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邓秘丞知德安县

作者:余靖 朝代:宋代

送邓秘丞知德安县原文

里闬俊游心久降,越台成政俗敦庞。
香炉山下重为县,阊阖风高还渡江。
且喜恩威长及物,莫嫌功业未经邦。
公斋更近渊明宅,寄傲情应卧北窗。

诗词问答

问:送邓秘丞知德安县的作者是谁?答:余靖
问:送邓秘丞知德安县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余靖的名句有哪些?答:余靖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里闬

(1).指里门。《后汉书·成武孝侯顺传》:“ 顺 与 光武 同里閈,少相厚。” 李贤 注:“閈,里门也。”《文选·左思<蜀都赋>》:“外则轨躅八达,里閈对出,比屋连甍,千廡万室。” 刘逵 注:“閈,里门也。”

(2).代指乡里。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徐凝》:“﹝ 凝 ﹞与 施肩吾 同里閈,日亲声调。” 清 钱谦益 《雷孝子传》:“﹝其父﹞强饭徐步,优游里閈者一年而卒。”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下》:“夫豪俊虽超軼於里閈之士,其材性则大氐不出其里閈。”

俊游

见“ 俊游 ”。

亦作“ 俊游 ”。快意的游赏。 宋 秦观 《望海潮》词:“ 金谷 俊游, 铜驼 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宋 陆游 《自咏》诗:“三十年前接俊游,即今身世寄 沧州 。” 清 龚自珍 《绮寮怨》词:“江东俊游今倦,被怨曲拨起情怎禁?”

越台

(1).指 春秋 时 越王 勾践 登眺之所。故址在今 浙江 绍兴 种山 。 唐 李白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诗:“东海横 秦望 ,西陵遶 越臺 。” 王琦 注:“《述异记》: 勾践 延四方之士,作臺於外而馆之。今 会稽山 有 越王臺 。”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跋唐伯玉奏稿》词:“赖有 越臺 堪眺望:那中原,莫已平安否?” 清 黄宗羲 《万悔庵墓志铭》:“ 越臺 风青, 商山 芝紫。”参见“ 越王臺 ”。

(2).指 汉 时 南越王 赵佗 所建之台。故址在今 广东 广州 越秀山 。 宋 杨万里 《明发青塘芦包》诗:“回望 越臺 烟雨外,万峰尽处 五羊城 。”参见“ 越王臺 ”。

政俗

政治与风俗。《礼记·明堂位》:“礼乐、刑法、政俗,未尝相变也。” 明 吴承恩 《<留思录>序》:“夫古昔盛时,天子巡狩方岳之下,列国诸侯采诗以献之,命太师陈而观焉,于以登降政俗。” 鲁迅 《而已集·拟豫言》:“有大批名人学者及文艺家,从外洋回国,于外洋一切政俗学术文艺,皆已比本国者更为深通,受有学位。”

敦庞

亦作“ 敦龎 ”。1.丰厚,富足。 明 归有光 《何氏先茔碑》:“凡 何 氏之葬者,悉山泽之敦龎纯固,以忠厚世其家。” 清 钱谦益 《<石田诗钞>序》:“ 石田 生于 天顺 ,长于 成弘 ,老于 正德 初,当国家昌明敦龎,重熙累洽之世。”参见“ 敦厖 ”。

(2).厚大;壮大。 宋 陈亮 《陈府君墓志铭》:“生而敦庞,以壮门户;长则克家,以光厥祖。” 清 钱谦益 《赠文文起宫相六十序》:“敦庞魁硕之人,应运而生。”

(3).敦厚朴实。 汉 孔融 《肉刑议》:“古者敦庞,善否不别。” 明 方孝孺 《王中夫先生像赞》:“生混合治安之时,备敦龎淳厚之气。”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里门风俗尚敦庞,年少争为齿德降。”

香炉

烧香用的器具,尤指用于宗教仪式中吊在链子上摆动的有盖香炉

阊阖风

西风;秋风。《淮南子·天文训》:“凉风至四十五日,閶闔风至。” 高诱 注:“《兑》卦之风也。”《史记·律书》:“閶闔风居西方。閶者,倡也;闔者,藏也。言阳气道万物,闔黄泉也。”《国语·周语下》“以遂八风” 三国 吴 韦昭 注:“正西曰兑,为金,为閶闔风。”

渡江

使用船舶、竹筏等工具横穿江河。

且喜

犹言可喜、幸喜。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一折:“员外,且喜且喜,小姐説今夜晚间约定在 玉清庵 中与你赴期,教我先将的鸳鸯被来了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且喜他不装模样,见説做醮,便肯轻身出观来到我家。”《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且喜是月半天气,还辨得出影响来。” * 《和 * 同志七绝》之四:“抗战连年秋復秋,今秋且喜稻如油。”

恩威

恩惠与威力。多指仁政与刑治。《魏书·皇后传·宣武灵皇后胡氏》:“自是朝政疏缓,恩威不立,天下牧守,所在贪惏。” 唐 崔璞 《蒙恩除替将还京洛偶叙所怀》诗:“务繁多簿籍,才短乏恩威。”《明史·广西土司传三·利州》:“七年, 豹 復与 颜 相仇杀,帝敕总兵官 吴亮 宣布恩威,令各罢兵。”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一幕:“主要的不要让他们打成一条心,对于这样的人要恩威并用,也要恩威分用,你懂得吗?”

及物

(1)

(2) 表示由动作者或主语带给宾语动作的

(3) 包含有及物动词的形式的

功业

(1) 功勋与事业

千秋功业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汉· 贾谊《过秦论》

(2) 士农工商所从事的事业或工作

民勤于力则功业牢

(3) 工作的成绩,成果

渊明

深远明达。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刘后主志》:“非渊明弘鉴,则中兴之业,何容易哉?”

寄傲

寄托旷放高傲的情怀。 晋 陆云 《逸民赋》:“眄清霄以寄傲兮,泝凌风而頽叹。”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唐 司空图 《连珠》:“苟惭白首而待聘,不若 沧洲 而寄傲。” 宋 陆游 《休日留园中至暮乃归》诗:“尽道官身属太仓,未妨寄傲向林塘。” 明 汪廷讷 《狮吼记·赤壁》:“幽栖处,喜二客从予寄傲。斗酒藏家,鱸鱼归网,怎不向江头遐眺!”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