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同心

作者:朱彝尊 朝代:清代

两同心原文

认丹鞋响,下画楼迟。
犀梳掠倩人犹未,螺黛浅,俟我乎而。
看不足,一日千回,眼转迷离。
比肩纵得相随,梦雨难期。
密意写折枝朵朵,柔魂递续命丝丝。
洛神赋,小字中央,只有侬知。

诗词问答

问:两同心的作者是谁?答:朱彝尊
问:两同心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朱彝尊的名句有哪些?答:朱彝尊名句大全

朱彝尊两同心书法欣赏

朱彝尊两同心书法作品欣赏
两同心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画楼

雕饰华丽的楼房。 唐 李峤 《晚秋喜雨》诗:“聚靄笼仙阁,连霏绕画楼。” 宋 李清照 《浪淘沙·闺情》词:“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红楼梦》第二八回:“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犀梳

犀角制的梳子。 唐 唐彦谦 《无题》诗之二:“醉倚阑干花下月,犀梳斜嚲鬢云边。” 宋 司马槱 《黄金缕》词:“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清歌,唱彻《黄金缕》。”

倩人

(1).谓请托别人。《文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怪乃轻其家 丘 ,谓为倩人,是何言歟!” 张铣 注:“谓我文辞皆倩人所作,是何言歟!” 宋 叶适 《参议朝奉大夫宋公墓志铭》:“上官称其某事能,某文善,公汎答以他语,或曰:‘此倩人为之耳。’”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现任大臣子弟登第》:“吏部尚书 吴鹏 子 绍 登二甲进士,则倩人入试,途人皆知。” 郭沫若 《牧羊哀话》:“ 李 府倩人说合,不久便做了子爵的继室。”如:倩人代笔。

(2).雇请之人。 唐 陆贽 《奏论缘边守备事宜状》:“矧又有休代之期,无统帅之驭,资奉若骄子,姑息姑倩人……其弊岂惟无益哉,固亦将有所挠也。”

螺黛

(1).见“ 螺子黛 ”。

(2).蛾眉的代称。《再生缘》第六二回:“螺黛蹙,凤眸凝,想罢机谋叫圣君。”

(3).喻指盘旋高耸的青山。 明 唐寅 《登法华寺山顶》诗:“昔登 铜井 望 法华 ,嵸巃螺黛浮蒹葭。” 清 魏源 《湘江舟行》诗之三:“三转出螺黛,如人临镜笑。”

乎而

(1).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示赞叹。《诗·齐风·著》:“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2).“乎”和“而”是文言中常用的虚词,因借以指文言。《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劝酬兼尔汝,讲论杂乎而。”杂乎而,谓口语夹杂文言。

不足

(1)

不充足,不够,满足不了需要

二十尚不足。——《乐府诗集·陌上桑》

最爱湖东行不足。——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缺少或没有

信心不足

(3)

少于,不到

不足一千

(4)

不能;不可以

此中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5)

不值得,不必

一日

(1) 有一天

程一日果以眦睚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一日于驴上。——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一日晌午。——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一天,一昼夜

一日之内。——唐·杜牧《阿房宫赋》

常如一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苟且非一日。——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奉一日欢。——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前一日。——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迷离

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迷糊

睡眼迷离

雌兔眼迷离。——《乐府诗集·木兰诗》

比肩

并肩,也比喻地位相等

比肩而立。——《汉书·路温舒传》

与同郡陆逊、 卜静等比肩齐声矣。——《三国志·吾粲传》

纵得

纵令,即使。 宋 柳永 《玉楼春》词:“忽忽纵得邻香雪,窗隔残烟帘映月。” 宋 晏几道 《清平乐》词:“纵得相逢留不住,何况相逢无处。”

相随

(1).亦作“ 相隋 ”。谓互相依存。《老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之相随。” 马王堆 汉 墓帛书《老子·道经》作“相隋”。

(2).伴随;跟随。《史记·苏秦列传》:“是何庆弔相随之速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夫説贵抚会,弛张相随。” 马烽 《饲养员赵大叔》:“说完,匆匆忙忙相随那女人走了。”

梦雨

迷濛细雨。 唐 李商隐 《重过圣女祠》诗:“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下:“ 萧閒 云:‘风头梦,吹无跡。’盖雨之至细,若有若无者,谓之‘梦’…… 贺方回 有‘风头梦雨吹成雪’之句,又云:‘长廊碧瓦,梦雨时飘洒。’”

密意

(1).亲密的情意。 南朝 陈 徐陵 《洛阳道》诗之二:“相看不得语,密意眼中来。” 宋 张先 《武陵春》词:“秋染青溪天外水,风棹采菱还。波上逢郎密意传,语近隔丛莲。”

(2).隐秘的含义。 朱自清 《送韩伯画往俄国》诗:“祝福你绘画的学徒!你将在红云里偷着宇宙的密意,放在你的画里。”

(3).佛教语。谓深奥难知的宗旨。 明 宋濂 《佛日普照慧辨禅师塔铭》:“ 元叟 见师气貌充然,谓曰:‘西来密意,喜子得之矣。’”

折枝

按摩。枝通“肢”

为长者折枝。——《孟子·梁惠王上》

是折枝之类

柔魂

称女性阴魂。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麻疯女丘丽玉》:“请书居址门巷,与妾纫衣缝中,俾他日柔魂,度关山,省舅姑,受郎君一盂麦饭耳。”

续命丝

见“ 续命缕 ”。

洛神

传说中的 洛水 女神,即 宓妃 。后诗文中常用以指代美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昔 王子晋 好吹凤笙,招延道士,与 浮丘 同游 伊 洛 之浦, 含始 又受玉鸡之瑞于此水,亦 洛神 宓妃 之所在也。” 唐 温庭筠 《莲花》诗:“应为 洛神 波上韈,至今莲蕊有香尘。”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八五:“九泉肯受狂生誉,艺是 鍼神 貌 洛神 。”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品》:“ 柳南 赋诗二十首,歌以当哭,节録其半……‘一枝冷艷谁堪似,妙手玲瓏写 洛神 。’”

小字

较小的字体,小楷

小字报

中央

(1) 中心的地方(中,指一定范围内适中的统置;央指和四周或上下左右距离相等的位置)

禁卒居中央。——清· 方苞《狱中杂记》

圆柱矗立在市广场中央

(2) 指国家或党派政治权力最高的地方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子·扬权》

只有

(1) 表示必需的条件,下文常用“才”、“方”呼应

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做好普查工作

(2) 唯有;仅有

只有他知道内情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