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张袁州五首

作者:彭龟年 朝代:宋代

别张袁州五首原文

平生学不力,莫移资禀偏。
疏愚寡周防,戆直绌巧谝。
出身仕官府,何幸依仁贤。
朴樕本无庸,刻画几成妍。
江湖政浩荡,云汉难攀缘。
何以慰我思,一语当韦弦。

诗词问答

问:别张袁州五首的作者是谁?答:彭龟年
问:别张袁州五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彭龟年的名句有哪些?答:彭龟年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生学

(1).指生理学。 严复 《原强》:“继乃论生学、心学之理,而要其归於群学焉。”

(2).指生物学。 鲁迅 《坟·人之历史》:“ 达尔文 治生学之术,不同 兰麻克 ,主用内籀,集知识之大成。”

不力

(1)

不尽全力;不用力

办事不力

(2)

效率和成效低

领导不力

资禀

天资,禀赋。 宋 苏辙 《除尚书右丞诸公免书》:“某家世寒陋,资禀冥烦。”《水浒传》第六一回:“有出人英武,凌云志气,资禀聪明。”《清史稿·选举志二》:“拟仿照同文馆例,於 上海 添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选近郡年十四岁以下资禀颖悟、根器端静之文童,聘西人教习。”

规定发给的粮米。《新唐书·裴胄传》:“初, 李兼 尝罢 南昌 卒千餘人,收资稟为月进, 胄 白罢之。”《旧唐书》作“资粮”。

疏愚

亦作“疎愚”。粗疏笨拙;懒散愚昧。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况 稹 早岁而孤,资性疎愚。” 唐 方干 《偶作》诗:“若於巖洞求伦类,今古疏愚似我多。” 宋 苏轼 《谢赐对衣金带马表》之一:“伏念臣少而拙訥,老益疎愚。”

周防

(1).谨密防患。 唐 柳宗元 《上西川武元衡相公谢抚问启》:“某愚陋狂简,不知周防,失於夷途,陷在大罪。” 宋 王禹偁 《闻鸮》诗:“报国惟直道,谋身昧周防。”

(2).四周防护。 清 方文 《篱落》诗:“周防期慎密,勿使过禽鸟。”

戆直

迂愚,刚直

出身

(1) 一个人最初从事的职业和履历造成的身分

(2) 家庭经济基础所奠定的身分

(3) 指入仕之途

武举出身

官府

(1) 旧指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他这件官司并无难断之处,从前的官府,都因碍着脸面,所以如此。——《红楼梦》

(2) 旧称封建官吏

俄而大轿抬着一个乌帽猩袍的官府过去。——《红楼梦》

何幸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很幸运。 郭沫若 《参观刘胡兰纪念馆》诗:“何幸驱车来 文水 ?虔诚扫墓更升堂。”

依仁

谓把“仁”作为言行依循的标准。语出《论语·述而》:“子曰:‘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晋书·隐逸传·龚玄之》:“ 譙国 、 戴逵 、 武陵 、 龚玄之 并高尚其操,依仁游艺,洁己贞鲜。”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初秋寓怀》诗:“託迹同 吴 燕,依仁似 越 禽。”

朴樕

亦作“朴遫”。1.丛木、小树。《诗·召南·野有死麕》:“林有朴樕,野有死鹿。” 毛 传:“朴樕,小木也。” 唐 刘禹锡 《琴曲歌辞·习鸢操》:“朴樕危巢向暮时,毰毸饱腹蹲枯枝。” 明 何景明 《栖凤亭》诗:“忆昨路经岭徼来,佳植全稀多朴遬。”

(2).喻浅陋、平庸。亦用为谦词。 唐 杜牧 《贺平党项表》:“臣僻左小郡,朴樕散材,空过流年,徒生圣代。” 章炳麟 《秦献记》:“ 青臣 朴樕,不足齿。”

(3).蓬勃茂盛貌。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五:“ 东坡 至 儋耳 ,见野花夹道如芍药而小,红鲜可爱,朴樕丛生,土人云‘倒黏子花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槲实》:“朴樕者,婆娑、蓬然之貌。其树偃蹇,其叶芃芃故也。”

(4).犹朴素。 明 高攀龙 《家谱·内传》:“ 高 氏自 黄巖公 以前,朴遬农家,不习文采,殆有传之隐懿乎?”

无庸

毋庸;无须

无庸,将自及。——《左传·隐公元年》

刻画

(1) 雕刻和绘画

塔之基层四方各有一门,门楣原有刻画。——郭沫若《游西安》

(2) 精细地描摹,塑造

刻画入微

刻画英雄人物形象

浩荡

形容水势汹涌壮阔

青冥浩荡。——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浩荡的长江

云汉

(1) 银河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

(2) 高空

万乘华山下,千岩云汉中。—— 张九龄《奉和圣制途经华山》

攀缘

(1) 援引他物而上,攀拉援引

(2) 比喻投靠有钱有势的人往上爬

(3) 蔓延地生长

(4) 牵挽

何以

(1) 用什么

何以教我

(2) 为什么

何以出尔反尔

我思

(1)

(2) 认为一个人的存在是由一个思想人这个事实来予以说明的哲学原理

(3) 自身或自我的理智活动

韦弦

亦作“ 韦絃 ”。 《韩非子·观行》:“ 西门豹 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 董安于 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故以有餘补不足,以长续短之谓明主。”后因以“韦弦”比喻外界的启迪和教益。用以警戒、规劝。《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夷雅之体,无待韦弦。” 李善 注:“韦,皮绳,喻缓也;弦,弓弦,喻急也……言 王公 平雅之性,无待此韦弦以成也。” 唐 杨炯 《后周宇文彪神道碑》:“公为中正,佩以韦絃。” 明 唐顺之 《与白伯伦主事》:“是带也,非特表屡世往还之情,亦以著古人韦弦之义。”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