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道人(一作赠李道士)

作者:周贺 朝代:唐代

赠道人(一作赠李道士)原文

布褐高眠石窦春,迸泉多溅黑纱巾。
摇头说易当朝客,落手围棋对俗人。
自算天年穷甲子,谁同雨夜守庚申。
拟归太华何时去,他日相寻乞药银。

诗词问答

问:赠道人(一作赠李道士)的作者是谁?答:周贺
问:赠道人(一作赠李道士)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赠道人(一作赠李道士)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周贺的名句有哪些?答:周贺名句大全

周贺赠道人(一作赠李道士)书法欣赏

周贺赠道人(一作赠李道士)书法作品欣赏
赠道人(一作赠李道士)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503-66

参考注释

布褐

(1) 粗布衣服

(2) 借指平民

高眠

(1).高枕安眠。 唐 耿湋 《春日题苗发竹亭》诗:“闲咏疏篁近,高眠远岫微。” 宋 王禹偁 《五更睡》诗:“左宦离双闕,高眠尽五更。” 清 李渔 《蜃中楼·姻阻》:“介寿归来, 河 清无事,龙宫尽日高眠。”

(2).指闲居。 唐 李华 《与弟莒书》:“未遇 赵公 之举,马厩高眠,古今一也。” 明 袁宏道 《初杜门》诗:“一笑挥铜綬,高眠谢部民。”

石窦

石穴。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漓水》:“验其山有石竇,下深数丈,洞穴深远,莫究其极。” 隋 江总 《入龙丘岩精舍》诗:“风窗穿石竇,月牖拂霜松。” 宋 苏轼 《巫山》诗:“石竇有洪泉,甘滑如流髓。”

迸泉

喷涌的泉水。 唐 窦臮 《述书赋上》:“或迸泉涌溢,或错玉班赋。” 唐 姚合 《题大理崔少卿驸马林亭》诗:“迸泉清胜雨,深洞暖如春。”《清平山堂话本·死生交范张鸡黍》:“言讫,泪如迸泉。”

黑纱

(1).黑色的布帛。 唐 周贺 《赠道人》诗:“布褐高眠石竇春,迸泉多溅黑纱巾。”

(2).现常用作表示对死者哀悼的标志。 李瑛 《梅园青松·一月的哀思》:“啊,汽车,扎起白花,人们,黑纱缠臂。” 杨大群 《东北王世家》第五八回:“灵堂前并排站着二八一十六个卫兵,袖子上系着黑纱。”

摇头

头左右摇动

朝客

指朝中官员。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 法善 居 玄真观 ,尝有朝客数十人诣之,解带淹留,满座思酒。” 前蜀 韦庄 《不寐》诗:“马嘶朝客过,知是禁门开。”

围棋

棋类游艺的一种。古代叫“弈”。传为尧作。春秋战国时代即有记载。隋唐时传入日本,近已流传到欧美各国。用黑白棋子,棋盘上有19条交叉线将棋盘分成361个方格,目的是占领较大的地区,并吃掉对方的棋子

俗人

(1) 佛教指没有出家的世俗之人

僧人生活比起俗人来,还是属于苦行一类

(2) 平庸的人;庸俗的人

(衡)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后汉书·张衡传》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天年

(1) 自然的寿数

尽其天年。——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方〉∶年成

今年天年不好,粮食收成少

(3) 〈方〉∶时期;时代

这种打仗的天年,家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甲子

(1) 干支纪年或记岁数时六十组干支轮一周称一个甲子,共六十年

(2) 岁月,年岁

守庚申

信奉道教者每于庚申日通宵静坐不眠,谓之守庚申。据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卷十载,凡庚申之日,尸鬼竞乱,精神躁秽,夫妻不可同席及言语面会,当清斋不寝,屏除欲念,故云。又见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七守庚申三尸灭,三守庚申三尸伏。” 唐 程紫霄 《示守庚申众》诗:“不守庚申亦不疑,此心常与道相依。” 宋 陆游 《春夕睡觉》诗:“积雨恐侵春甲子,昏灯懒守夜庚申。”

太华

山名。即西岳 华山 ,在 陕西省 华阴县 南,因其西有 少华山 ,故称 太华 。《书·禹贡》:“ 西倾 、 朱圉 、 鸟鼠 ,至於 太华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六十里,曰 太华之山 ,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

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他日

(1) 将来;来日,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

他日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他日驴一鸣。——《战国策·魏策》

他日不忘老人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愿他日得志。

(2) 以往;昔日

相寻

(1).相继;接连不断。 南朝 梁 江淹 《效古》诗之一:“谁谓人道广,忧慨自相寻。”《北史·源贺传》:“ 陈 将 吴明彻 寇 淮 南, 歷阳 、 瓜步 相寻失守。”《花月痕》第四六回:“覆辙相寻,曾不知戒,内阁耳目犹人有先机议处,以肃戎行者乎?”

(2).寻访;找寻。 唐 韦瓘 《周秦行纪》:“今夜风月甚佳,偶有二女伴相寻,况又遇嘉宾,不可不成一会。” 宋 朱熹 《丽泽堂》诗:“感君怀我意,千里梦相寻。”《水浒传》第十九回:“到得那里,相寻着 吴用 、 刘唐 船隻,合做一处。”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