧喧。” 朱自清 《中国歌谣·歌谣的历史》:“乡乐一名,应该作乡土之乐解。”

性真

(1).性情真率。 唐 陆龟蒙 《添酒中六咏》序:“ 鹿门子 示余《酒中十咏》,物古而词丽,旨高而性真,可谓穷天人之际矣。”

(2).指天真烂漫。 明 张居正 《应制题百子图》诗:“少小看头角,嬉游总性真。”

(3).谓真性。《楞严经》卷三:“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五:“人生太閒则别念窃生,太忙则性真不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天囯天条书》:“天条十款当遵守,切莫鬼迷昧性真。”

知我

(1).深切了解我。《诗·王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 曰:‘吾始困时,尝与 鲍叔 贾,分财利多自与, 鲍叔 不以我为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 鲍子 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长史 云:‘ 刘尹 知我,胜我自知。’” 宋 苏轼 《观鱼台》诗:“若信万殊归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鱼。”

(2).器重我。《史记·刺客列传》:“﹝ 豫让 ﹞去而事 智伯 , 智伯 尊宠之……﹝ 豫让 ﹞曰:‘嗟呼!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説己者容。今 智伯 知我,我必为报讎而死,以报 智伯 ,则吾魂魄不愧矣。’”

二豪

两位豪杰之士。指 宋 王禹偁 和 苏轼 。 宋 王十朋 《望黄州》诗:“忽见 江 上山,人言是 黄州 。怀人望 雪堂 ,读记思竹楼。二豪不復见,大 江 自东流。”

犹是

(1).由此。犹,通“ 由 ”。 汉 刘向 《列女传·王章妻女》:“ 章 上封事言 凤 不可任用……天子不忍退 凤 , 章 犹是为 凤 所陷。” 三国 魏 嵇康 《与吕长悌绝交书》:“足下篤意,遂成大好。犹是许足下以至交。”

(2).还是。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蜀 食井盐,如仙井 大寧 犹是大穴。”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下》:“初 唐 絶句精巧,犹是六朝餘习。”

蜾蠃

一种寄生蜂。蜾蠃属胡蜂的统称

螟蛉

《诗经·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蜾赢是一种寄生蜂。蜾赢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古人误认为蜾赢不产子,喂养螟蛉为子,因此用“螟蛉”比喻义子

周侗年迈,巴不得将平生一十八般武艺,尽心传授与螟蛉之子。——《说岳全传》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