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饮分题得雪字

作者:彭汝砺 朝代:宋代

雪夜饮分题得雪字原文

颠风夜号花木折,平明阶前三尺雪。

谁家羌笛落早梅,中夜南楼对明月。

苦寒侵人毛发缩,厌厌夜饮肠内热。

公才奔放欲万里,应恨低徊受羁绁。

一巢安稳身自在,生涯却羡鸤鸠拙。

人生所值俱所乐,万事悠悠无可说。

偶有名酒须尽醉,醉辄题诗如靖节。

君不见万卒征南凯未旋,戎衣虽厚冷如铁。

诗词问答

问:雪夜饮分题得雪字的作者是谁?答:彭汝砺
问:雪夜饮分题得雪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彭汝砺的名句有哪些?答:彭汝砺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八部

2. 名贤二句作苦寒厌厌祇夜饮,朔风吹人毛发缩

参考注释

颠风

(1).暴风;狂风。 唐 元稹 《人道短》诗:“颠风暴雨电雷狂,晴被阴暗,月夺日光。” 宋 陆游 《夜宿阳山矶将晓大雨北风甚劲俄顷行三百馀里遂抵雁翅浦》诗:“五更颠风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残暑。” 清 曹寅 《观打鱼歌》:“不愁瀺灂随潮长,只怕颠风吹五两。”

(2).疯癫,颠狂。 明 杨柔胜 《玉环记·富童谮非》:“忘却困穷,不记当初梗跡萍踪,纔得提携便弄颠风。” 明 杨柔胜 《玉环记·皋逢箫玉》:“情理不堪容,弄颠风,将咱覷得忒没用。”

花木

指专供观赏者的花草树木

平明

天亮的时候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 楚山孤。——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三尺雪

喻剑。《三国演义》第三八回:“ 高皇 手提三尺雪, 芒碭 白蛇夜流血。”

谁家

(1).何家,哪一家。《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歛魂魄无贤愚。”《水浒传》第二八回:“ 武松 忍耐不住,按定盒子,问那人道:‘你是谁家伴当?怎地只顾将酒食来请我?’”《儒林外史》第二回:“ 王举人 道:‘去年在谁家作馆?’”

(2).谁,何人。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咏曰:‘眼心俱忆念,心眼共追寻;谁家解事眼,副着可怜心?’”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他题的名姓儿别,语话儿差,空着我担个没来由牵掛,这不识羞的汉子你是谁家?” 孙犁 《澹定集·致铁凝信(三)》:“ 鲁迅 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列有对照表(即真人与书中人),也没有听说有谁家向作者提出抗议,或是起诉。”

(3).何处。 唐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 洛 城。” 宋 张元干 《石州慢》词:“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一折:“贪和你书生打话,畅好是兜兜搭搭,因此上不知明月落谁家。”

(4).怎样。 唐 王建 《寄刘蕡问疾》诗:“年少病多应为酒,谁家将息过今春。” 宋 张炎 《数花风·别义兴诸友》词:“好游人老,秋鬢芦花共色。征衣犹恋去年客。古道依然黄叶,谁家萧瑟!”

(5).怎能。 唐 韩愈 《杏园送张彻侍御归使》诗:“归来身已病,相见眼还明。更遣将诗酒,谁家逐后生。” 宋 吴文英 《瑞龙吟·送梅津》词:“ 西湖 到日,重见梅鈿皱。谁家听琵琶未了,朝驄嘶漏。”

(6).为什么。 宋 苏轼 《秋兴》诗之一:“野鸟游鱼信往还,此身同寄水云间。谁家晚吹残红叶,一夜归心满旧山。” 宋 苏轼 《谢人见和前篇》之二:“得酒强欢愁底事,闭门高卧定谁家。” 元 张可久 《折桂令·湖上道院》曲:“ 双井 先春採茶, 孤山 带月锄花,童子谁家,贪看 西湖 ,懒诵《南华》。”

(7).甚么。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出:“生:适来听得一派乐声,不知谁家调弄?众:《烛影摇红》。” 钱南扬 校注:“谁家调弄,犹云‘甚么曲调’。” 宋 张炎 《台城路·抵吴书寄旧友》词:“雁拂沙黄,天垂海白,野艇谁家分晓?”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8).甚么东西。 唐 杜甫 《少年行》:“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牀。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三本第十二出:“[鬼母云]谁家一个黄口孺子,焉敢駡我?”参见 张相 《诗词曲语词汇释·谁家》。

羌笛

羌族簧管乐器,双管并在一起,每管各有六个音孔,上端装有竹簧口哨,竖着吹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诗

胡琴琵琶与羌笛。——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中夜

半夜。《书·冏命》:“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 孔 传:“言常悚惧惟危,夜半以起。”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行》:“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唐 杜牧 《投知己书》:“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於心。” 茅盾 《将赴重庆赠陈此生感怀》诗:“中夜起徘徊,寒螿何凄切!”

南楼

(1).在南面的楼。 南朝 宋 谢灵运 有《南楼中望所迟客》诗。 闻人倓 注:“ 灵运 《游名山志》:‘ 始寧 又北转一汀,七里,直指舍下园南门楼,自南楼百许步对 横山 。’” 唐 杜甫 《登兖州城楼》诗:“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宋 陆游 《蝶恋花·离小益作》词:“千里斜阳鐘欲暝,凭高望断南楼信。”

(2).古楼名。在 湖北省 鄂城县 南。又名 玩月楼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庾太尉 ( 庾亮 )在 武昌 ,秋夜气佳景清,使吏 殷浩 、 王胡之 之徒登 南楼 理咏。” 唐 李白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诗:“清景 南楼 夜,风流在 武昌 。”按 晋 武昌县 ,为 武昌 郡治,即今 鄂城县 。 唐 武昌县 属 鄂州 江夏郡 ,即今 武汉市 武昌 。 李白 所咏 南楼 ,实际上不是 庾亮 等所登的 南楼 。 宋 苏轼 《九日次韵王巩》:“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 南楼 。”

(3).古楼名。在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 黄鹤山 顶。一名 白云楼 ,又名 岑楼 。 清 乾隆 中毁, 毕沅 重修之。 宋 陆游 《入蜀记》:“二十七日,郡集於 南楼 ,在 仪门 之南 石城 上,一曰 黄鹤山 。制度閎伟,登望尤胜。 鄂州 楼观为多,而此独得江山之要会, 山谷 所谓‘ 江 东 湖 北行画图, 鄂州 南楼天下无’是也。”

(4).古楼名。在 湖南 潭州 (今 长沙市 )。 唐 杜甫 《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诗:“暗度 南楼 月,寒深 北渚 云。” 仇兆鳌 注:“ 邵 注谓 南楼 在 武昌 。 顾 注谓 南楼 在 岳阳 。 庐 注据 柳子厚 《长沙驛前南楼感旧》诗为证,是 南楼 即在 潭州 。”

(5).古楼名。在 湖北省 江陵县 东南。 唐 张九龄 尝登此楼赋诗。 宋 张栻 重修,改名 曲江楼 。 宋 朱熹 《江陵府曲江楼记》:“ 敬夫 一日与客往而登焉……於是顾而嘆曰:‘此亦 曲江公 所谓 江陵郡 城 南楼 者邪!’”

(6).古楼名。在 广西省 宜山县 南,有 宋 黄庭坚 所书《范滂传》刻石。 宋 嘉熙 中毁去。参阅《明一统志》及《庆远府志》。

(7).古楼名。在 云南省 昆明市 南。 明 西平侯 沐英 驻节此处,题曰“ 南楼 望远”, 刘有年 有记。

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苦寒

极端寒冷;严寒

毛发

(1) 人的体毛和头发

(2) 哺乳动物身上的一层毛

厌厌

整齐茂盛貌;秀美貌。《诗·周颂·载芟》:“厌厌其苗,緜緜其麃。” 郑玄 笺:“厌厌其苗,众齐等也。”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二折:“趁着这厌厌露华,对着这澄澄月下,惊的那呀呀呀寒鴈起平沙。” 清 金农 《秋雨坐槐树下书怀》诗:“阶前老槐十围大,碧罗张繖高厌厌。”

(1).安静;安逸。《诗·秦风·小戎》:“厌厌良人,秩秩德音。” 毛 传:“厌厌,安静也。” 晋 陶潜 《咏二疏》诗:“厌厌閭里欢,所营非近务。” 逯钦立 校注:“厌厌,安逸貌。” 元 侯克中 《醉花阴》套曲:“凉夜厌厌露华冷,天淡淡银河耿耿。” 清 金人瑞 《宴胡侍御书堂》诗:“厌厌毕今夜,僕马汝先归。”

(2).微弱貌;精神不振貌。《汉书·李寻传》:“列星皆失色,厌厌如灭。” 晋 陶潜 《和郭主簿》诗之二:“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曹蜍 李志 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明史·方献夫传》:“虽执大政,气厌厌不振。”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女官则厌厌无生意,略无动作。”

(3).形容病态。 唐 韩偓 《春尽曰》诗:“把酒送春惆悵在,年年三月病厌厌。” 宋 欧阳修 《送张屯田归洛歌》:“季秋九月予丧妇,十月厌厌成病躯。” 元 白朴 《东墙记》第一折:“早是这两日茶饭不进,厌厌瘦削。”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七幕:“她头上扎着一条手巾,身上披着一件斗篷,厌厌病容,弱不禁风的样子。”

(4).懒倦;无聊。 宋 柳永 《定风波》词:“暖酥消,腻云嚲,终日厌厌倦梳裹。” 元 李致远 《新水令·离别》套曲:“黯黯愁成阵,厌厌日胜年。”

(5).绵长貌。 南唐 冯延巳 《长相思》词:“红满枝,緑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 宋 苏轼 《次韵子由种杉竹》:“吏散庭空雀噪簷,闭门独宿夜厌厌。” 宋 张孝祥 《菩萨蛮》词:“不语恨厌厌,何人思故园。” 清 纳兰性德 《生查子》词:“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 清 洪昇 《长生殿·闻乐》:“听彻清音意厌厌,数琳瑯琬琰。” 闻一多 《红豆》诗十一:“相思枕上的长夜,怎样的厌厌难尽啊!”

内热

(1).谓内心忧煎焦灼。《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 成玄英 疏:“ 诸梁 晨朝受詔,暮夕饮冰,足明怖惧忧愁,内心燻灼。询道情切,达照此怀也。” 唐 李贺 《长歌续短歌》:“ 秦王 不可见,旦夕成内热。” 罗惇曧 《文学源流》:“ 老 言无为,而 庄 言内热,无为则纯归自利,内热则冷於救人。”

(2).谓人体阴阳不协,虚火上亢。《左传·昭公元年》:“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 宋 苏轼 《小圃五咏·地黄》:“愿餉内热子,一洗胸中尘。”《红楼梦》第八四回:“ 妞儿 一半是内热,一半是惊风。”

公才

谓可与三公相当的才能。《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琰 又名之曰:‘ 孙 ( 孙礼 )疏亮亢烈,刚简能断, 卢 ( 卢毓 )清警明理,百练不消,皆公才也。’” 唐 刘长卿 《哭陈歙州》诗:“儒行公才竟何在,独怜棠树一枝存。”参见“ 公才公望 ”。

奔放

思想感情、诗文气势等无拘束地尽量表达出来

热情奔放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低徊

(1).徘徊,流连。《汉书·司马相如传》:“低徊 阴山 翔以紆曲兮,吾乃今日覩 西王母 。” 唐 韩愈 《驽骥》诗:“騏驥不敢言,低徊但垂头。”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良朋至止,无不耳目一新,低徊留之而不能去者。” 秦牧 《社稷坛抒情》:“平时则有三三两两的游人在那里低徊。”

(2).回味;留恋地回顾。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此种眼前琐事,随手写来,不使一典,不著一词,而情味悠然,低徊不尽,较之运古鍊句者更进矣。”《花月痕》第五一回:“ 荷生 低徊往事,追忆旧游,恍惚如烟,迷离似梦。” 邓家彦 《有忆》诗:“低徊往事心如醉,棖触新愁貌亦癯。”

(3).形容萦绕回荡。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封台》:“什不闲有旦有丑而无生,所唱歌词别有腔调,低徊婉转,冶荡不堪。” 郑振铎 《蝉与纺织娘》:“他们的歌声,是如秋风之扫落叶,怨妇之奏琵琶,孤峭而幽奇,清远而凄迷,低徊而愁肠百结。”参见“ 低回 ”。

羁绁

亦作“ 羈絏 ”。 1.马络头和马缰绳。亦泛指驭马或缚系禽兽的绳索。《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臣负羈絏从君巡於天下。” 杜预 注:“羈,马羈;絏,马繮。” 陆德明 释文:“羈,马络头也;絏,繫。” 唐 元稹 《谕宝》诗:“大鹏无长空,举翮受羈絏。” 宋 苏洵 《衡论·御将》:“蹄者可驭以羈紲,触者可拘以楅衡。” 清 陈天华 《中国革命史论》:“国民为其束缚驰骤,实无异於牛马之受羈紲。”

(2).拘禁;系缚。 宋 欧阳修 《答圣俞白鹦鹉杂言》诗:“渴虽有饮飢有啄,羈紲终知非尔乐。” 明 张煌言 《三过三关》诗:“天阔水沉浮,鸿鵠难羈紲。”

(3).控制。《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羈絏藩臣,干凌宰辅,隳裂王度,汨乱朝经。”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人畏之甚於寇盗,官司亦为其羈紲,俯仰取容而已。”

(4).束缚。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自 稽生 夭、 阮公 亡以来,便为时所羈紲。” 宋 王安石 《酬冲卿月晦夜有感》诗:“君方感 庄周 ,浩荡摆羈絏。”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哭友》:“恨微官不觉就羈紲,平生事业,深自媿幺么琐屑。” 清 郑燮 《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 朝宗 古文标新领异,指画目前,絶不受古人羈絏。”

(5).滞留。 明 宋濂 《佛光普照大师塔铭》:“离家为求道耳;苟羈絏於此,何异狗苟蝇营者耶?”

稳身

谓身材匀称、适度。 唐 牛僧孺 《周秦行纪》:“更一人,柔肌稳身,貌舒态逸,光彩射远近,多服花绣,年低 薄太后 。”

自在

(1) 自由;无拘束

自在娇莺恰恰啼。——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无家身自在,时得到莲宫。——唐· 李咸用《游寺》

(2) 安闲自得,身心舒畅

他心中好不自在

(3) 心离烦恼的系缚,通达无碍

生涯

(1) 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

从石磊沟回来以后, 黄老妈妈就重又过起了讨饭生涯。——《党员登记表》

(2) 指赖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财物

生涯罄尽

鸠拙

《禽经》:“鳩拙而安。” 张华 注:“鳩,鳲鳩也。《方言》云: 蜀 谓之拙鸟,不善营巢,取鸟巢居之,虽拙而安处也。”后用为自称性拙的谦词。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慈训》:“孩儿自惭鳩拙,怎绳七叶之貂;私拟雄飞,少和九皋之鹤。” 清 李渔 《怜香伴·僦居》:“妇安鳩拙终无损,又何须笔如簧,舌如壎。”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万事

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万事如意

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可说

可以解说。《诗·卫风·氓》:“士之耽兮,犹可説也。” 郑玄 笺:“説,解也。”按,一说为解脱,摆脱。说,读为“脱”。见 林义光 《诗经通解》。

有名

出名;名字为大家所知

有名的科学家

尽醉

尽情醉酒。 唐 杜甫 《雨过苏端》诗:“浊醪必在眼,尽醉攄怀抱。”《儒林外史》第三一回:“老伯酒量极高的,当日同先君吃半夜,今日也尽醉纔好。”

题诗

(1).就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等,抒发感受,题写诗句。多写于柱壁、书画、器皿之上。 唐 高适 《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崔颢》:“后游 武昌 ,登 黄鹤楼 ,感慨赋诗。及 李白 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顥 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顷见一士题诗隣壁,甚佳。”

(2).指所题写的诗句。 鲁迅 《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你的姊妹》木刻七幅,题诗一幅。”

靖节

见“ 靖节徵士 ”。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征南

(1).指 晋 征南大将军 羊祜 。 南朝 陈 徐陵 《欧阳頠德政碑》:“ 范卿 宝鼎,復述台司之功; 羊叟 高碑,更纪 征南 之德。”参阅《晋书·羊祜传》。

(2).指 晋 杜预 。 预 卒赠征南大将军。 唐 杜甫 《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 征南 多兴绪,事业闇相亲。” 仇兆鳌 注:“ 杜征南 係公始祖,故用以赠 严 。” 清 钱谦益 《<杜弢武全集>序》:“敏而好学,被服儒素,以其先 征南 为师法。” 章炳麟 《再与刘光汉书》:“ 征南 取以解经,於情转愜。”参阅《晋书·杜预传》。

戎衣

军服、战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